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典名著《红楼梦》金陵判词中就运用了不少典故,这些典故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学及社会知识,意义隐讳又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如何通过翻译传达其内在的隐含意义,同时又尽量保留原文的风格和文化韵味一直是典故英译中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介绍目的论及其主要观点,指出目的论对《红楼梦》金陵判词中的典故英译具有很强的阐释力,可以引导读者来分析和理解《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译者是如何跨越金陵判词中典故英译时存在的障碍的。  相似文献   

2.
周维 《培训与研究》2010,27(3):132-134
古典名著《红楼梦》金陵判词中就运用了不少典故,这些典故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学及社会知识,意义隐讳又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如何通过翻译传达其内在的隐含意义,同时又尽量保留原文的风格和文化韵味一直是典故英译中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介绍目的论及其主要观点,指出目的论对《红楼梦》金陵判词中的典故英译具有很强的阐释力,可以引导读者来分析和理解《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译者是如何跨越金陵判词中典故英译时存在的障碍的。  相似文献   

3.
唐诗中典故的运用往往使得作品文采飞扬,典故往往"言在典中,意在典外",如何有效地向目的语读者传达源语中典故的隐含意和文化内涵而又能保持源语的味道是典故英译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最佳关联性的角度去解释唐诗典故的英译,提出了四种翻译唐诗典故的翻译策略,关联理论为典故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历史典故场景类景点名称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著名景区新增的历史典故场景,其名称翻译属于应用翻译,应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确定翻译策略。鉴于所涉及的文化意象对异域受众具有不可接受性但又不能简单略去,又因空间限制必须简短且不允许加注,故可以参考关联理论以及格式塔心理学相关原则等,译名只译典故内涵,而将现场导游纳入视野,由其现场解说担当“阐释”或“注解”作用,构成译名的无形部分,笔译与口译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翻译沟通活动全过程。由此可见,应用翻译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可能参与翻译活动过程之中的所有各方及其角色功能。  相似文献   

5.
肖婷 《双语学习》2007,(11M):195-195,197
本文根据认知语用学家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和认知语用学有关研究成果,探讨了关联理论对翻译产生的巨大解释力。文学作品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也深受其影响,但同时文学作品富含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又使关联翻译观遇到了挑战,从而使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翻译的关系呈现出既解释又受限的复杂特点。  相似文献   

6.
典故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髓。各民族文化又各具特色,因此在典故翻译中势必会遇到文化移植障碍。在翻译时,应该注意典故的来源及其在目的语中的对应情况,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恰如其分的翻译。本文着重从英语典故汉译的角度,通过具体实例来探讨这种文化差异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用典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艺术手法,宋词中存在着大量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它们是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典故是转喻的来源之一,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来研究宋词中典故的转喻含义并对其转喻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尝试挖掘在典故英译背后英汉文化之间转喻思维的差异,并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来传达宋词中典故的真正内涵。由于英汉文化思维的差异以及典故的文化专属,转喻在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翻译策略不尽相同,再加上译者主体性因素,转喻思维影响翻译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典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简洁的形式,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很难在译出典故内容的同时再现其形式。以当代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的重写理论为框架,从意识形态和诗学的角度比较《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对原文典故的翻译,可以看到,在文化信息的重压之下,出于意识形态、诗学和译文读者的考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典故作了一定的调整和重写。  相似文献   

9.
论许译《唐诗三百首》典故的翻译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中的典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是语际转换过程中的主要难度所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对于典故的处理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许渊冲教授翻译的《唐诗三百首》在翻译界得到普遍的好评,其中对典故的处理技巧有其独到之功。对许译唐诗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做出分析归类,以期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典故的翻译提供可鉴之资,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含人名典故文化信息丰富,英译时在理论及实践上有过度归化或过度异化的文化霸权主义倾向。本文以交往理性为理论指导,以含人名典故为研究对象,提出含人名典故英译应强调文化保真,以异化的翻译策略为主,以音译、直译的翻译方法为主,对促进中华文化和英语文化平等的交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教学中,既要传授语言知识,又要介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下面介绍不同类型文化的翻译方法。一、历史文化的翻译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为历史典故,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要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其涵义。直译加注法“。东施效颦”这一汉成语典故,若直接译为Tung Shihimitates Hsi Shih,对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就不知所云。为…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一部原文作品总是浸润在该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同时又与世界上别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文性可以分成语言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文化互文性又可以分为文化的内部互文性和跨文化互文性.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互文关系.互文性不但在译者理解原文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在表达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从互文性角度对《红楼梦》两个译本中典故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互文性理论在理解和表达典故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典故翻译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影视作品的跨国界传播有赖于字幕翻译,影视语言又具有其特殊性,这就给字幕翻译提出了特殊要求,有必要就此展开专门研究。关联理论认为,判断交际行为成功与否取决于听话者是否通过付出最小努力获得最大语境效果,这正是字幕翻译所应追求的。故笔者以关联理论为指导,从"双关语翻译"、"情绪表达翻译"、"文化词语翻译"三个维度,探索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字幕翻译策略,以期有助于日后的字幕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典故往往是诗歌的精华,中国古诗中酒典故作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蕴含深远,是诗歌中的灿烂瑰宝。诗歌翻译中对酒典故的处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探讨中国古诗中酒典故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分析如何最好地向目的语读者展现中国古诗中酒典故,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典故性成语的翻译与其所在语言的文化内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译语和原语的差异出发,指出文化起源在典故性成语翻译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对典故性成语的来源和翻译予以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16.
英汉谚语是学习研究英汉语言与文化不可缺少的钥匙,但是英汉谚语的翻译却并非易事。关联翻译理论为动态灵活翻译英汉谚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为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者必须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谚语的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尤其是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历史典故。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历史文化问题并就相关的典故和习语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诗歌典故的翻译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李白诗歌用典较多又富于变化。早期译者对于李白诗歌用典的翻译倾向于转换与省略。在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重视的今天,李白诗歌中的用典应该重新翻译。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家们认为,话语是否具有关联性可由他通过推理所获得的语境效果的大小来判断。关联与推理努力,语境效果有关。语境效果好,推理付出的努力就小,关联性就强。关联理论基础上的关联翻译理论从语境的关联效果来探讨翻译,是指导翻译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入手,提出三种文化信息翻译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运用关联理论解释《双城记》书中的文化缺省问题,以此来证明关联理论对于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具有解释力。本论文以孙法理的译本和张玲、张扬的译本为例,采取对比分析法,对两译本分别采取的文化补偿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丰富了关联理论应用范围,同时对于文化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