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1世纪之前,毕摩在诺苏彝族社会的宗教信仰、历史、教育、人生、习惯法、婚姻、礼仪、艺术、医学、丧葬、占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诺苏彝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精神面貌、行为准则、审美观念等完全受毕摩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毕摩文化就是诺苏彝族的精神文化。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诺苏彝族的毕摩文化因受到"普九"、"三通"、"打工"、"农合"、"新教"、"新居"、"新娱"等的深刻影响而正遭受前所未有、面目全非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密枝节,是云南路南彝族撒尼人传统的宗教节日,是撒尼人祈祷四季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祭祀形式.文章从节日起源、节日仪式、仪式文化特点及其仪式意义等多个方面对云南路南彝族撒尼人密枝节节日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阐释,寓意了在社会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经历两个阶段.到元末明初时期部分诺苏家支取代土司成为新生贵族统治者“黑彝”.凉山家谱显示部分“黑彝”与部分“白彝”同宗同祖,从家谱来推算等级分化年代约在元末明初年间.同时,不是黑彝下降为白彝,而是部分“诺苏”家支上升为新生贵族.  相似文献   

4.
<正>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散发着浓厚的彝族文化生活气息。“诺苏”是彝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分支,在地域上主要分布在大小凉山。诺苏姑娘的服饰艳丽古朴,非常独特。她们上身穿右衽大襟衣,下身穿着摆动的百褶裙。上衣常用挑、绣、镶等多种手艺技法制成羊角形、漩涡纹等传统图案,而百褶裙也由多层鲜艳的色布拼接而成。裙的上半部分随身,  相似文献   

5.
1956年,诺苏彝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后,其社会制度一步跨千年地由半封建半奴隶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其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滞后和它们发展的、严格的过程性使彝语文无法吸收、消化浩如烟海、目不暇接的现代名词术语;更由于诺苏彝族"崇华媚汉"的心理,使大量其固有的词语不断被汉语蚕食,致使其语言文字正遭受不可思议的剧烈变迁。  相似文献   

6.
“庄稼其”乐舞是土族纳顿仪式中“面具舞”(傩戏)环节中的第一场,通过歌舞演的表演形式揭示青海民和三川地区土族仪式乐舞中“礼”“巫”文化的互融现象。以土族“庄稼其”乐舞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仪式乐舞中“礼”“巫”文化的“异源同流”并交织产生出“礼”“巫”文化的多层叙事,不仅可以探索乐舞中“象”与“意”的美学观照,而且揭示了青海区域多民族共融共生的和合文化思想。特别是“庄稼其”乐舞中表现的“序”与“和”,“同与合”的文化叙事,体现了长幼尊卑的秩序观和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是我国仪式教育根植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学校仪式教育的应然取向为:由“继承”走向“传承”,由“适应”走向“融合”,由“共性”走向“个性”,由“规约”走向“自觉”。其核心内容为:吉礼、宾礼、嘉礼,即祭祀仪式与诚敬文化、交往仪式与敬慎文化、成长仪式与生命文化。其实践路径是:以“礼”为目标追求,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以“仪”为内容载体,复原具身认知场域;以“合”为实践样态,整合资源协同共育;以“行”为评判标准,创设真实交往情境。  相似文献   

8.
"苏尼"是彝族社会自古就特有的文化活动群体之一,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独特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苏尼"有其存在的深刻文化根基:"病"的存在是产生"苏尼"的直接根源;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力量赋予某些命定人从事"尼"的职业,其主持的"尼"仪式是彝族人用来赶鬼治病的主要手段。在仪式过程中,苏尼用来赶鬼和治病的各种"神"力,实质上来源于自然力量和现实生活中已去世的亲人以及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人的灵魂力量;"尼"仪式实际上反映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等各种现实力量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9.
《孜孜尼乍》是凉山彝族广为人知的神话,同时也是一部研究者众多的著名彝经.从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借助人类学结构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孜孜尼乍》这一神话重新加以分析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所表现的是族群元叙事中的“衰落”母题,是一则“失乐园”神话.而透过其中包含的诸多禁忌文化因素,《孜孜尼乍》也表现出了其自身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0.
“出花园”习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成人礼,是潮汕地区富有本土特色的标志性文化之一。目前对潮汕“出花园”祭拜神灵及习俗的文献记载和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但比较零散。对这些形成于不同时期的相关文献进行钩稽梳理,发现这些记录和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该习俗祭拜神灵的缘起、仪式活动的描述和学术研究等三个方面。花公花嫲神灵的起源是文献辑录和学术研究中比较突出的主题,“出花园”神灵及仪式记录,自清以来,方志、地方文化史料等文集渐有辑录,1990年以后,这一民俗事象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主要集中在仪式调查、文化内涵、传承演变、神灵源流、现实意义的论述以及与相关民俗事象之间的比较等方面。这些成果可为“出花园”这一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学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几乎在每一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都存在一种特殊的仪式——成人礼。这些成人仪式尽管在形式上千差万别,但就其象征意义而言却基本上大同小异,即它标志着一个少年或少女在经过一个由成年人所主持的大典或仪式活动之后,开始正式获得成年人的身份和资格。当然,对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而言,在此所谓的成年人资格的意味还是有所不同。比如,埃塞俄比亚一些部落男孩的“越牛”仪式、秘鲁男孩的“跳崖”仪式以及我国部分瑶族男孩“上刀山”、“过火炼”和“跳云台”等仪式,所检阅的是男孩们欲成为大人而所必备的勇敢和坚毅品格;而我国古代汉族男子20…  相似文献   

