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西部地区包括白城、扶余、洮南、前郭、大安、镇赉、通榆、乾安、长岭9个县市,土地总面积6661.2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79%。其中盐碱土地4872万亩,占全省盐碱土地总面积的83.31%,占该地区总面积的73.14%。区内咸淡水分布面积3879万亩,埋藏深度较浅,贮量大,资源较丰富。该区是吉林省重要的渔业基地,每年鱼产量均占全省的40%以上,但  相似文献   

2.
李万 《资源科学》1993,15(2):14-18
本区位于湘江下游,北靠洞庭湖平原及幕阜山地,东有湘赣边境山丘,西南邻衡阳盆地和雪峰山地。它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省辖市,共3市9县14区,总面积2.81万km~2,占全省的13.3%;1990年末总人口1164.78万,占全省的19.1%。国民生产总值1 874 955万元,人均  相似文献   

3.
廖万有 《资源科学》1993,15(2):36-40
安徽省地处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区,种茶历史悠久,目前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3位。全省有55个县、市产茶,1988年茶园面积为11.72万ha,占同期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1.1%,茶叶产量5.515万t,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0.1%。据普查全省宜茶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4.
唐兴夏 《资源科学》1985,7(3):43-51
闽西北山区系指福建省武夷山脉北段与鹫峰山脉、戴云山脉之间的广大地区,包括建阳、三明两地(市)所管辖的21个县(市)。土地总面积49260平方公里,占全省41%;1983年总人口476万人,占全省18%。每人平均拥有土地15.5亩,比全省人均7.3亩高1倍多,也高于全国人均14.2亩的水平。本区土地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但土地资源利用还存在不少问题,自然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为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探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苏璧耀 《资源科学》1992,14(4):62-67
江苏省位于长江及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全省土地面积为10.26万km~2,其中陆上水域面积为2183.4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4.19%,大大超过全国水域面积占土地面积2.8%的数值,这些水域为发展淡水渔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6.
胡际权 《资源科学》1989,11(5):8-12
贵州是我国典型山区省份之一,虽有云贵高原之称,但实际上属于切割深度不一,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地。据量算,绝对高度>500m、相对高度>200m的各类山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7%,其中高于1200m的中高山地占全省面积30%,低于1200m的低山山地占57%;绝对高度<500m、相对高度<200m的各类丘陵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0%;坝地(较宽阔的河谷盆地)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其中<1000亩的坝地占57.5%,1000—10000亩的占34.0%,>10000亩的仅占8.5%。同时贵州也是我国著名的岩溶地区,碳酸盐岩层覆盖全省面积73%。  相似文献   

7.
徐志康 《资源科学》1986,8(1):32-38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行政上包括九县一市。总土地面积21348km~2(折合3202.2万亩),约占湖南省总土地面积的10%,耕地301.7万亩,约占省总耕地面积的5.92%,垦殖指数为9.4%。全州人口277.7万,占全省人口的5.1%,农业人口254.2万。有24个少数民族,共171.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1.75%,其中土家族和苗族合  相似文献   

8.
葛秉钧 《资源科学》1982,4(2):49-54
一、概况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包括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农业区;黑河流域的张掖、酒泉农业区和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农业区的15个县(市)。总人口293万多,土地总面积14.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2%,现有耕地912.8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7%,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3.39亩。其中灌溉地721.99万亩,占全省灌溉面积的56.4%。是我省主要农业区,也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忠法 《资源科学》1989,11(2):15-19
云南热区系指境内具有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地区。其行政范围包括16个地州(市)、76个县(市)的部分地区,总土地面积为1.1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8%。其中,北热带占10.5%,南亚热带占89.5%。 云南热区具有山地、丘陵、盆地、夷平面、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10.
过宝兴 《资源科学》1984,6(4):19-25
皖南地区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部分,包括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地,宣城、郎溪、广德丘陵岗地和长江沿岸平原等。行政上分属芜湖、马鞍山、铜陵、屯溪、宣城、贵池等25个县市,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为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6%。自然环境复杂,资源丰富多样,历来是安徽省粮、棉、木、竹、茶的重要产区,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6%。皖南也是全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文物古迹颇多。因此,充分认识与研究皖南地区的土地特征与地区差异,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土地利用、国土整治与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十八个县的总土地面积为1亿零436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5.3%,而总人口却高达55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8.8%;平均每平方公里80人,超过全省平均每平方公里43人的近一倍。多年来这个地区粮食一直不够吃,而人口却在成倍增长,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正在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会宁县也是这样,解放初只有17.8万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述的金衢盆地区,包括以金衢盆地为主体的金华、衢州两市所辖15个县(市、区),土地面积约1.9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32万,分别占全省总面积与总人口的19.3%和15.5%。金衢盆地位于浙江的中西部,是我国南方典型的“红盆”之一。是浙江最大的盆地和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素有“浙江聚宝盆”之称;它也是上海经济区南翼沿海开放  相似文献   

