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这部哲理小说中,昆德拉以他睿智的文字,独特深刻的见解,在小说的基础上以超脱的眼光对人生的生存境遇,尤其在极权体制下的人,作出了深刻的揭示,冷静地阐释生命之重与生命之轻。  相似文献   

2.
邓俊子 《当代学生》2011,(11):27-28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挫折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但父母总是在一旁默默地陪伴着我,看着我跌倒再看着我站起来,收藏着我一点一滴的成长。黑夜的翅膀已经吞噬了白天的痕迹,雨滴也突然迫不及待地从黑幕中往下坠。讨厌,又下雨了。我还是像往常一样躲在校门口等着那  相似文献   

3.
蓦然回首,才发现站在三尺讲台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教育生涯中的点点滴滴,经岁月的风剥雨蚀,已经淡忘了许多,但唯有那件事却始终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令我沉重。那天第三节下课的时候,我来到教室,小东急忙迎上来,交给我一块手表,说是在操场上捡到的。这真是一块漂亮而又可爱的机器猫卡通手表:外壳是一只机器猫的大头,里面黑底红字,加上金光闪闪的星星,十分抢眼。小东不时地对我说道:“老师,漂亮吧?”这么可爱的卡通表在孩子眼里不愧是无价之宝,难怪小东交给我后还摸了又摸,爱不释手。我对小东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给出了由衷的赞美,他的眼里满…  相似文献   

4.
陈春华 《中国教师》2005,(11):19-21
作为一名在小学园地从教十五载的一线教师从没有像此刻那样感受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当课程改革的洪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过来时,我们带着满脸的茫然和无尽的困惑匆忙上路了。还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准备,慌乱中就被推上了前线去打这场课程改革的攻坚战。我知道课程改革在一个国家的教育进程中是很正常也很有必要的一件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要赋予教育新的使命,这一切需通过课程的改革来完成。可是这改革的声势来得这样猛,仿佛是一声惊雷震动了睡梦中的人们,突然间感到自己之前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要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业已…  相似文献   

5.
蜗牛背着沉重的硬壳艰难地向前爬着,终有一天它累了……我想起了那个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海子,想起了那个迷失了回家路的顾城,想起了用一只丝袜自缢的三毛,想起了用枪对着自己的海明威,想起了口含煤气管中毒的川端康成……是看透了人间的悲喜想要用死亡来结束这一切,还是要远离尘世的烦嚣奔向那逝去的伊甸园,抑或是这样的才情本就不该属于这个世界,注定如昙花一现般刹那间漫灭……玻璃心精美绝伦却也脆弱无比,有时明明看见了流彩的溢光可稍一触碰便裂成了无数片绝望,于是孤独的诗人写尽了人间的幸福却偏偏忘了给自己留一点。不是不爱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发展的历史征程上,“涌现”了诸多文人轻生的现象.他们常以死来宣泄、解脱.表达自己毕生的道德观、文化观、伦理观及价值观。且把生命价值的轻重的讨论放一边,就文人的死亡观而言,常与其民族的文化气息密切相关。中国历来对因生活琐事自寻短见的做法持反对态度,如果因家庭或者个人感情问题或者对世道的偏见而走极端,大众一般表示同情、怜悯,或都纯粹的不解和感叹; 若为气节风骨以身殉道则为人称颂。屈原  相似文献   

7.
生命中总有些东西是不能承受其重的,譬如名利。一个大力士双脚踩在紧勒着自己脖子垂地的金牌上,他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想举起官帽一样的杠铃,可一切努力都是枉然。这就是漫画《表情——阻力》给我们形象地演绎的一个生活的镜头。从某  相似文献   

8.
记得若干年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在全国范围内,一度曾出现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很强的呼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这次颇为高涨的减负声浪,在一以贯之的应试、升学的重压之下,不久便归于沉寂。时至今日,学生的书包依然沉重得让人吃惊,布置的作业依然多得让人发愁,学生的睡眠依然少得让人担忧。在多重的重压之下,我们的受教育者很难挺直稚嫩的脊梁。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学习已不再成为一种乐趣,一种内在的需要,而变成了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精神和肉体的负担。这就是应试教育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它与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南辕而…  相似文献   

