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早期一部很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从题目上看是谈论艺术的,但尼采实际上借助对艺术的思考进行对悲剧的哲学解释,或者借助于艺术解释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旁注。历来的西方学者在解读《悲剧的诞生》时也仅仅从哲学单一维度进行解读。因而,尼采的悲剧观与尼采的哲学观往往混同在一起而无法对尼采的悲剧观作真正的解读。针对以往西方学者解读尼采时存在的不足,本文试图运用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在确立悲剧作为艺术主体地位的同时,综合运用哲学、美学、伦理、宗教、神话等他性视角对尼采的悲剧观进行多视角、多维度的解读。在运用“他者”视角进行解读的同时,又通过“他者”视角对尼采的悲剧观进行“非我”的特征现照,以进一步通过“他者”的确证来界定悲剧的自身特征,从而达到多视角、多维度对悲剧的自我确证的目的。总而言之,尼采的悲剧观是一种崭新的悲剧哲学,这种哲学全力弘扬生命本体特征,具有多元文化整合力。  相似文献   

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尼采笔下酒神颂歌式的作家,她将音乐和诗的元素融入小说创作中,体现了尼采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完美结合。悲剧在伍尔夫的小说中诞生了。  相似文献   

3.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对希腊哲学精神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明亮清澈的精神表现为阿波罗日神精神,黑暗的、恶魔的、泰坦式的、野蛮式的世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荷马、希腊哲学是希腊思想运行的两极。尼采强调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是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从人的伦理视野来规范悲剧的基本内涵,这对西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尼采在反对西方传统道德观念的同时.把悲剧理解为出自生命形而上学的生存游戏。在尼采看来,亚里士多德把悲剧这种伟大艺术定位为一种审美的摹仿活动,导致了西方悲剧精神的没落。尼采认为,真正的悲剧艺术不是人在理性精神的支配下所进行的审美摹仿活动,而是在生存痛苦的深刻体验中出自生命整体的万物欢唱。  相似文献   

5.
尼采将音乐视为艺术的最高形式,视为一切艺术的母胎。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完整地勾勒了音乐形态和音乐精神的演变历程。以音乐形态为着眼点,结合不同时期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关系的变化,可以将《悲剧的诞生》中音乐形态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民歌与抒情诗、酒神合唱歌队与悲剧,以及现代歌剧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音乐形态的演变反映了音乐精神兴盛衰微的变迁;而从尼采对瓦格纳音乐戏剧前后期态度的转变中,又可以见出尼采对重振音乐精神的不断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6.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对希腊哲学精神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精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明亮清澈的精神表现为阿波罗日神精神;黑暗的、恶魔的、泰坦式的、野蛮式的世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希腊哲学、希腊悲剧是希腊思想在其运行的两极。尼采在此强调了前苏格拉底哲学的生命原则。生命表现在酒神与日神精神的统一,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是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7.
尼采认为人生本质上是恐怖与苦难的深渊,但从古希腊文化的研究中,他发现了使希腊人能够获得生命意义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以及由两者结合而产生的悲剧.尼采认为生命通过艺术而得到拯救,他提倡一种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自由和生命欢乐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疗救现代性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社会疾病.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主张复苏以酒神精神为根基的审美的悲剧化,将生命本能从理性的压制下解脱出来,倡导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欢乐的审美人生。这种获得形而上之“醉”的酒神精神作为生命的“极端体验”,通过激发人内在充沛勃发的生命力祛除了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从而否定和颠覆了日常性经验,挣脱了现代性“同一性”的磨难。尼采所开出的疗救处方既不同于黑格尔所开创的启蒙辩证法的内在批判之路,同时又与早期浪漫派以建造恢复已丧失统一性的新神话的方式区别开来,显示出他企图逃离启蒙辩证法魔圈的别样的运思理路。  相似文献   

