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身的属性能够满足该活动作用对象主体合理需要的关系状况。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促使社会成员在思想价值观念上形成统一的政治认同、社会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功能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身所具有的属性,不是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发出者需要的满足状况也不构成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受教育者的一切需要不加区分的迎合也不是价值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三大理念的确立上,即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魅力就是其价值实现源泉的理念,确立受教育者是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个体主体的理念,确立受教育者的需要客观上是多样和多层次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民族教育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的实现涉及主体需要、客体功能和客体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三个因素。教育价值与民族教育价值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民族教育具有教育的各种价值,民族教育价值的本质性就是要突出其"民族性",即"文化性"。其价值主要由民族教育的个体价值(民族教育能满足民族成员和族群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民族教育的社会价值(民族教育能满足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构成。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现代知名教育家牧口常三郎的哲学、宗教和政治思想互相渗透,相互支撑,和谐一体,共同回答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价值的内涵,创造价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创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人们关注的课题,进而系统、全面、创造性地构建了创价教育思想,发人深省,启迪深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指客体的效用或功能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则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也即促进主体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未能有效的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和功能。本文就是在分析社会变化对人的需要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正处于全面变革、全面转型时期。教育中一系列的教育变革现象说明了这一点。通过解读变革性教育实践及相关概念,剖析其主要特点:教育实践已是教学工作者的生活方式、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互反哺的研究方法成为主流、人始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这些变革性教育实践启迪我们重新评估教育的力量——教育价值。教育作为"人"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其本然价值,即关注"人"的生命的和谐成长。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实际效应。因此需要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充分丰富和发展主体需要、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顺应时代发展,增强自身功能,才能尽可能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顺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注重其工具价值,而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有所忽视.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来看,将大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大学生目标定位价值的体现.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性与能动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承载价值的彰显;大学生对教育方法的认同或选取又使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教育方法的实践价值;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地位的凸显,更使其形成了教育过程的自育价值.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参与,则最终指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为此,应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范式、主体定位和实践指向层面,尽快实现主导范式的人学转换,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8.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从工具性价值取向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变迁进行历史考察,工具性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为:过于强化人的"工具性",弱化人的"目的性";片面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特征;压抑个性发展,缺少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以人为本实践活动中,要克服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局限,始终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两个层面上均有其价值所在。在教育主体层面,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容,并使受教育者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是教育主体贯彻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价值所在。在受教育主体层面,其生态文明素质的提升,是时代新风貌的展现,也是真正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10.
罗媛 《文教资料》2013,(22):68-6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其形成深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内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素质教育、大众教育、主体教育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主体的实践活动(如教育)既具有工具理性,可以满足其他活动(如发展经济)的需要,又具有价值理性.可以满足人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如道德或精神追求)。工具理性仅仅是手段.价值理性才是目的。教育当然具有也应当具有工具理性.但还应当指向更多的价值理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以及受人类社会几百年来工具主义、技术决定论发展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网民的作用和意义;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引领网民精神生活、促进网民个体社会化、发展网民主体性等方面;实现其价值,必须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民的网络学习、网络人际交往、网络娱乐、网络购物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生态价值观的兴起与教育的使命--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对教育价值观的普遍认识价值观即价值取向。它是主体对客体需要的关系在主体观念上的反映,也就是主体的价值判断。不同的主体,对客体需要的关系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1]据此认为,教育价值观即是人对于教育活动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关系,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它既是关于教育问题的最基本的观点,也决定了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对教育方针的制定、对教育功能的选择和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在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围绕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始终争论不休。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一部分人认为,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需要是符合其社会性及发展目的的合理的客观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这种客观需要的满足产生的价值只能是“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性质作用只能用价值的大小来判定,不能用有价值和无价值,甚至用正价值和负价值来判定。  相似文献   

15.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其当代价值在于奠定了当代中国教育理论的思想品格;为我们正确处理教育与儿童天性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思想资源;为我们树立"儿童就是儿童"的儿童观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由教育的要义提供了理论源泉;为我们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我们确立活动教学观提...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两个层面上均有其价值所在。在教育主体层面,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容,并使受教育者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是教育主体贯彻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价值所在。在受教育主体层面,其生态文明素质的提升,是时代新风貌的展现,也是真正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17.
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教育评价主体对教育评价活动价值的稳定认识。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大致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通过目标、行为控制人的发展;通过过程、方法推动人的发展;通过尊重、参与服务人的发展;通过协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在不断强化评价对象主体价值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与发展,并且在主体多元的进程中实现了教育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只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体属性对主体需求的一种利益满足需要,更是一种实践关系,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与主体自觉接受客体价值要求互动的过程。这个互动过程需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理论依托,以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平台,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促使受教育者提高认知水平并能主动参与和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从而促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体表现为它的生存论价值、方法论价值、创新论价值和发展论价值。其生存论价值体现在使教育对象更好地立足社会并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实现教育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所具有的个体价值和满足社会进步需要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统一;方法论价值体现在既注重知识的重要性和理论化内容,又强调价值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内容,能够开拓主体自我价值实现的新途径;创新论价值体现在培育人的创新意识、激发人的创新动力、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发展论价值体现在满足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生理与心理教育,还是对意义与价值探究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命,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教育哲学一直都在探讨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的问题,本文从哲学意义的思维与视野,提供对生命教育的哲学反省。哲学意义的反省提供给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对自我与存在的关怀”(即与自己的关系),以了解存在的意义;与“对伦理与现实的关怀”(即与他人的关系),以深化生命的价值;以及“对死亡与超越的关怀”(即与超越者的关系),以探讨人的超越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