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国内在对华政策上存在着分歧。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美、苏等世界强国都对日本侵略行为妥协姑息。法西斯势力在日本国内的地位迅速上升,逐步控制了政权,进而确立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国策。  相似文献   

2.
敌视政策是美国对新中国采取的主要政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尼克松入主白宫后,随国内外形势的巨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敌视中国政策的破产;中苏关系破裂。迫使尼克松政府从现实出发,一改极端敌视中国的态度,调整了对华政策。把中美关系带到一个新阶段,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美国曾打算调整其对华政策,于是出现了“等尘埃落定”的待决策局势。然而,随着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日益巩固,特别是其反共反苏的全球战略,决定并制约着美国对新中国采取的政策必然是敌视、封锁、遏制甚至武力干涉。历史是公正而无情的。美国的这一努力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史学界开展了对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的研究。①在论及这一时期纳粹德国远东及对华政策的特点时,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对华政策上“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和缺乏一贯性的状态”②,30年代中期在德国的远东政策中存在某种“混乱”。③笔者认为,纳粹德国内部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是造成这一时期德国对华政策“不稳定”和“混乱”的直接原因,而上述论著对这一分歧几乎没有论及或详细分析。本文尝试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从另一个视角认识纳粹德国的对华政策。一、魏玛政府的远东及对华政策德国的远东政策主要包括对华…  相似文献   

5.
中美双方之间既有分歧,也存在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我们应根据美国外交新特点及其对华政策的发展趋势,来确定我们对美政策的战略思路,从而积极发展中美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6.
1949年1月20日,艾奇逊出任美国国务卿,次日,蒋介石“引退”,美国对华政策作何选择一时更为引人瞩目。其时人民解放战争胜负已成定局,蒋政权全面崩溃和中共夺取全国胜利指日可待。上任伊始,艾奇逊必须回答这些问题:1.如何对待蒋政权,是继续支持它还是抛弃它,2.如何对待呼之欲出的新政权,是承认它还是公开敌视它?3.实行什么样的对台政策?是把它归还给新中国还是割裂它?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对华政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传教利益高于商业利益,这首先是其拉拢天主教会以巩固政权的对内政策在对华政策中的延续,其次是为了借远东保教权的得手,扩大天主教在华势力。法国的政策虽与英国侧重商业交往的对华政策大相径庭,但最终目的同样是为了对中国进行经济、政治侵略,仍不失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苏俄政府对两国的中东铁路政策及其转变,可以得出:一、苏联对华政策的总出发点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但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则更多地考虑本国的民族利益;二、在中东铁路问题谈判中,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苏联的国内形势、北京政府对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的态度,都影响着中东铁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新的角度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制定对华政策的依据、具体的对华政策与政策目标。文章指出对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现状的分析及其演变的预测是美国制定对华政策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美国制定了既有敌视性又具和解性的对华政策,此政策的目标是防止中苏接近;这种政策具有不稳定性、不明确性、欺骗性、敌视性、歧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前,中国的外交政策极为软弱,对列强屈辱妥协;日本推行强硬的侵略政策。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日本国内停止了对华政策的争论,政府与军部一致推行强硬的扩大侵略的方针。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给予中国抗战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又扶持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削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随着同盟国与轴心国力量对比的消长,中国国共两党抗日政策的变化,尤其考虑到美国的自身利益,美国的对华政策由中立转向结盟。执行“中立法”的前一阶段纵容侵略,后一阶段实行“以华制日”策略;与中国结为同盟后,其政策又由“援蒋”发展到尝试“联共”,但抗战胜利的最后阶段又施行“扶蒋反共”政策。本文着重就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多变性及其变化的原因作客观、科学的剖析,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美国对华外交的实质,对我们把握与正确处理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的中美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44年10月,美国政府应蒋介石之请将史迪威召回.这一事件是美国对华政策与国民党政府立场分歧的反映,又是随着国际形势变化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产物,对战后中国的政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美国政府便酝酿调整其对台政策,设计了种种方案,试图与国民党政权这艘“沉船”拉开距离,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但是,此时的杜鲁门政府奉行的是一套互为矛盾的对华政策,所有对台湾政策的考虑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与国民党重新结合在一起。及至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政策也最终明朗化。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产生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它使得中美两国更加敌对。  相似文献   

14.
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对中国政局影响深远,不仅牵涉国内派系之间博弈,亦关系到日本在华利益。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力促中国对德参战,对华政策面临新的调整和取向。内阁在对待复辟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最终从对华政策的长远利益考虑,放弃支持复辟,这也是张勋复辟迅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就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相似文献   

16.
苏俄建国初期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清除帝俄侵略政策,支持被压迫民族的革命。但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也不能超越一般国家关系的准则。特别是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发展,支援其他民族革命同俄罗斯民族利益相矛盾时,为了自己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他国主权。“推进世界革命与维护俄国利益”的矛盾始终存在于苏俄建国初期的对华政策之中。  相似文献   

17.
雅尔塔协定不仅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而且美苏妥协所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在其落实过程中又势必分别选择国、共一个支持对象,这一结局等于给战后中国的统一与和平设置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战后美国对华目标,决定了他通过蒋介石政府重新统一中国的政策选择,导致了他本质上执行了扶蒋压共和助蒋内战的政策,成为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重要原因;战后苏联对中国东北的控制,及其对华政策的灵活性、两面性,对中国内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心理基础。为了避免社会振荡,新政权在解放初期采取了“包下来”的政策,凡是没有明显反动行为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被新政权的文教、科技、新闻和政府部门所雇用,对于有影响的、年纪较大的知识分子则给以闲职“养起来”。同时安排知识分子参加土地改革等社会改造运动,在社会运动中接受教育。经历了抗战和内战双重打击的知识分子群体.不仅在经济上陷入贫困,而且对国民党政权的政治腐败极端厌恶,面对建国初期新政权的“清明政治”和自身经济状况的改善,大部分知识分子认同新政权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政策。对自己没有参加革命,却享受了革命果实,知识分子有一种“自责、愧疚、摘了桃子”的心态.他们希望积极配合新政权的知识分子改造政策,成为新政权信赖的建设性力量。少数知识分子对新政权虽然存有“同情了解”的期待,但是他们采取了“观望与沉默”的态度,并不无条件地拥护新政权的政策和主张。总体而言,参与、配合知识分子改造,力图融入新政权是知识分子群体在建国初期的基本心态。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并且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罗斯福政府对华政策的两个目标。而对蒋介石政权的扶持则成了罗斯福政府对华政策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