9.
酒神精神是尼采哲学的核心。郭沫若及其诗集《女神》体现了个性解放及“五四”时代精神,其中所表现的对生命强力意志的张扬,重估一切价值破坏与创造及其诗作中表现的迷狂与醉境都体现了尼采的这种酒神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李健吾是一位具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的现代剧作家,他在剧开辟了新的审美领域与表现艺术。运用尼采的戏剧理论、观点,深入考察李健吾的悲剧和喜剧人物的蕴涵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及其融合的不同形态,探讨李健吾剧作中酒神精神和日神梦幻赖以生成、发展的文化渊源,力求开拓李健吾戏剧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代表了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以艺术形而上学为背景,认为古希腊悲剧主要源于狄奥尼索斯崇拜,源于狂醉的酒神精神,源于直接反映酒神精神和生命意志的音乐。与其对应的日神精神也是非理性的,典型状态是梦,代表性艺术形式是造型艺术。酒神精神激烈而痛苦,需要日神精神的缓和。因而,悲剧虽起源于酒神精神,却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以阿提卡悲剧成就最高。然而,以苏格拉底和欧里庇得斯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导致了悲剧的衰亡。尼采强调悲剧中的酒神精神,彰显生命中非理性和痛苦的面相,同时又凸显了克服痛苦的昂扬态势。由此,尼采所讲的悲剧精神就上升为一种值得借鉴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2.
尼采的"日神说"和"酒神说"是理解其悲剧思想的钥匙,他的全部哲学思想就是从这两个概念引发出来的。尼采悲剧学说的价值在于他觉察到西方社会正在孕育和发展着的深刻的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并已经意识到旧世界及其所珍视的一切价值的必然没落,要求加以无情的否定。所谓"上帝死了"的说法,正是这种思想的形象化的表现。他的悲剧学说对后世,尤其是对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20世纪西方重要的美学流派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站在爱尔兰家庭传统的立场上,接受了希腊神话中的悲剧意识、尼采和弗洛伊德的思想与存在主义的学说,并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以悲剧的形式完美地表达了他对人与人性、人类命运和人类精神的探求,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悲剧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大诗理想的统摄下,海子竭力吸收东西方文化资源,其中老庄与尼采对海子的影响鲜明地体现在其前后两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中.海子前期的诗歌呈现出一种和解与包容的气质,但他并没有继续顺着老庄之道进入逍遥无为的状态之中,而是转向了尼采的权力意志与超人精神,这种在生命的狂放与沉醉之中的有为超越成为海子后期诗歌创作的精神主导.  相似文献   

15.
尼采的哲学思想发轫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试图通过从古希腊研究中获得的悲剧世界观来克服这种悲观论。进而,他提出了强力悲观主义,同时,自然而然地由它引申出酒神精神,并将此作为其哲学的核心。尼采的酒神精神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肯定生命;毁灭是种大喜悦;超越善与恶。酒神精神是尼采哲学思想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张典 《培训与研究》2008,25(11):33-36
尼采哲学有一个从德国浪漫派向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尼采的哲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854—1876年;第二个时期为1876—1881年8月;第三个时期为1881—1889年。尼采哲学的第一个时期为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着力于德意志精神与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结合;第二阶段是尼采的实证主义时期;1881年8月,尼采相同者永恒复返思想的产生是尼采思想成熟的根本标志,也标志着尼采第三阶段哲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尼采哲学有一个从德国浪漫派向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尼采的哲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854—1876年;第二个时期为1876—1881年8月;第三个时期为1881—1889年。尼采哲学的第一个时期为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着力于德意志精神与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结合;第二阶段是尼采的实证主义时期;1881年8月,尼采相同者永恒复返思想的产生是尼采思想成熟的根本标志,也标志着尼采第三阶段哲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柏拉图的“迷狂说”,还是尼采的概括。李白是特别容易醉的人,不仅醇酒能使他醉,能令他陶醉,而诗兴大发,佳作横生。“酒神精神”,其实都可用一个“醉”字来纯洁的友情能使他醉,甚至壮美的大自然也  相似文献   

19.
尼采认为悲剧理论是在人借助艺术肯定自身力量反抗苦难的基础上建立;古希腊悲剧是因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两个最重要的范畴的不断的斗争和和解而诞生;歌队、音乐、神话是悲剧的构成性要素;悲剧的价值不在于道德感化,而在于超越生存的苦难,实现对人的生命意志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奥尼尔是一位具有深刻悲剧意识的剧作家.以奥尼尔的生平为线索,分析了剧作家的生活与其悲剧艺术创作的相互关系.奥尼尔的悲剧意识既来自于其一生悲剧似的经历、他与家人以及家人与家人之间的爱恨交织的情感因素,因为这些为其悲剧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积淀了深厚的悲剧基础;同时其悲剧意识也深受叔本华、尼采、古希腊悲剧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等的影响.生活是艺术之本源,而艺术则反映现实生活.奥尼尔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认识,在其悲剧艺术创作中,他把个人和家庭的悲剧上升到人类悲剧意识的高度,从而赋予人生一种崇高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