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用于奖励GFP的原始发现者以及系列的重要发展推广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GFP已经成为现代生物  相似文献   

2.
以高中生物教材为切入点,以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从来源、分子结构、发光机制、研究历程以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对绿色荧光蛋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获奖。绿色荧光蛋白是研究当代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借助这一“指路标”,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监控脑神经细胞生长过程的方法,这些在以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肖中荣 《化学教学》2009,(10):61-63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OsamuShimomura和Martin Chalfie。他们研制和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将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下面将与绿色荧光蛋白有关的化学问题编制成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教学》2009,34(3):76-76
据2008年10月9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斯德哥尔摩10月8日电,两名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钱永健以及一名日本科学家下村修被共同授予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GFP),并在使其成为生物科学的一种标识工具方面作了基础性的贡献。GFP目前广泛用作实验工具,用于显示生物体内细胞或分子的活动,比如脑细胞的发育或癌细胞的扩散。  相似文献   

6.
绿色荧光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高考》2008,(11)
  相似文献   

7.
刘积福  陈玉荣 《化学教学》2010,(4):81-81,77
[题目]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下村修(Osamu Shemomura日本)、马丁·沙尔菲(Manin Chalfie美国)、钱永健(Roger Y.Tsien美籍华人)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绿色荧光蛋白质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因对水母进行研究和发现绿色荧光蛋白,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200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平素治学严谨、为人谦逊、行事低调的钱永健在奖项公布后的记者会上,再次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的知识为切入点,介绍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特点、生色团与发光特性、优点及应用,为一线教师提供前沿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和发现过程、获奖者简况以及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生物体内具有发射高效的荧光特性,故可作为无生物毒性的标记蛋白而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药学等领域,其发现和应用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GFP带来的技术革命主要源自于其内部发色团的神奇特性,因此研究发色团的激发态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将科研成果转换为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了"绿色荧光蛋白发色团激发态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性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文献调研、模型构建、电子结构计算与动力学模拟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4部分。通过该教学实践,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计算过程排错能力以及实验结果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使学生在科研论文的写作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请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晓小 《科学启蒙》2009,(1):38-41
今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居然不是化学研究者,而是三位生物学教授,而诺贝尔委员会对这次奖项的评价为“一门学科的发现在另一门学科中发扬光大的又一例证”。获奖的三人中,资历最老的日籍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是绿色荧光蛋白的第一个发现者,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绿色荧光蛋白FRP为实验对象,通过设计原核蛋白表达、镍柱亲和纯化、荧光光谱分析、SDSPAGE电泳分离、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及蛋白质质谱鉴定等内容的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纯化的GFP蛋白的最大激发波长为480nm,最大发射波长为500nm,与已知的GFP荧光光谱基本相同。SDS-PAGE电泳分离发现,GFP的亲和纯化效果好,且纯化得到的GFP分子量约为27kDa,与理论值相符。该实验适用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系统完整地学习蛋白质表达、纯化和鉴定的实验方法,具有很好的综合性,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正式宣布,一只转基因克隆兔已在该院诞生(图1)。据检索,这是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兔。该兔已通过分子生物学“身份鉴定”。由于这只转基因克隆兔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便于直观检测,将为今后大规模建立转基因兔动物模型、定向研究人类疑难杂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生物学高考中常有以获诺贝尔奖生物学知识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出现,以引领学生开拓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妙和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感。如2009年安徽卷第4题: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16.
水母荧光追踪癌细胞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是发现和研究水母荧光蛋白取得突出成就的3位科学家——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和日本学者下村修。他们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质被广泛应用于癌症诊断技术中。利用这种生物荧光,研究人员能够同时跟踪多种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清楚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