13.
对于西北荒漠地区的潜力探讨,有的人比较悲观;有的人则比较乐观,认为“我们未来的希望在西北”。本文想就这个地区的挖潜与利用问题,谈点浅陋之见。(一)我国荒漠地区的总面积有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9.8%。其中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的面积有130.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西北荒漠地区面积很大,却是我国各种生态系统中人口最稀少,利用程度最低的生态系统。由于西北荒漠地区的特点之一是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14.
李强 《资源科学》1992,14(5):56-6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当前,我国人口激增,人均耕地锐减,在现有农业资源条件下,如何加快农业特別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益阳地区素称鱼米之乡,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但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逐年减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全区土地总面积1.23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8%,其中耕地面积由解放初的450万亩,减少到现在的380万亩,人  相似文献   

15.
李杰新 《资源科学》1989,11(4):66-71
桂东南地区由直接注入北部湾海洋的水系和西江中下游水系组成。行政上包括南宁、玉林、钦州、梧州4个地区和南宁、梧州、北海三个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防城港。土地面积10.74万km~2,占广西总土地面积的45.41%,人口2360.5万,占广西总人口的59.76%,是广西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现有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地方,也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岸,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融为一体,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秦巴山区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涛清 《资源科学》1987,9(4):96-100
一、秦巴山区的自然概况 陕西省境内的秦岭、大巴山地区,习称陕南山区。地理座标北纬31°42′—34°37′,东经105°29′—110°15′,东西绵延450km,南北宽约300km,总面积约9万km~2。森林面积273.9万ha,约占全省森林面积的60%,森林覆盖率为37.8%。人口约1000万,占全省人口1/3。 秦岭南麓和巴山地区因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年降水量800—1000mm,气候温  相似文献   

17.
一、洞庭湖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1.湿地自然概况与主要生物资源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下荆江南岸,包括湘鄂两省的23个县(市),总面积402万ha,其中湘境部分为349万ha,占87.1%。本区降水量1200—1400mm,气候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80%。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三口的水流入洞庭湖,经调蓄后由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该区  相似文献   

18.
苏璧耀 《资源科学》1987,9(3):35-42
江苏省地处长江、淮河、沂河和沭河下游,东濒黄海,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全省土地面积为10.26万km~2(15390万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7%,是我国土地资源面积较小的省区,但却是我国工农业较发达的省区,近两年来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第一位,农业总产值仅次于山东省,居全国第二位。这种情况除了因为它有着较高的经济和文化技术水平外,也跟其土地肥沃,土地生产力较高有关。那么,江苏省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呢?今后在利用上还有无潜力可挖呢?下面将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楼兴甫 《资源科学》1991,13(1):34-40
赣江是长江的第四大支流,也是江西省境内的最大河流,自南而北流贯全省,全长751km,发源于赣闽交界武夷山的黄竹岭,流经赣州、吉安、宜春、新余市、萍乡市、南昌市六大地区(市)的46个县(市),赣江主要支流有修水、锦江、袁水、上犹江等。其流域面积9.05万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56.56%。江西大部分主要城市和全省55%的农业人口集中在这里。 赣江流域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丘陵广布,并有众多盆地镶嵌其间,北部鄱阳湖平原坦荡,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亚热带气候特色;丘陵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7.9%,森林资源是本流域的一大优势资源;属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向有“江南林区”的美誉。著名的三南、安寻、上犹江、遂川、禾水、石花尖等六大林区均分布在本流  相似文献   

20.
鲁西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包括聊城、德州、惠民三个地区,共33个县、市。土地总面积37835平方公里,占山东省土地总面积的24.7%。这里平原辽阔,土地资源较丰富,是山东省重要粮棉产区。但由于旱涝碱危害严重,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是全省和全国的低产区之一。为了研究黄淮海平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问题,1979年对该地区进行了调查,初步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