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普及初等教育是世界全民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指标之一。初等教育经历了慈善初等教育、公共初等教育和全民初等教育的发展和演变。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初等教育具有全民性、适切性、平等性和发展性。我国在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过程中,初等教育应当重新定位,实现最优先、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与世界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的一致之处是:均注意建立中央、地方、学校三结合的课程管理机制;均力求在课程设置中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性创造条件;均从儿童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出发整合课程门类,编制课程标准。但我国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一致,改革中课程结构的稳定程度也明显不同,对设置外语课程的必要性的认识差异更大。中国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既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又应顺应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3.
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等教育学的形成是世界初等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初等教育及教育学学科发展、教师教育层次升级以及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迫切期待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初等教育学应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改革理论课程、开发实践课程,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切实推进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  相似文献   

4.
印度"十一五"计划包含了初等教育规划在2012已经结束。在此期间,初等教育获得了更多的教育公共支出支持,儿童入学率基本达到世界水平,初等教育师资和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初等教育普及计划(SARVA SHIKSHA ABHIYAN(SSA))获得重大推进,女童受教育机会大幅增加。同时,印度初等教育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表现为发展依然不够强大,弱势群体儿童还需引起更多关注,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师资配置不均衡等。这些成绩和问题给予我们如何发展初等教育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初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育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的结构像一座金字塔,初等教育是基础。美国的初等教育水平在国际上不是很高,但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美国教育体系培养出了一批世界一流人才。因此研究它的初等教育,研究它的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方与严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宣传者和执行者。他对中国近代初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为初等教育的近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1985年10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威廉·J·贝内特宣布,1985—86年为“小学年”同时,他任命了一个“初等教育研究小组”,部长本人和这个小组访问了一些小学校和初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家长等,对美国初等教育作了广泛的调查研究。1986年9月,贝内特发表了《第一课——关于美国初等教育的报告》。这是自1953年以来美国发表的第一份关于初等教育的国家报告。 本文仅把报告的主要内容编译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世界初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上的初等教育古已有之,它诞生了原始生产力形态让位给农业生产力形态的时代。本所论及的初等教育是指现代教育罐的最基础的一级,现代初等教育在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产生并获得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初等教育的目的、办学模式、教育管理、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美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殖民地时期,共和国成立到第二次世界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章就美国初等教育在这三个时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作一个粗略的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初等教育。他们把普及初等教育视为培养大批科技人材的基础。为了提高青少年在小学、初中这个打基础阶段的基础学力,千方百计采取多种途径,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这里仅就美、英、法、西德、日六国初等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某些特点,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提出了“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强调教学做合一。同时采用启发、主动、手脑并用的原则和方法实施创造教育。回顾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了颇具世界影响的解放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他关于解放教育的目的——“人性化”的观点,他对传统“银行储蓄式”教育的批判和对“对话式”教育的提倡。以及他的“原生主题论”的课程观,均体现了他强烈的民主诉求。他的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体态教育是人类教育的最初方式。人类经历了海洋生活。人的肺部发达,分化出了声带肌,是口头语言和口语教育产生的生物前提。人类体态教育飞跃到口语教育方式,是人类教育方法第一次大革命。口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基本途径,跃进到文字教育方式,是人类教育方法第二次大革命。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在此我们将对其儿童音乐教育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学习和借鉴有益的经验,来丰富和促进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陈鹤琴的成长背景出发,梳理影响其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础,分析两者之间的继承与批判关系,从而整理出其教育思想的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指导教育和自己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卓有见地的教育理论思想,既改革了旧的教育制度,又制定了明确的教育目的;既编纂订正了大学和小学的教材内容,又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内容全面,含蕴渊深,对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马修.阿诺德是英国中等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古典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他倡导以追求完美为目的的文化理论并以此作为其教育理论的基础。他的关于社会下层民众的初等教育和中等阶级的中学教育的思想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史学家柯文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反思了战后美国近代中国史研究中的"西方冲击-中国回应"、"传统-现代"与"帝国主义"三种模式,并提出以"中国中心观"为主导范式来研究中国历史。这为当前我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教育史研究首先要关注"人"的研究,并树立"整体"教育史观。  相似文献   

19.
杜威“堪称美国20世纪首要的民主哲学家”,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对美国和世界20世纪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其民主教育哲学中,民主不仅是教育的“一个理想的标准”,而且是一个教育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教育是实现民主的“首要的工具”、“第一的工具”。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孔子被尊为圣人,其教育思想理论直到现代仍然具有重要影响。他主张平等教育,将明传播于全社会;主张适宜教育,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主张诱导教育,运用触类旁通教育手段;主张渐进教育,以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主张辩证教育,将教与学有机统一;主张陶冶教育,使学生在愉快中感受求知的乐趣。孔子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