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子》     
《诸子》篇的前一部分和写作关系不大,这里略去了。刘勰讲诸子散文,首先从内容上考虑,要求内容纯粹,反对虚诞,主张“览华而盒实,弃邪而采正”。这看法并没错。不过,他所谓的虚诞,有的是对的,有的却不  相似文献   

2.
敦煌写本《茶酒论》自发现后,引起学人的极大关注,成果夥多,但意见的分歧也较大.在梳理前贤的这些分歧基础上,再将它与中国本土的先秦诸子散文及外来佛教文化相对照,不难发现它和先秦诸子散文一脉相承的历史关系及深受佛学影响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3.
哲学家们的宣传意识与艺术──读《先秦诸子宣传思想论稿》黄俭郭志坤先生的《先秦诸子宣传思想论稿》是一本讲宣传和宣传艺术的书。读后,收获颇丰。既可领受先秦诸家宣传艺术这座宝藏的流光溢彩,又可窥见作为这座宝藏的开掘者郭志坤先生的思想、志趣和追求。先秦诸子,...  相似文献   

4.
书讯     
杨启撰写的《记者成才之道》,最近由大连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收入了作者近年来写作的20多篇新闻学论文,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记者的政治思想修养;第二部分主要讲几种常用新闻文体的写作  相似文献   

5.
思想是人类意识的沉潜与澄滤,她以穿越时空的魅力,承传、延续、酝酿着人类的文明进程。今天的文明与进步,是人类历史无数思想者智慧与成果的结晶。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和历代的史传散文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品格。而现代散文的亮点则体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胡适、梁实秋、林语堂、朱自清等一大批文学巨人创造了既可与古典散文相媲美又让后来者难以比肩的  相似文献   

6.
书讯     
杨启撰写的《记者成才之道》,最近由大连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收入了作者近年来写作的20多篇新闻学论文,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记者的政治  相似文献   

7.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巷》是聂石樵先生继《先秦卷》、《两汉卷》之后的又一力作,三卷合起来,是一部完整的唐前文学史。本书因是续作,其编写体例和写作思想与先秦两汉部分是一致的,即“遵循‘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修史原则”,力求辨伪存真、提出己见,溯本求源、梳理脉络,以史证诗、知人论世,品评文学、臧否人物,清晰地展示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全貌。全书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新的史学体例。迄今为止,文学史的编写有两种思路:其一,也即传统的方式是“以时间为序,以作家为中心”,辅之以作品,证之以…  相似文献   

8.
詔策·檄移     
《诏策》《檄移》是《文心雕龙》的第十九、二十篇。这两篇讲的诏策和檄移,都是古代的应用文。这种应用文从体例上和报纸上发表的政府文告、宣言、条例、命令等相仿佛。这两篇里所讲的,就是怎样才能写好这种应用文。这里对这两篇作了节选,只选了其中说明诏策、檄移的体例和写作的部分。先看《诏策》,刘勰认为诏策应用在不同场合,它的语气就不同。比方策封有功人士,就“气台风雨之润”,语气显得温润;出兵讨伐时,”声有洊雷之威”,语气显得威严;颁布赦令,“文有春露之滋”,是温和的;颁布法令,“辞有秋霜之烈”,是严厉  相似文献   

9.
章句     
《章句》是《文心雕龙》的三十四篇。这一篇,讲的是写作中的分章造句问题,主要分两部分:一,结合内容来安排章句;二,结合情韵来安排章句。从结合内容说,分章造句,要“控引情理,送迎际会”,就是掌握了要表达的情理,有时放开,  相似文献   

10.
序志     
《序志》是本书的第五十篇,是全书的总序。古代书的总序放在最后,像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扬雄的《法言》,都是这样。这篇先解释书名,“文心”是讲作文的用心,这是一;“雕龙”是指作文要讲究文采、像雕刻龙纹那样,这是二。本书主要是讲文章的,文章有两类:一  相似文献   

