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0年大规模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重庆市教委师范教育处基于培养农村"种子"教师,助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思路,在广泛调查参训学员培训需求,反思已有培训缺陷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为主的"理论研修、影子研修、反思研修、实践研修"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其中,理论研修定位为更新学员专业知识,影子研修着眼于提升学员教学能力,反思研修致力于专家学者型教师培养,实践研修指向成果转化与示范引领。在实践中,大家对于反思研修的认识比较模糊,为此,课题组专门开展了调研,提出了提升国培学员反思研修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网络研修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引入教师教育培训中,对教师教育培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网络研修新模式认识与理解的同时,重新梳理网络研修的概念界定、网络研修重要性、网络研修内容、形式、过程与取得的成效。审思"国培计划"新疆农村双语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网络研修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受训教师对网络研修认识不清、学员参与热情不高、学科专家盲目介入等,进而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即创新培训模式,网络研修贯穿始终;主客观重视,让学员认识网络研修;传统与革新,力助学员完成研修方式的转变;鼓励与奖赏,引领优秀个体带动全员参与;定期监测数据,及时反馈调整研修方案等,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教师培训目标较高与研修模式不足之间的矛盾,基于实践提出的"TMS共同体"教师培训课程研修模式,以导师、服务人员、学员协同联动为"内核",以研修任务、研修实践、研修成果、教育实践为"外框",强调教师的"主体参与"和培训的"专业性技术服务",通过基于"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个性化研修任务,"研、导、辅"循环联动的研修支持机制,集体成果和个人成果相结合的研修成果,教学实践中运用并检验研修成果四个研修要素的联合运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研修是师资培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研修有利于学员理清教学思绪,促进教学的反思,有利于学员之间的交流,提高学员的教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员的科研意识,提升学员的科研能力。课堂教学研修的步骤可概括为课前的选题与准备、课中的教学与观测、课后的分析评议与优化设计。选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研究性、针对性和广泛性;课堂观测采用人工观测与录像相结合;分析评议采用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正>校本研修植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以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为途径,目的就是要改善教学行动,改变教师在培训中的被动地位,突出教师的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几年来,我校着力于开展校本研修的实践与研究,探索校本研修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研究、教学专题研究、专家引领支持、教师个人自主发展、校际协作研修等方面深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透视课堂:在课堂研究中成长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课堂,  相似文献   

6.
提高"种子"教师研修质量,必须贯彻"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研修理念;必须注重研修参与教师学科业务能力、校本研修能力的提升及"种子"意识的养育;课程设置应聚焦问题,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面的专业成长,培育他们引领学校教师从事校本研修的基本素养;研修组织形式应贴近教学实际,给予"种子"教师实习引领的机会;研修应以学科业务能力及校本研修能力为基本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7.
二元五次课例研修通过"任务教学合作研讨——首次实践同伴观课——指导反思优化应用——优化设计再次实践——再次反思优化提升"五个环节,两次观课,将培训的主体交还给教师,使培训形式回归教学本质,培训内容贴近教师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立足于常态课,建立研修分享平台,通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名师工作室是打造中小学名优教师队伍的有效载体.名师工作室应坚持普教、职教及科研跨界共同体"三名集群"发展,形成区域名师的学科布局统筹模式;坚持课例、课题、课程"三课联动",形成区域名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模式;坚持基于个体研修培育"自喻文化"、基于同伴合作培育"互喻文化"、基于专家引领培育"前喻文化",形成区域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师者形象的文化生态模式,由此形成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的区域建模多元形态.  相似文献   

