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前八十回为何不避曹雪芹家族之讳?乾隆二十二年秋曹雪芹开始著书。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的客观作用--肯定曹雪芹原创了《红楼梦》,否定曹雪芹是《石头记》的作者。脂砚圈子读到的是《石头记》系统的本子,永忠圈子读到的是《红楼梦》系统的本子,“两个圈子”绝缘,这是红学史上令人困惑的不解之谜。应该重新探讨曹雪芹的著作权。曹雪芹仅原创了明义所见的《红楼梦》,脂砚斋组织了《石头记》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通理也精画道。在《红楼梦》中,他以多情的彩笔为读描绘了一个色彩纷呈的世界,他的色彩和色调的运用,在较高的美学层面上给后人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红楼梦》一书共写了32个梦,曹雪芹在前80回里写了20个,高鹗在后40回写了12个。最长的是第5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写了整整一回书,用了8300多字。最短的是第13回里写贾宝玉梦中听见秦可卿死了和第89回里写林黛玉梦中听见有人唤薛宝钗“宝二奶奶”,这两处都只有一两句话,仅仅用了十二三个字。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大旨谈情”,但是不同的人却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红楼梦》中对于“情”的描写和表现?在这种描写和表现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心态,本文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曹雪芹在经历过人生和时世的犬转变之后,有的是对人情的悲悯,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追认和坚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张放先生的曹雪芹“不大可能写出《红楼梦》来”、墨香“假曹雪芹之名”作《红楼梦》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批评,认为这种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7.
8.
曹雪芹经历了人生的跌宕沉浮,饱尝了世事的辛酸甘苦。他以其一生心血创作的辉耀千古的奇书《红楼梦》不仅把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顶峰,同时也代表了我国古典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众多文献材料记载了《红楼梦》的著作权的归属,有力地证明了《红楼梦》的作者只能是曹雪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红楼梦>后40回作者不应漏"程伟元"之名说起,论证后四十回决非原稿及其优劣、得失与价值,并指出曹雪芹因诸多限制,绝写不出后四十回和对后四十回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生而衔来的一枚宝物,贯穿《红楼梦》的始终。它不只是一枚护身符,还是封建宗教、政治与道德的物化形态,也是贵族婚姻制度的代言,更是贵族自我危机中身份重建的寄托。看似没有生命的"通灵宝玉",却在贾宝玉的成长过程中,与其独特个性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立,表面体现的是以贾母、贾政为代表的封建家长与以贾宝玉为代表的贵族新青年之间的对立;实际体现的是没落封建贵族内部两种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对立;实质体现的则是没落封建礼教与新兴文化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曹雪芹堪称是我国的一代语言艺术大师。其简洁又内涵丰富的语言,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也展现出了一个小说家非凡的才能。本文从自然美、通俗美,以及哲理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红楼梦》语言的"三美"。  相似文献   

13.
词缀是汉语由单音词向双音词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红楼梦》是一部充斥着浓浓的口语味道的文学名著,其中很多语言现象都流露出现代汉语口语的痕迹,词缀就是其中的一种。“家”作为词缀古代已有,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红楼梦》的时代有些用法消亡,有些用法依然存在,当然也产生了新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死"义的委婉表达在《红楼梦》中广泛运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宗教信仰及神话、等级差别对"死"义委婉语有明显的影响;"死"义委婉语的常见译法有直译后另加注释、译成英语委婉语及直接省译等,但在翻译过程当中都可能遭遇到一些想要传达而无法传达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一经问世便遭禁忌,甚至被视为“诲淫”之作。尽管该作品以其丰富的内涵及辉煌的艺术成就跳出了禁书的行列,但其“诲淫”之恶名并未得到辨明。我们从本出发,意在阐明《红楼梦》不仅不是一部“诲淫”之作,而且是一部“诫淫”之作。  相似文献   

16.
17.
解读“因空见色”“自色悟空”应摆脱“色”“空”观念的束缚,不为字面意思所惑,才能理解其真义。“自色悟空”表现了空空道人的理性思考。经此一“悟”,他才如酣梦惊觉,认识和信仰翻然生变,原来厚地高天,自古及今,人间之“至情”无时不在,佛家所谓“色”“空”,实为自家心造的幻影。由此解悟,空空道人才易道为僧,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作匠心独运,于开卷处巧妙地映现了宝玉的精神面影,暗示了《红楼梦》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18.
本从《红楼梦》后40回作不应漏“程伟元”之名说起,论证后四十回决非原稿及其优劣,得失与价值,并指出曹雪芹因诸多限制,绝写不出后四十回和对后四十回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骂"的艺术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人物的“骂”的描写,特点突出,内蕴深刻,形式多样,方法殊异。作者往往通过生动多彩的人物的“骂”来体现人物的个性,表现人物的关系,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作者的题旨,取得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效应。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喜爱《聊斋志异》要从《红楼梦学刊》说起。 香港回归不久,《红楼梦学刊》编辑部来了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要求购买创刊以来全部的《红楼梦学刊》。学刊编辑部主任孙玉明教授接待了老人。他解释:现在仅有部分过去的学刊,要想补齐,已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