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我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问道:"‘相’和‘将’分别指谁?"学生顺利作答:"‘蔺相如’和‘廉颇’".我刚想顺势板书,可脑瓜像卡了壳似的,"蔺相如"的"蔺"字,想不起来怎么写了.  相似文献   

2.
一次,我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问道:“‘相’和‘将’分别指谁?”学生顺利作答:“‘蔺相如’和‘廉颇”’。我刚想顺势板书,可脑瓜像卡了壳似的,“蔺相如”的“蔺”字,想不起来怎么写了。心想:“瞎写吧,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招来学生的嘲笑。翻书吧,又怕耽误时间,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板书,看老师写的‘蔺’字正确吗?”我刚一写完,教室里就沸腾了。“老师,写错了!”“那谁来教教老师?”“上边是个‘艹’,下边是‘门’。‘门’里面是个‘住’多一横。”同学们争着发言,一笔一画教得甚是认真,好像生怕教不会我这个老师似的。我认真地写着,很快,一个大大的、工工整整的“蔺”字就诞生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连声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可以当我的老师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微笑。我看大家意犹未尽。又使出一招:“‘廉颇’这两个字更不好写。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教教大家呀?”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急匆匆地打开课本找“廉颇”去了。很快,一只只小手就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堂复习课.复习文言句式。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相如止臣’里的‘止’字不是使动用法。”“为什么?”教者问。“使动用法的词语一般泽为‘使……怎么样’,而‘相如止臣’可以翻译为‘蔺相如阻止了我’,不宜译为‘蔺相如使我停下来’。”教者问同学们意见如何,大家七嘴八舌,但说不到关键处。老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话:  相似文献   

4.
丁曰宏 《学语文》2014,(5):62-63
一、“吾”与“我” 看《廉颇蔺相如列传》,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两处同时使用“吾”“我”的情况:一处是“王日:‘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另一处是“廉颇日:‘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堂复习课,复习文言句式,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相如止臣’里的‘止’字不是使动用法。”“为什么?”“使动用法的词语一般译为‘使……怎么样’,而‘相如止臣’可以翻译为‘蔺相如阻止了我’;不宜译为‘蔺相如使我停下来。’”同学们七嘴八舌。我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话:“我们战胜了对手。”“我们战败了对手。”“在第一句话里,谁是胜利者?”“我们———”斩钉截铁的回答。“在第二句话里,谁是胜利者?”“我们———”仍然是斩钉截铁的回答。“这么说来,战胜即战败,战败亦战胜了?这是为什么?”教室里一时陷入沉寂。“能不能从…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将相和》和中学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都有“蔺相如”这个人物、但是许多人把“相”字误读为四声 xiàng(向),其实应该读成一声 xiāng(香)。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说:“‘相’作虚词,都读第一声阴平。若读第四声去声,则是实词,或为名词,‘宰相’、‘相国’之义:或为动词,如‘吉人天相’、‘相礼’,辅佐之义,‘相’字下若是外动词(即及物动词——笔者),又没有宾语。‘相’字便兼起代词作用,可以代本人,可以代对方,可以代第三方”(《古汉语虚词》)。  相似文献   

7.
一天下午,家长接孩子回家时,一位小伙子走进我们教室,大声说:“倪伟呢?走。”倪伟拿起书包慢慢走到我跟前,我说:“倪伟,老师说过,老师不认识的人让不让接走小朋友?”倪伟说:“不让。”“你和老师说说他是谁?”“是叔叔。”“爸爸、妈妈为什么不来接你呢?”说到这儿,我发现倪伟眼里含着泪,伤心地对我说:“老师,我不要‘离婚’!”这话让我吃一惊。“什么!怎么啦?”“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跟爸爸,这是爸爸厂里的叔叔。老师,我不要‘离婚’,‘离婚’就  相似文献   

8.
“一个被打入第十八层地狱的人整天大喊大叫着。有一天,他隐约听见地底下传来一个声音:‘别瞎嚷嚷了,你不烦我还烦呢!’他一惊,人常说只有十八层地狱,下面竟然还有人。那里又传来声音:‘我是教你“之乎者也”的老师呀,被打到了十九层地狱。’”  相似文献   

9.
高语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注:“间道,小路。这里用作‘至’的状语,‘从小路’的意思。”也有书上对“间”的解释为“便道”、“抄近路”。  相似文献   

10.
沈奥 《今日中学生》2013,(17):47-48
她是我小学时的语文老师. 初相识,我们叫她"张老师",一段时间后我们叫她"张董",因为她讲课时上天入地,谈古论今,像无所不懂.她知道后,笑眯眯地说:"别叫我张‘董’,叫我张‘总’——我的目标是:凡不好好学习的,手打肿,腿打肿,屁股也打肿."她的口号:没有惩戒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一年来,上了几节“下水课”。原以为轻车熟路,问题不大。不料想,学生却提出了不少难题,使我当堂出了“洋相”。如教唐朝诗人王之焕《登鹳雀楼》一诗时,学生提出:“书上画的鹳雀楼只有两层,那怎么能说‘更上一层楼’呢?”教《梅雨潭》一课时,学生们说:“课本上说仙岩有三个瀑布,这一个叫梅雨瀑,那两个叫什么呢?”教《将相和》“完璧归赵”一节时,学生对“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一句竟提出了两条意见:1.书上插图明明是蔺相如双手紧握着“和氏璧”,为什么书上却说是捧着呢?2.书上所画蔺相如根本就没挨柱子,书上说“靠着柱子”  相似文献   