12.
裹阳古文化媲美且优于古希腊“斯巴达”文明,襄樊古城传统风貌媲美世界文化遗产威尼斯、布达佩斯和德国莱茵河中游河谷;襄阳引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真正搞好裹樊二城“南城北市”规划,把群山汉水环抱的“襄阳”,包括城外和汉江东岸鹿门山至唐白河之间的田园风光古战场和名人隐居与活动地都作为“襄阳古城风貌保护区”严加保护,把“最”字号的“十大”旅游资源开发成为“历史遗产主题公园”,充分发挥襄阳地方文化学者的作用,裹阳能5年时间成为世界级文化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13.
“高禖”祭祀是一种祈孕子嗣的祭祀形式。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有祭祀“高”的神话传说。“高”祭祀在周代正式成为国家祭祀的一部分,祭祀的目的、仪式、膜拜对象等方面更为成熟。这种祭祀活动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传统的生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即“重生”“重男”思想。  相似文献   

14.
仪式本身并不重要,只有参与者的言语、行动、思想与情感与之交汇时,它才变得重要起来。实现学校仪式教育的主体性转向,揭示仪式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建构关系,才能在广阔的教育生活中探求其本真意义。首先,仪式目的的建构,要以“人观”理念为指向,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必备品格、崇高信仰的“完整的人”;其次,仪式过程的推进,要以“对话理性”为导向,实现全体受礼者与仪式文本的对话、参与者的在场性对话以及师生的互动性对话;最后,对仪式价值本意的追求,要以“生命体验”为旨归,促进儿童“主体自觉”“生命自觉”以及“文化自觉”的培养与生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开笔礼”成为小学教育场域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仪式。作为“文本”,“开笔礼”意味着开启“新人”的文化礼遇,它将历史时空中的蒙养传统置于当下儿童的教育情境,弘扬和延续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儿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人类学的深描和阐释,研究发现符号表征、话语设计与操演程式串联起“开笔礼”的文本实践。“开笔礼”仪式穿越古今之变,基于“致知”“持敬”“养正”的文化传统,又在过程操演、体化实践和功能发挥等层面发生变革,为匡正儿童行为、模塑儿童人格、提升儿童价值认同上好了“第一堂课”。“开笔礼”仪式中蒙养传统的守正创新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一种可行而又充满活力的古典与现代相互交融的文化气象,这对创新新时代文化育人体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的田野调查,认为祭天仪式通过继承东巴教传统,保持了仪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有神圣和世俗的特点,带给参与者对传统意识和民族原生情感的共鸣,是一个集体的和社会的行动过程。通过对民俗活动的新构,产生了新传统和更新的传统,丰富了仪式文化。现代纳西族祭天仪式是世俗性裹夹下的神圣仪式,其现代性变迁是纳西族对传统的继承与重构,正是因为传统的更新与现代的拓展使纳西族祭天仪式能够获得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保罗·拉比诺的《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从人类学家本身及其调查对象出发探讨田野作业中的“他者”。当地人一旦成为“资讯人”,其文化立场与本土文化便产生了对立,出现他性特征;人类学家由于其本身的异域文化属性使其具有天然的他性特征;资讯的他性导致田野调查也必然存在他性特征。人类学家对相同文化的多重阐释证明了拉比诺“文化即阐释”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毒药猫”现象在中国岷江上游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潜在的恐慌,当地社会的“释比”、“喇嘛”、“道士”和一般个人对“毒药猫”造成的疾病和危险采取了禳除仪式,象征性地治疗“毒药猫”之恶。文章主要分析了羌族“释比”禳除“毒药猫”的仪式,并分析此仪式和相关的叙事背后的社会本相。  相似文献   

19.
“於菟”是存在于热贡地区的祭祀二郎山神的仪式,每年农历十一月举行。借用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183;特纳的“阈限”理论,对“於菟”仪式进行解读。文中所列举的仪式细节来自笔者于2013年1月在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的调研资料。通过用“前阈限-阈限-后阈限”的三段论格式分析“於菟”仪式中的“交融”状态,探讨“於菟”仪式如何影响社区结构,重点考察“交融”状态下仪式参与者和参观者之间的互动。与传统单一信仰的仪式环境不同,现代民俗仪式中游客的介入不容忽视,仪式的神圣性受到旁观者的挑战。“阈限”理论在被用于讨论青藏高原民俗仪式时,须进行本土化的思考才能更好地在多元文化视角下分析仪式。  相似文献   

20.
《成长》2007,(7):85-85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2007年5月刊发表研究报告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朱利奥·托诺尼教授带领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够帮助失眠症患者进入深度睡眠。报告说,人脑有一部分神经专门控制一种名为“慢波活动”的深度睡眠模式。研究者在实验中用不会造成伤害的磁脉冲刺激这一神经,促使人脑产生“慢波”,从而帮助人们进入深度睡眠。[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