9.
教学研修是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法,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由于城乡失衡、领雁匮乏,农村小学研修常浮于浅层,急需构建一种小区域、针对性强、学科优势突出的研修模式.而联片研修是以问题为导向、以片区为平台、以学校为基点、以教师为主体构建的研学一体化研修模式,具有模创式、诊断式和认领式三种操作范式,通过导师引领、团队创生、平台建构三方面支持,打破教学研修的校际壁垒,实现研修范式转型和教师团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工作室本身并非新名词,但用于骨干教师的培训尚处于初创阶段。作为新的培训模式,工作室在定位上是骨干教师的研修共同体;工作室要有引领学科前沿、针对性强且经过聚焦指向集中的研修主题;工作室的研修形式应该逻辑有序且特色鲜明;工作室应充分尊重成员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研修与同伴互助;工作室的研修成果应该从多重维度进行考核,并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教师培训存在的不足和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参照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重庆市提出"理论研修、影子研修、反思研修、实践研修"的"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其中,理论研修定位为更新学员专业知识,影子研修着眼于提升学员教学能力,反思研修聚焦学者型教师培养,实践研修则指向成果转化与示范引领。在重庆市2010年的"国培计划"工作中,"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益。  相似文献   

12.
互动式综合研修是学员自主参与的研训一体的培训者培训方式,它是以问题为冲心,让学员在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带着各自的困惑与问题深入到不同的研修学校,通过听课、看课,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直接的交流、对话,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诊断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互动既指学员之间的协作交流,也指课题组组员之间的对话交流。综合既指研修内容,是包括课程理念、课堂、教师校本培训等各个培训要素与环节的全方位考察与研究,也指研修方法,是融任务驱动、主题组合、现场诊断、案例教学、参与分享为一体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掀起了"校本"风潮,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研修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广西柳江县的拉堡小学和桂平城西小学都是普通的城镇小学,这几年来,两所学校进行了"自我反思、同伴合作、专家引领"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自主发展学习"是基于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而实施的一种校本研修模式,其核心和主体是"一个中心,两个支助",即以教师的自主建构为中心,以专家的专业引领和教师的同伴互助为支助点。强调研修过程中"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基本要素。对促进新教师自主发展学习习惯的形成、精神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骨干教师培训中采用的"主题驱动合作研修"模式有其独特的内涵与样式、核心要素与价值。"主题驱动合作研修"模式提出了真正基于骨干教师研究特性的成长方式,丰富了名师工作室的类型,形成了学科教育教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其在实践中注重利用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的优质资源,通过承办主体、指导专家和交流渠道的多元化丰富和完善该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教育"、大数据、云计算的环境下,国内外都风行借助于网络研修平台,发挥学科专家和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带动区域性教师开展常态化的教师全员培训,这样教师工作坊这一全新的教师培训、提升模式应运而生。对此,教育部也强调要开展教师工作坊研修,形成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校本研修存在的"萝卜炒萝卜",忽视主体、实效不高等现状,宁波市江东区教育部门立足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力图通过专家蹲点引领,探索"1234"式小学语文"活力"型校本研修新范式,突破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状态及校本研修效率不高等难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驻校研修”是提高校长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有益培训形式。只有保证校长学员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研修才能收到实效。为此,培训者应充分尊重校长学员的主体地位,为他们的研修做好服务和指导;校长学员应增强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展实践研修。  相似文献   

19.
为使教学研究落到实处,探索用"开放课堂"引领校本研修、常规教研、教育科研工作。分别从建立开放课堂制度、编排开放课堂课程表、监控开放课堂过程、与教研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相结合、形成课后反思、记入教师评价几个方面予以落实,让校本研修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必须具备教育与康复双重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残障学生的生存与生活质量和课程改革顺利实施这一现状,特殊教育学校在引领教师探寻特教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可以采取“四位一体”校本研修模式.通过学习教育学、康复学理论、进行康复设备培训,培植实施“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实验工作的理念和技能;通过参与以课例为载体的同伴商榷、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交流、评析四个环节的连环跟进滚动教学研究,提高在教学中渗透“医教结合”的实践;借助网络平台和特教专家、医教结合实验校团队近距离接触,聆听精辟论述,实现有效专家引领;借助参与各级教学竞赛活动展示,提升教师施教水平和专业化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