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书法精神是多方面的,大体分有两个方面,即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艺术精神,以艺术的无穷妙趣、玄妙之意为精神内涵,崇尚含蓄雅趣、古朴自然,追求飘逸神韵、飞动流畅的自然意趣之美。文化精神,以儒学的礼义节操、伦理道德为精神内涵,崇尚忠君爱国、忠义节烈,追求浩然正气、凛然气节的人格气节之美。当然,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瀚墨精神。这里我们侧重要探讨的是书法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艺术精神属于中国文化精神。从知识考据上说,"精神自觉"源自道家,而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国艺术精神"出现在20世纪初。如果从1906年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算起的话,中国艺术精神之研究也走过百年里程。百年当中尤以新儒家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最为重视。在当代中国,艺术精神面临多重的困难和挑战,但中国艺术精神以其无穷的魅力将在新时代对中国和世界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这是中国艺术精神应有的自信和价值担当。  相似文献   

3.
公共艺术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资源.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品质与内涵.在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开发中把握好公共性与视觉精神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表现,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其视觉精神的核心价值,以公共艺术的视觉表达与传播来提升城市精神的软实力与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人化"与"化人"。文化价值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心灵境界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反映生命的时代本质特性和走向未来之境的可能性。当代文化艺术的定位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审视和选择的一种深化,在文化选择中不断提高选择主体——现代人的文化素质。文化之根系乎人,文化目的则是为了人——人自身的价值重建。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是对主体  相似文献   

5.
楚美术的化精神是崇尚创新和向往自由;美学追求是执着于空间和流变、神秘和精巧;艺术风格是人神交融,其特点与儒家艺术、西方神权艺术迥然异趣。  相似文献   

6.
精神是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文化动态存在的终极所指即在于精神的生成。大学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圆融合一的。厚重高雅的大学校园文化是艺术陶冶与熏染的文化,是生活引领与改造的文化,也是理性批判与创新的文化,它是大学完成其时代担当的必要资源,也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大学精神是大学经过若干年的沉积和有步骤有计划的积极建构,逐渐形成的代表着学校特色、传统、品位、气质的基本风尚。大学文化建设必然要以大学精神的培育生成为基本的价值诉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厘清其基本内涵,找到其实施的实践载体,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也才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实现大学精神的培育生成。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人化”与“化人”。文化价值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心灵境界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反映生命的时代本质特性和走向未来之境的可能性。当代文化艺术的定位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审视和选择的一种深化,在文化选择中不断提高选择主体—现代人的文化素质。文化之根系乎人,文化目的则是为了人—人自身的价值重建。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我们将中国文化与西洋近代文化相比,便可以看出西洋近代文化中科学精神渗透到文化之各方面,而在中国文化中则艺术精神弥漫于中国文化之各方面。  相似文献   

9.
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中有着重要价值:表达着学校文化气质,影响着学生文化素养,蕴含着人类文化精神;宜兴市万石实验小学的艺术教育以"石韵"为主题表达学校的文化气质,以"社团"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熏陶"为方式弘扬人类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中有着重要价值:表达着学校文化气质,影响着学生文化素养,蕴含着人类文化精神;宜兴市万石实验小学的艺术教育以"石韵"为主题表达学校的文化气质,以"社团"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熏陶"为方式弘扬人类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的文化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中国画的文化特征及其深藏背后的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文化艺术的模糊化、重表现及其生命精神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人将哲学与艺术相融,哲学精神寓于艺术境界之中,艺术是哲学的一种延伸,也是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画艺术家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他们师法自然,使画格随着他们完善的人格一起提升。要正确把握中国画的古典精神,必须从复杂的中国文化历史中寻找出远引着中国画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本从艺术与人类精神的关系及艺术精神的内涵等方面,探讨当代艺术精神的重建。本认为人类精神是不同民族化精神的集合与高度综合,在对人类精神的保留、继承再现中,形成了学艺术自身的精神即艺术精神。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的学艺术缺少代表作家人格力量、道德勇气的精神,艺术精神的重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杨文 《今日教育》2006,(11):46-47
艺术与文化相依共存。艺术是社会文化中的存在,它体现了一种求真的文化心态和文化追求。艺术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觅取原型,并以此作为自己常用的一种艺术构型方法。艺术是对生命的思考,文化的沉淀。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展现于作品之中。艺术与文化是共生的社会精神现象。儿童艺术是艺术构成中独具特色的类型,儿童的精神风貌体现在他们稚气而拙朴的作品中,我们的文化对儿童艺术的发展和价值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人画出现的意义在于它所标志的是一种新的艺术精神, 在文人画的发展过程中, 魏晋精神对文人画有着深远的影响。文人画的艺术精神体现了魏晋人格的自由精神, 即表现为视艺术为艺术家生命体验与情感体验的诗性表达。  相似文献   

15.
论王蒙创作的精神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蒙的创作与其精神资源有密切关系。精神资源之一是由庄子、李商隐、曹雪芹等作家创作所构成的传统唯美文化精神;之二是50年代文化和苏俄文化。它们造就了王蒙对艺术美的执著追求及主要艺术特点,也使“政治意识”和理想主义成为王蒙创作的主体内容。两种文化在王蒙创作中总体来说有较和谐的融合,但文化差异也间或投射在其精神和创作上,对其创作成就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公共艺术与政体及权利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同时,公共艺术又是公共文化精神的凝聚与显现。公共艺术应当作为政府、民众与艺术创作群体之间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开放性领域,表现出与现代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生态环境相和谐发展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文化精神的培养和渗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新课标明确提出要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精神,把我国各个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设置成音乐教学中的一部分。音乐作为初中阶段必修的艺术科目,是民族文化的优良载体。本文意在探究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精神融入初中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18.
周代是我国历史上礼乐文化最鼎盛的时期。在周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成为礼乐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祭祀活动在长期反复的举行过程中,逐渐程式化、秩序化,并形成为一种象征。周代的礼乐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泉征文化。贯穿于其中的文化精神是一种象征性文化精神,受这种象征性文化精神的影响,周代礼乐文化中的艺术上就体现出一种泉征性艺术精神,这一点尤为明显地体现在周代的乐舞艺术上。周代的“六大舞“、“六小舞“等都充满着强烈的象征意味,体现出象征性艺术精神;周代的乐舞的队列,乐器的配制,乐舞的选用等,也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性。  相似文献   

19.
在伊斯兰教灵知(Irfan)中,人被视为上帝在尘世的代理,这种作用无疑在于他的精神,而非身体。精神的这一方面在东方诸文化(包括波斯文化)的核心与本质中是非常明显的。对一个传统的伊朗人来说,精神首先与神圣生命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他来说,文化是在宇宙和人那里表现神圣生命的一个显白的饲子,明确表现在他的文化中的所有方面,包括艺术、音乐、诗歌、散文、建筑、信仰。此外,按照伊朗圣贤的说法,精神与意义和富有意义之世界联系在一起。只有我们身上的精神才能理解事物的意义。神圣精神将意义赋予一切事物。  相似文献   

20.
本就学与人类精神的关系及艺术精神的建构表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人类精神是不同民族化精神的高度集合,在对人类精神的保留、继承、再现中,形成了学自身的精神即艺术精神。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学艺术缺少代表作家人格力量、道德勇气的精神,艺术精神的直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