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事业是关系国家盛衰兴亡的大事。新疆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不同的地区分布着不同的民族,地区间的教育发展也各有特色。本文谨在此介绍一下清末南北疆教育之差别。  相似文献   

2.
切实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本刊编辑部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教育是全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民族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民族地区培养一大批建设人才,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若干规定》颁行为了促进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日前,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若干规定》。《规定》要求,省人民政府和辖有自治县、民族乡地方的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4.
我省地处边疆,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二十二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全省坝区只占百分之六,其余是山区和半山区。少数民族多是居住在漫长的边境沿线和山区、半山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省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比较落后。可以这样说,民族教育搞好了,我省的整个教育事业才能上去。民族教育在我省的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全省居民中,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为全省总面积的98%。因此民族教育在本地区教育事业中理应占相当重要的位置。一、青海民族师范教育发展概况长期以来,青海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与沿海及内地省份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省内农业区域、半农半牧区域、纯牧业区城又不甚平衡。历史上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除宗教教育  相似文献   

6.
零陵地区教育局的调查材料,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尽快把民族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思想上,要把加强民族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从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和全省四化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民族教育的重大意义,以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刻不容缓的紧迫感,下决心加速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落后状况。  相似文献   

7.
论清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是在后金政权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是清朝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政府突破了“华夷之变”的局限,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采取倾斜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积极倡导教育,程度不同地改变了少数民族轻视教育的观念。通过广设学堂,推进普及的方式,有效地缩小了中国各民族之间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少数民族及其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少数民族地区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开创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先河,对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虽其政策在实施中尚存在不足,但其成功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截至2002年底,在自治州总人口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共计1930786人,占全州总人口的73%,因此,发展湘西地区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发展自治州的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州的教育事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困难。下面,我们从  相似文献   

9.
青海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探讨任玉贵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全省共有4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87.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l%,却居住在占全省面积的989/i:以上地区。由于人口、地域条件的限制,这个地区的教育面临这样三个不利因素,即...  相似文献   

10.
江华民族教育的改革之路张正西,李均林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民族教育,1989年经过验收,达到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县、一师重教先进县等荣誉称号。1997年又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两基”的少数民族县。江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江...  相似文献   

11.
建国前湖南民族地区教育概况研究滕久文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将南方(包括湖南)的少数民族称为“南蛮”,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也就被称为“蛮区”。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确认了湖南省的少数民族,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确认了一些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的聚居...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属于少数民族散居杂居地区,现有50个少数民族,100余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8%。1981年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河南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把少数民族教育视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振兴民族经济的百年大计,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积极工作,促进了全省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河南民族教育体系。目前,全省有民族中专1所,中学74所,小学280所,幼儿园23所,在中小学的少数民族学生达117526人。一、千方百计为少数民族子女入学提供方便条件几年来我们根据河南少数民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主要从三个方面创造条  相似文献   

13.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湘召开为贯彻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会议和全国农科教结合工作会议精神,10月22日~27日,国家教委民族教育司和城市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在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联合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农村...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由于地理的历史的多种原因,云南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都比较落后。这样的省份,没有广大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山区的进步,就谈不上振兴和腾飞。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把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把开展各种培训工作,作为我们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社会经济的一项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湖南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现状分析湖南欠发达地区,即通常说的大湘西,包括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市所辖24个县市区,面积5.2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4.84%。截止到2000年底,大湘西人口901.27万,占全省的13.7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77.1万,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75%以上;国内生产总值324.88亿元,占全省的8.8%;财政收入14.01亿元,占全省的2.9%;农民人均纯收入1608.1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3.19%。据2005年教育部公布普通高校最新名单,在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1778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湖南省共有122所,湖南欠发达地区仅有2所普通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16.
我省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市(包括享受自治待遇的三亚市、通什市),有4个少数民族杂居县的12个少数民族自治乡镇。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占全省陆地面积的一半,民族地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六分之一。这几项简单的数字,足以说明民族地区在我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样可以说明,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把民族教育抓上去,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办学效益问题研究覃盛裕效益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办学效益是我们穷国办大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办学效益,是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采取各种特殊政策及积极措施,支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各级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在各种优惠政策、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从而使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致使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因此,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进一步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WTO规则与民族地区教育服务业的发展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服务是WTO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政府对教育服务业的开放做出了承诺。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迟发展效应的现实状况,依法改革和促进西部地区的民族教育。通过立法加强扶持少数民族教育的力度,引导和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到民族地区办学。要依法保证少数民族充分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福利待遇;依法促进少数艮族地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