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2.
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目前发展经济新的关注点,目前发挥环渤海地区行业协会的作用对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挥环渤海地区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利于优化本地区的资源配置,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健康发展,但是由于有关行业协会方面的立法并不完善,所以,应该从实际出发,完善有关行业协会的法律,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当前计算机犯罪的现状,对计算机犯罪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探讨,在分析我国计算机犯罪立法现状和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立法基础上,从完善我国防范和打击计算机犯罪立法的制度和措施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为《婚姻法》)规定了探望权,旨在保护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父母一方同其子女进行感情交流的权利,这对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婚姻法》关于探望权的规定稍显抽象,在适用时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很好的解决具体问题,急需进行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尚没有一部完整的医事法,医疗服务立法滞后,医疗风险责任机制也尚未建立,医惠双方的权利义务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制,有关医疗纠纷调处的法律问题研究尚属卫生法学热点问题。本文主张通过完善医事立法,来规范改善医患关系,达到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民法对胎儿的民事权利的立法忽视,导致很多涉及胎儿合法权利的案件得不到有力的法律支持,这和我国追求现代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完善对胎儿民事权利的立法保护是我国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率较低和产业化水平不高的状况,很大程度上缘于我国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立法建设的不完善。立法不足对高校专利成果转化造成了很大的制约。我国亟需通过对西方先进国家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立法的研究和借鉴,加快我国高校专利成果转化方面的立法建设,为高校专利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9.
驰名商标在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实中对驰名商标的侵犯也十分严重,驰名商标的淡化行为就是一种严重破坏驰名商标内在价值的行为。正确认识驰名商标的淡化侵权并寻求法律规制,对驰名商标提供特殊保护,完善我国对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推动驰名商标保护的司法实践,是本文努力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完善我国技术创新立法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曾经说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非常正确的.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就是知识总量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而其中关键就在于技术创新的发展,因为科技进步归根到底要靠技术创新来实现.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保护创新才能激励持久的创新,而保护创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法律保护.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将技术创新提升到法律高度,对培养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依法保障和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是当前时代给我国提出的重要课题,它是实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立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归纳了我国网络信息环境建设的立法状况,重点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及其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法制建设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Tomas A. Lipinski Elizabeth A. Buchanan Johannes J. Britz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2,4(2):143-158
This article explor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the regulation of Internet speech, inparticular, injurious or defamatory speech andthe impact the attempts at regulation arehaving on the `body' in the sense of theindividual person who speaks through the mediumof the Internet and upon those harmed by thatspeech. The article proceeds in threesections. Firs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legalattempts to regulate defamatory Internet speechin the United States is presented; a shortcomparative discussion of defamation law in theUK and Australia is included. As discussedbelow, this regulation has altered thetraditional legal paradigm of responsibilityand, as a result, creates potential problems forthe future of unrestricted and even anonymousspeech on the Internet. Second, an ethicalassessment is made of the defamatory speechenvironment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ich actorshave mor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harm causedby defamatory speech. This moral assessment iscompared to the developing and anticipatedlegal paradigm to identify possible conformityof moral and legal tenants or to recognize theconflict between morality and law in assigningresponsibility to defamatory actors. Thisassessment then concludes with possiblesuggestions for changes in the legal climategoverning the regulation of defamatory speechon the Internet, as well as prediction of theresult should the legal climate continue todevelop on its present course. This is not tosuggest that all law, or even the law ofdefamation, be structured to reflect thesubjectivity of a moral construct, but since itis the authors position that the legalassignment of liability in online settings ismisaligned, this reflection can serve asbeginning reassessment of that assignment. 相似文献
13.
What is so bad about Internet content regul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ohn Weckert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0,2(2):105-111
Legislation was recently introduced into theAustralian parliament to regulate the Internet. Thiscreated a storm of protest from within the computerindustry, where arguments against the legislationranged from those based on technical difficulties tothose based on moral considerations, particularly offreedom of speech and freedom to access information.This paper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 moralaspects of Internet regulation, but within theparameters of current technology. It will argue thatsuch regulation can be justified, despite the factthat given the current technology there will bedifficulties with enforcement, and reduction inInterne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4.
15.
公平和效率是法律的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次分配、微观调控与计划资源的第一次运用时,使用了以效率为主要,公平为次要的方法;在随后的再次分配、宏观调控与配置资源的再次计划时,就必须将公平与效率的主次位置进行交换,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好民商法与经济法的正确价值取向。另外,民商法在初次分配、微观调控与计划资源的配置中存在着至上的作用;而经济法则在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宏观领域以及再分配领域有着至上作用。本文就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对民商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公民新闻发展看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新闻的最大特征是非专业的普通公民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新闻传播,它解构了媒介"把关人"理论,为公民话语权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现实途径。它的出现对于新闻自由摆脱现实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但它的良性发展还需依靠社会的控制,公民新闻要在两者的博弈中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韩正明 《科学.经济.社会》2014,(1):118-121
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设的理论向导,法治建设是在法治理念指导下的法治实践,二者呈互动之态。法治理念的发展需要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以提供思想原料,而法治建设只有在选择对法治建设历史经验客观总结、理性追求和逻辑升华而形成的法治理念时才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考察法治建设进程与法治理念之间的关系实例参照。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关于公民自由权利的主张及其曲折;新时期以来经济改革为公民权利的发展打下的基础;30年来我国公民自由权利发展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结社权、言论权、财产权、迁徙权、知情权等。 相似文献
19.
商业诽谤行为不仅侵犯了经营者的利益,而且也损害了公平诚信的竞争秩序,各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都将商业诽谤视为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也对此做出了规定,但在立法上仍有一定的缺陷,为了有效制止这种对社会有较大危害的行为,有必要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对该行为的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明确。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处理是文本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处理结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分类的准确度,而且关系到训练时间的长短和影响到分类的速度.采用一种基于词性选择的文本预处理方法进行文本预处理,该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降低了特征维数,同时保证了分类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