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磊 《文教资料》2007,(5):92-93
“正名”是孔子的重要主张,历来对它的解释可分为语言学解释与政治学解释两种,两种观点相互对立。本文认为语言与政治在孔子那里并不矛盾,孔子试图通过“正名”达成“真”与“善”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启蒙者和先驱者之一,是正名逻辑的创始人.他提出的一些逻辑思想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正名思想和类推方法的提倡.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其政治伦理思想中阐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虽然具有维护等级秩序的消极性,但在社会学上的积极意义是不容抹杀的。对于纠正行政领域的名实不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正名"思想的开创者,他最早提出要以"名"正"实".荀子是正名思想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正名思想体系.由于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正名思想,因此,孔子和荀子的正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是,荀子的正名思想与孔子的却不尽相同,在某些方面甚至相悖.这主要表现在名的起源、制名原则、名实关系、正名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孔子将名实关系问题的研究引进到社会政治伦理领域,指明了先秦名学的核心问题。孔子希望通过正“名”的责任和义务,以正政,正伦理,实现“民无讼”的大同社会。正名的宗旨是建立一种公认的是非真伪的标准,其关键是正君心,实行德治,建立德主刑辅的一种高效的管理机制。面对当今社会中种种不道德行为,在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我们应吸收孔子正名思想中合理的积极因素,加强道德建设,从而唤醒一部分民众内心已经泯灭的道德良知。  相似文献   

6.
孔子"正名"说是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思想,也是一个聚讼纷纭、迄无定论的话题。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正名"说出现的具体语段和语境、《论语》本文的语义结构、其他文献所记孔子论"名"之语的互文关联的复杂性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各种不同的解释均涵摄于"正名"论的语义范畴之中,乃其随机而定的取值。而"正名"思想本身的不同层次的衍生,正是孔子对传统文化因革承创的独特贡献所在。  相似文献   

7.
《传习录》第43条中,王阳明曾就“孔子正名”的历史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朱熹《论语集注》的心学方案。对于孔子关注的卫国国君名位问题,《论语集注》的方案凸显的是人伦原则优先性、先君遗命的合法性以及权力的公共性,而王阳明的方案更强调人情在政治权力、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论语集注》强调“父子之别”来进行“正名”,王阳明则主张以“父子之情”来化解“名位危机”,从而为权力的合法性进行“正名”。王阳明对于“孔子正名”的理解,从建设性、两全性出发去维护“君臣父子”的儒家伦理原则,显示了一定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提出“正名”的思想家,他的“正名”是为“正政”服务的,同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和推论的作用。总之,孔子的“正名”思想和推理方法不仅对儒家正名逻辑思想的建立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孔子“正名”思想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孔子思想本身的理解还是对于后来的名学的发展探讨都有重要的意义。历代对于孔子“正名”思想的阐释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古代的“正字”、“正名分”阶段;近代现代的“以名正名”、“以名正实”阶段;近十年对于“正名”问题的语言哲学阐释及政治哲学阐释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为背景,以西方诠释学为参照,讨论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权”。对“权”这一范畴的注释肇始于孔子,经过孟子的发挥,到西汉董仲舒时形成一个高峰,最终在宋代的理学家那里得到了完成。对“权”的不同诠释,一方面具有本体的意义。另一方面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对“权”的诠释是时代的外在要求和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名"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视"正名"为为政的首要大事.虽然孔子的正名思想在当时并未能使已崩坏的礼乐得到回位,达到其正名的目的,但却立下了一块不朽的碑永存后世.受孔子正名思想的影响,刘勰有感于"文"乱而给"文"正名,写下了不朽文论经典--<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12.
正名、宽猛相济、道德教化构成了孔子治国之道的基本要素。孔子治道思想中强调秩序,崇尚德政,主张中庸之道。故在稳定社会秩序,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和外部矛盾中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文试图用现代政治学的原理诠释孔子的治道思想,旨在为当代中国政治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孔子逻辑思想有其中庸主义逻辑底蕴:“思”具有中庸逻辑发轫基础;“正名”思想具有“中道”认知内涵;推理思想也有其中庸的逻辑基点与精神内核。通过对孔子“思”、“正名”、“推类”等逻辑思想的中庸基础进行进一步理性刻划,从而将中庸主义作为孔子逻辑思想体系的方法论原则与策略性素质。  相似文献   

14.
15.
孔子的“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等命题都涉及了“和谐”的思想。“中庸”也是和谐思想的论述。孔子的和谐是各方面因素的对立统一,它不强调同一也不强调走向极端,是不偏不倚。汉代董仲舒在孔子“中庸”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他的“天人舍一”的“和谐”说。董仲舒的“和”已经失去了孔子原有的精义,他偏于强调“天”的至高无上,其在本质上已经背离了调和用中的体系,造成了自汉以降的同一性和压制性思想的盛行,失却了真正的中庸和谐之道。在现代的境遇下,和谐应当在不偏不倚的基础上强调变化发展,积极创造新事物。  相似文献   

16.
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他的"有教无类"、"乐学"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习"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今天的素质教育、情感教育、创新教育、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仍有巨大的启示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庸”思想在中国我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称“中”为“无过无不及”,这并不仅仅是方法上的适中,“无过无不及”是在长期教化过程中,主体逐渐泯息个性之中的偏颇,摆脱物欲的蒙弊,提升生命的本质,使个性情感上升为普遍的道德情感之后而获得的一种情感和行为的合适感。“中庸”不是方法上的哲中,而是生命的品质、智慧的圆通。“中庸”思想昭示了德行与德性的一致,对现代道德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孔子启发教育思想的时代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的启发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主动求知与教师适时点拨的结合.对孔子的启发教育思想进行重新诠释和价值定位,从主体性教育观的层面来认识孔子的启发教育思想,将有助于指导和促进教育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片言”为子路说出“片言”。子路为政果决干练,敢作敢为;折狱明于是非,不须辞费之谓,而非听到“片言”,或解释为“片面之辞”。“正名”非谓正定名分,当从《苟子·正名篇》及马融注:“正百事之名”,亦即郑玄注:“正名,谓正书字也。”  相似文献   

20.
董仲舒是汉代经学大师,"天人感应说"是其思想体系的根本基石。朱熹是宋明理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奠基者,是继董仲舒之后最重要的经学家。"天理论"是朱熹以儒家伦理为本位吸收佛、道两家的本体论及思辨性而建构起来的。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到朱熹的"天理论"似有贯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