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提高国民素质为本。 从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国民精神的竞争,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到兴旺发达,乃至昌盛富强,归根结底是国民素质的提高,所以教育大计、应是育人为本。育人当然包括让受教育者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但育人的根本追求在于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在于振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既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在未来竞争中的地位与前途。目前在校的青少年能否担负起这个历史的重任,关键在于提高道德素质的教育。因此教育的真谛是教人做人,是焕发人去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做一个有利于民族发展的人。 教人做人必须重视德育,德育的功能具有多元性,而追其根底在于育德。长期以来,我们德育的偏误在于忽视育德,而过多地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从提高民族素质和国民精神来看,育德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国民意识,让学生知道人生的真正价值,并积极在行为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新一代充满着民族责任感,义务感,并立志报效国家时,这个民族才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从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是家庭氛围不和谐和家庭结构缺损;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学校因素主要是教育内容不平衡和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不良社会文化和不良社区氛围。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目的在于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3.
教育系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一个国家、民族或者一个文化系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来教化国民,解决一个国家、民族或者文化系统中的人的理想信仰、社会道德以及制度建构等根本性问题。当下中国青少年出国留学呈低龄化、持续外流的趋势,暴露了中国教育体系的短板,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在为教育经济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将引发国家教育安全问题,即学生和家长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质疑和不信任,进而危及国家的、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国家层面应采取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校个性化发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竞争力、控制出国留学年龄、调控留学目的国结构等措施,以改变这一状况。本文从文化危机理论角度着眼国家教育安全出发,分析目前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规模持续扩大,留学目的地国家过于集中、结构失衡,出国留学年龄结构多元化、优质生源流失,留学"赤字"严重、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巨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中国教育安全工作的对策建议: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调整留学目的地国家结构、实现"两个均衡",限制出国留学人员年龄、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促进教育服务贸易平衡,吸引国外学生来华留学。  相似文献   

4.
李嘉文 《江苏教育》2022,(93):29-33
书法作为汉字的艺术表达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社会的发展,书法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已经成为如何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青少年在初学书法时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颜真卿的楷书无论是其法度化、规范化的笔法、结构、章法,还是其所蕴含的儒家传统的教化意义,都具备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和彰显民族文化底蕴的德育价值。颜真卿书法雄浑壮美的形态表现和其大义凛然的人格魅力,对于青少年厚植民族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极具典范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是如何树立人的优秀品质、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能力 ,继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适合本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全面有效的素质教育 ,对提高少数民族的民族素质尤为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相结合的问题 ;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结构改革的问题。下面 ,笔者就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改革教育结构与民族经济发展 ,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手段以及如何解决在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难等问题加以粗略分析。一、如何融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一生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他的教育追求.以教育求民主共和,实现其社会理想,就是他一生的价值追求.而养成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民、养成其为国家主人翁之资格;培养适应民主生活的公民,为在共和国实现现代化奠基,则是陶行知献身大众教育的终极目的.欲达此目的.就必须以生活教育取代旧教育和洋教育.其思路就是通过教育的改造实现国民的改造,通过国民的改造实现生活的改造和社会的改造.生活教育理论之价值就在于引领教育改革:让教育回归生活并引领生活,让教育回归社会并引领社会;让教育为培植、增强人的生活力而不是消灭人的生活力服务;让教育为国家、民族的现代化奠基而不是为个人成为人上人奠基;让教育返回其本真而不再成为政治、经济等的工具或者为个人谋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国民是由在"国"与"民"关系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所塑造的社会政治身份,最早出现于欧洲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民族国家体制机制的构建而巩固和丰富,并随着民族国家体制在世界范围的广泛采纳而具有普遍性。中国近代形成现代国家议题后,国民概念被引入国内。辛亥革命开启现代国家构建以后,国民通过人口国民化而被塑造,逐渐成为取代臣民身份的新社会政治身份,并在现代国家构建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民身份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存在了相当时间后又逐渐凸显。以长时段历史观察的眼光对国民身份问题进行梳理,挖掘其蕴涵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服务,是今天学术研究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进步.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问题。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如何认识、感受和评价现代社会?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遇到了什么样的选择?“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如何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这些问题需要当代中国人对社会发展进行积极的人文反思。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弘扬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主体性品质与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品质与能力,实现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是现代德育的主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的生活水准日益提高,面对社会的转型,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西方敌对势力对我青少年实施西化、分化、弱化的政治图谋不会改变,其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必然充斥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念之中。因此,学校德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使青少年适应这个剧变的…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越来越需要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由于旅游商品不仅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一种重要经济来源,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民族文化载体。因此,本文着眼于从文化创意的视角探讨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问题,旨在探讨如何在旅游商品开发中融人民族文化创意元素,以增强原有商品的吸引力与附加值,从而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数学思维是数学教育的核心 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用科学自身的品质。陶冶人、启迪人、充实人、促使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使人得到数学方面的修养,更好地理解、领略现代社会的文明;它是“思维的体操”,能使人思维敏锐,表述清楚。一个人学习了数学。可以得到自身品质的提高:广大青少年学习了数学,就可以使整个民族的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救国论者更注重人的现代化问题,通过引进西学、废除科举制、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普及基础教育、宣扬民主,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以深刘改变国民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心理为民族复兴培植根基。如果说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振兴最终取决于高素质的现代国民,那么,教育救国论及其实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相似文献   

13.
以现代文化引领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为一个有高度文化自觉精神的施政方略,除了发挥其催化科技教育崛起,服务于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显性作用之外,还在凝神聚力过程中寓含着促进人的现代化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长远目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须由胜任的建设者完成,现代文化为发展塑造人格的目标归宿,从根本上说则是促使来自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社会阶层的所有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为各族人民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综合考虑新疆实际和目标预期,现代文化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着力点应是培育社会共识、树立世界眼光、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国民素质和弘扬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凝聚民族的根本,更是助力民族发展的核心,只有紧握自己民族的文化才能在愈发融合的世界环境中坚守自己国家、民族的一席之地。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渊源历史中凝结中的重要产物,如何剔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让具备现代传承意义、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就成为了当下社会发展中备受人们关注的焦点。下文将针对这一焦点问题展开剖析,分别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意义,思考其两者在社会发展中的关联性同时提出这一中国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传承之路。  相似文献   

15.
德育效果从根本上说,是德育力的问题。德育力在于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系把握实践的力量。在于思想道德实践关系的力量和德育者的教育力。德育力从实践活动的整体分析,可分为社会德育力和学校德育力。由于青少年时期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和学校德育的特殊地位,因而提高学校德育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德育力必须通过德育的专业化方能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6.
黄尧 《中国培训》2007,(2):27-28
一、管理人性化人本原理是现代管理最重要的理念,本质是指各项管理活动都应该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以人为本也应当是职业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使其自身得到发展,从而使之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从业能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综观整个文化教育机构,现代博物馆属于公益性机构,作为重要教育机构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任,同时担负着补充和延伸学校教育的职责,可谓学生的第二课堂。青少年是现代博物馆教育对象,在信息发达时代环境下,如何提高现代博物馆的吸引力,增强青少年对现代博物馆的了解,充分发挥现代博物馆社会职能,是现代博物馆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宁波图书馆为例,对加强与中小学教育的联动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张军 《甘肃教育》2013,(20):29-29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其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而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切实加强对青少年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旗帜,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中国精神和时代元素的真知灼见,凝聚着当代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的深刻洞察,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小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蒙婧  袁秀 《华章》2011,(23)
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历史、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意识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民族未来的青少年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了解现状却不尽人意.我们将通过调查,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着力论证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