9.
10.
零落的花朵驼铃叮当,叫醒了沉睡的大漠;伊人款款,带来了美丽的童话。流浪的她,固执地相信皇帝是有新衣的;美丽的她,黑色如漆的眼睛映出了金色飞沙。夜色愈来愈浓。悠扬的马头琴声在  相似文献   

11.
约翰·济慈的命途多舛以及英年早逝一直让喜爱他诗歌的读者唏嘘叹惋。研读济慈的诗作以及他写给亲朋和爱人芬妮的书信,获得诸多启示:济慈的死亡应该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的重负、疾病的摧残、恋情的折磨以及对诗歌艺术殚精竭虑的追求等,构成他羸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这些重负最终摧毁他的生命,终结了他短暂的人生苦旅。  相似文献   

12.
书名:《生命与教育》作者:冯建军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作者简介:冯建军,1969年生,教育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基础、教育原理、教育哲学的教学,从事“教育研究方法论”、“主体间教育”、“生命与教育”、“道德教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自1993年以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0余篇,《教育研究》7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1篇。出版学术专著《现代教育原理》(2001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代主体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2004年修订版),《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现代教育学基础》(2003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参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教育学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3.
作者简介: 冯建军,1969年生,教育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4.
捷裔作家米兰·昆德拉是一位具有强烈存在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弥漫着层层的氤氲。本文旨在结合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阐释其代表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异化生命存在的表征及内涵。作者由此指出,昆德拉通过小说人物异化的存在,以不同寻常的文学张力,给现代人提供了一面审视信仰姿态及生存状态的魔镜。  相似文献   

15.
正你还在顾虑重重,总是与一个个机遇擦身而过,与成功失之交臂吗?那些不敢动刀的切割师用他们的教训在告诫我们:顾虑,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你说,人生是一场冒险,每一步都要谨慎。不错的,古人也说过,要"三思而行"。但当这种谨慎和思虑让我们瞻前顾后,犹豫不前,成为束缚我们行动的枷锁,扼杀我们勇气的毒剂时,它们  相似文献   

16.
《秧歌》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反共小说"而被大陆研究者所忽略,而其在后期创作中寻找个人与现实的契合点,努力回归创作个性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做出比较客观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安徽绩溪县中屯人。她16岁嫁给当时已48岁的胡适的父亲胡传做填房,三年后胡适出世。六年后,也就是在胡适母亲23岁时,胡适的父亲不幸去世。年纪轻轻就丧了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最大的不幸!而当时胡传前妻曹氏所养的儿女都比胡适的母亲大,她守寡23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诚如她的儿子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所以胡适的母亲是一个特别家庭特殊时期的特别的母亲,要抚养自己的儿子,又要支撑整个家庭,同时,作为后母后婆,她还要照管丈夫前妻留下的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又不  相似文献   

18.
<正>什么是生命中最为珍贵的?什么才是值得我们永恒珍惜的?这些非常深奥的人生哲学命题,往往让人感觉沉重。美国幽默小说作家马克·吐温的寓言小说《生命的五种恩赐》即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通过分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部小说中的特丽莎、托马斯、萨宾娜这三个人物形象,揭示不同的爱情场案中人被局外化的镑境,从而透射了人类的基本生存境况,以及在这种情景中人类的生存悖论  相似文献   

20.
“兔子洞”内的幻想世界,曾不止一次被搬上屏幕,但是在美国鬼才导演蒂姆&#183;伯顿的“导游”下,一切似乎更添奇趣。新片《爱丽丝漫游山境》改编自刘易斯&#183;卡洛尔创作的同名经典童话。想必看过蒂姆&#183;伯顿导演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色彩斑斓和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