11.
史晓洪 《大观周刊》2011,(40):69-69
本文主要结合语文选修课程《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针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美育功能从三个方面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①孔子的学习智慧;②孔子的教育智慧;③孔子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在人文计算兴起这一背景下,针对先秦诸子典籍进行自动分类的探究,以更加深入和精准地从古代典籍中挖掘出相应的知识。[方法/过程] 基于《论语》《老子》《管子》《庄子》《孙子》《韩非子》《孟子》《荀子》和《墨子》9种先秦诸子典籍构成的训练和测试语料,采用支持向量机技术,提取TF-IDF、信息增益、卡方统计和互信息为特征,完成针对先秦诸子典籍的自动分类实验。[结果/结论] 基于先秦诸子典籍得到的自动分类模型调和平均值能达到99.21%,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宗经》是刘勰《文心雕龙》的第三篇。这篇里开头的一段对经典作了说明,因它跟写作的关系不大,节去了。这篇称为《宗经》,意思是说,各种文章的体裁都应该效法经书。这点对我们说来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谈写作,并不要去效法《五经》。可是刘勰为了要说明“宗经”的理由,就推究各种文体的源流、特点,接触到写  相似文献   

14.
先秦历史散文描写的人物大都流于片断,人物形象是既单薄又不完整的。而《史记》则以文学手法塑造了许多完整、生动、丰满、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充分而集中地刻划出人物性格,从而再现了历史。因此,《史记》在人物描写艺术上比先秦历史散文有着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赵明 《兰台世界》2015,(7):159-160
《天演论》是晚清翻译大家严复的译著。严复通过阐述"物竞天择"进化理论,警醒国人奋起,为新中国革命注入一剂强心针。《天演论》中"汉以前字法句法"的运用使译笔有先秦诸子散文的雅韵,译著深受旧派士大夫推崇。  相似文献   

16.
细读获奖通讯《是谁,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载1984年8月13日《新华日报》),就象细嚼一枚鲜橄榄,使人清香满口,余味无穷。可以说,这是一篇无论在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还是选材写作上都耐人寻味的好散文。说它是篇散文,是因为它  相似文献   

17.
中医典籍是中华文明古国文献宝库中的璀灿瑰宝,但中医学用语的研究长期以来却未受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医学用语属专门用语,有较强的专业性;二是治中医的学者多不长于语言文字之学。《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以下简称《用语研究》)融中医学理论与汉语言学知识为一炉,颇具特色。该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搜集到的五千三百多个医学用语进行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归类,探讨了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的基本面貌,追溯了医学用语的来源,阐明了先秦两汉医学用语对全民语言的影响,论述了先秦两汉医学用语在汉语历史词汇学上的价值,考释了简帛医籍中的一些疑难词语。《用语研究》在中医文献研究和汉语词汇史研究方面具有双重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笔调·旋律     
宁夏作者张永祥潜心于新闻写作研究。他把新闻、新闻理论和散文、散文理论融合在一起,既作为学术上的交心,也旨在新闻写作方面有一个创新。下面这篇是选自作者即将出版的论著《新闻与散文》一书。  相似文献   

19.
贾兵 《今传媒》2011,(8):48-49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欠缺宏观层面上的系统性,要想准确地把握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就必需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人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呈现出手段与目的的悖反局限,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立足于助君治世,因而其政治传播是畸形的。  相似文献   

20.
对《反思郭沫若》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英时先生在1994年12月出版的《钱穆与中国文化》中收进了长文《〈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作者在对二书进行仔细互校之后,得出结论:郭沫若所著《十批判书》有大量抄袭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一书的现象。我第一次读到有人说郭沫若抄袭他人著作,大吃一惊,心想“大学者还做这种事情,那还了得”。但仔细一想,也不一定确有此事,自己也有心想把两本书拿来互校一番。《十批判书》我是读过的,但《先秦诸子系年》却无缘得见。看来这个问题是有疑问的,可我则只能存疑了。没想到今年却见到两本书都收入了有关这个事件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