12.
讲《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说:“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一句中的“亲戚”,其义如同“父母”。有人跟我指出:“你讲错了,‘亲戚’并非  相似文献   

13.
“牛”老师     
一走进教室,那群小家伙便围到我身边来。“刘老师,张丽南骂你是一头牛的牛老师。”“李明也说你是牛老师。”……顿时,我心中腾起一股怒火,“这两个讨厌鬼,太没教养了!”“张丽南、李明,你们俩站起来!”我大声叫道。这两个学生低着头,慢腾腾地站了起来,都不敢看我一眼。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们都一动不动地盯着我。看着这一切,我倒不忍心了,于是静下心,平静地问道:“张丽南,你为什么叫我‘牛老师’呀?”“我……我确实不知道你是‘牛’还是‘刘’……”眼里已噙满了泪水。“李明,张丽南是刚转到我们班上的,她不知道情有可原,而你,老师教了你三…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下午我刚上完课,有个学生便趴在我耳边,悄悄地对我说:“老师,告诉您一个秘密,有些同学在背后叫您‘魔鬼老师’呢!“听完后我大吃一惊:什么?当了十多年老师,还是第一次听到学生这样“亲切“地称呼我。  相似文献   

15.
考验老师     
一天上完课,我正欲走出教室,一女生拦住我:“老师,‘卤莽’的‘卤’字这么写对不对?”我看了看纸上的字一时语塞。读了4年中文系,只知有“鲁莽”一词,还未留意过是否有‘卤莽’一词。我极力地回忆,却拿不准“卤”是否正确。其实我当时只要翻一下学生放在书桌上的字典就可以解决。但我放不下脸来,我的课一直颇受学生欢迎。过了一会,我严肃地对她说:“你不晓  相似文献   

16.
语文九册《大仓老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老师问:‘你们知道的单词中,哪些是用来称呼自己的呢?’……大仓老师指名叫同学回答。‘自己’、‘我’、‘鄙人’、‘余’、‘吾辈’、‘咱’,老师把这一个个词写到黑板上。”大仓老师先后板书了“自己”等七个词,显然是想通过教学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用来称呼自己”的单词。然而,按照现代汉语的使用概念,大仓老师所板书的那些词并非都能用来称呼自己。“鄙人”是旧时用于自称的谦词;“咱”和“俺”都是方言中的自称词,它们与“余”一样,都  相似文献   

17.
“一个被打入第十八层地狱的人整天大喊大叫着。有一天,他隐约听见地底下传来一个声音:‘别瞎嚷嚷了,你不烦我还烦呢!’他一惊:人常说只有十八层地狱,下面竟然还有人。那里又传来声音:‘我是教你“之乎者也”的老师呀,被打到了十九层地狱。”’正在读连环画的小明看到这里,高兴起来:老师可以打入第十九层地狱,那好。我一定要把刘老师告到阎王那里,让他也下第十九层地狱。  相似文献   

18.
章老师有一张和蔼的笑睑,身材修长.在成长的道路上,章老师一步步引领我们前行,她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爱和关怀,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章老师第一天到我们班,向我们作了一段幽默而又简洁明了的自我介绍.她说:“我姓‘章’,不是‘弓长张’,而是‘立早章’”.  相似文献   

19.
因工作需要,我调到另一处幼儿园。刚上班的时候,小朋友问我:“阿姨,你叫什么名字?”我对他们说:“我叫赵伟。”谁知,全班的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小——燕——子!‘还珠格格’驾到!”我一时被他们这种突如其来的奇妙的称呼惊呆了。紧接着,他们便做了一个“格格吉祥”的动作。此时的我又被他们这种非同一般的举止逗笑了。于是我便顺口说道:“小朋友平身。”这时.小朋友们一齐拥了上来,叽叽喳喳地说:“你是  相似文献   

20.
李强 《生活教育》2008,(10):20-21
最初喊我"爸爸老师"的是儿子梦麟。他也是我们的班集体中的一员。在学校,同学们喊老师.他也跟着喊老师:放学回到家喊爸爸.他觉得自己好像有些转换不过来似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儿子写完作文.跑到我跟前让我给他看看.边递作文本边说:"老师——不.爸,帮我修改一下作文行吗?"我接过作文本。儿子接着说:"在学校喊老师,在家喊老爸.变来变去的,真是麻烦.以后干脆喊‘爸爸老师’得了!"我开玩笑地说你随便啦!称呼老师也行,喊爸爸也中。没想到他在周一的课堂上提问时.当着全班同学喊起了‘爸爸老师’,惹得同学们笑个不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