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洪堡的礼物》中诗人洪堡与剧作家西特林这两个人物显示出失败与成功的对照。西特林将洪堡的失败归结为他拒绝向这个社会妥协,因而将这种失败转化为一种道德上的胜利。西特林的受难历程同时也是他寻找救赎之路的过程。他通过追忆犯下的罪过以及随之而来的惩罚,不断进行忏悔,最后因洪堡的礼物而获得宽恕。小说不仅展示了西特林的救赎之路,洪堡也以自己的死亡获得了最终的救赎。  相似文献   

2.
李瑞雪 《教育教学论坛》2014,(46):262-263,151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第十二夜》是其最著名的浪漫喜剧之一。文艺复兴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促使人们对旧的价值观念进行重审,冲破中世纪的层层枷锁,创造新的人际关系和新的世界。《第十二夜》正是处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一部沉浸在浓厚的狂欢氛围中的喜剧。  相似文献   

3.
本雅明的“救赎批评”理论将作品分为实在内涵和真理内涵,实在内涵相当于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分析出的作品的形式、结构、象征、主题等外观,真理内涵相当于使作品历经久远仍散发光辉的深层内蕴。评论所探寻的是作品的实在内涵,批评所揭示的是其真理内涵。在对歌德的《亲合力》详尽分析后,发现作品的实在内涵表现为“神话式的东西”,包括“魔力”与“断念”、死亡意象、暗喻与预示。在对小说的实在内涵做了剖析与剥落之后,本雅明得出《亲合力》的真理内容为“救赎”。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的狂欢化叙事特征首先体现在故事发生的时空,如第十二夜是圣诞假期结束前的最后一夜,也是狂欢的最后一夜,而故事发生的地点伊利里亚地方的风俗也具有狂欢的特质;其次是该剧的多重叙事特征,小丑和下人等成为叙事主体,完成了权利的消解,体现了狂欢中的平民化特色;最后,对小丑话语的现代解读具有解构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别对这三个恶作剧进行解读的基础上,阐释《第十二夜》的喜剧性,以及莎士比亚轻凇浪漫的喜剧精神。《第十二夜》被莎评学者认为是最能体现莎士比亚喜剧才能和精神的典范之作。它的情节主要是由三个幽默风趣的恶作剧构成,通过错综复杂的框架结构,生动诙谐的人物语言,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展示了一个狂欢化了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真正优秀的电影作品必须具有震撼人心的美学意蕴。票房排名首屈一指的影片《阿凡达》,聚焦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生态危机,并以人性中善良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展开故事,最终使观众跟随主人公一起获得"救赎",并从中深深反思。  相似文献   

7.
在悲剧《炼狱》中,普罗科托因犯下通奸罪不经意间启动了萨勒姆镇一些人的种种欲望和罪恶,为自己和那些无辜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直不能正视自己罪孽的他,面对法庭和宗教强权的逼索,在妻子的帮助下最终战胜了自己的罪恶、软弱和自卑,找回了自己纯净纯善的灵魂,完成了自我救赎。这只迷途的羔羊终于回到了上帝的怀抱,坚持真理、捍卫良知,获得了新生而成为圣人。该剧展示出现实社会中严峻考验下人性最光辉的一面,让观众对人性的回归有了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刘晓飞 《文教资料》2009,(26):20-21
<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比较成熟的喜剧作品,也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浪漫喜剧之一.巴赫金认为文艺复兴是世界观和文学的直接狂欢化,而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狂欢化文学的典范之一.<第十二夜>是一部充满狂欢化特征的喜剧.本文探讨了<第十二夜>具有的内在和外在狂欢化特征,以及该剧狂欢化的语言,从而指出了该剧对旧的价值观念进行重审,颠覆了既有秩序,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的狂欢世界.  相似文献   

9.
《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浪漫喜剧的巅峰之作,但作为剧中男主角的奥西诺公爵的形象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作为一个理想人物,奥西诺还有许多的弱点和缺陷,并带有男权话语的浓重痕迹。本文主要通过对奥西诺形象的解读,分析这一理想人物的局限性,并以此探讨莎剧中的女性主义批评:他虽在剧中弱化了男性魅力,但又反过来巩固了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10.
11.
《方言据》是明代考释方言词的著作,对方言研究和古汉语词汇研究有着重要价值。文章主要对作者之谜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其研究现状、体例、特点以及书中体现的语言文字观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古炉》是贾平凹本世纪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乡村"文革"为题材,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历史上曾经的那种灾难性场面,而且深挖了"文革"之根源,即当时乡村普遍存在的贫穷、愚味、浑浊、荒诞、争斗,或者说国民的病态生存和病态人格。由此表现出他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伤痛和批判,以及对民族命运的关心。并再次经由传统文化,为困境中的人们指明了出路。这既是贾平凹一贯的创作风格,也体现出一个作家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13.
《文城》中,余华从爱情故事起笔,引向漂泊人生。爱情神话之陷落、欺骗与受骗导致的双向后遗症、溪镇与“文城”的格格不入,造成了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文城”之间的错过“。文城”这一空间意象既指向虚无、荒诞和无止境的漂泊,又象征理想之域,发挥着催促人物行动、推动情节展开的重要功能。小说结局未设置成“大团圆”模式,也没有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而是在审判之后施予救赎,故而丧失者在失去后有所获得,受罚者在挣扎后终得解脱。在很大程度上,《文城》是一部书写“小团圆”的作品,《文城》中的“小团圆”书写彰显出余华对人性的体贴、对精神信仰的关怀。  相似文献   

14.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的关于救赎的电影。影片中因为诸多象征手段的运用,才赋予了"救赎"以深刻意义。主人公安迪的隐忍、睿智和坚忍不拔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狱友、监狱乃至社会。"救赎"的主题在影片中贯穿始终,是热爱生活,永不放弃的一种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肖申克的救赎》一直被誉为电影史上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励志影片之一,是一部揭露美国司法黑幕的巨片,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一部蕴涵人生哲理的警示之作。影片以诸多成功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个极富哲学和宗教意味的故事,宣扬主人公在腐败的司法体制下追寻自由、自我救赎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不论是选材还是人物都可称是其作品中的另类,但是对女性、人性、历史的深刻挖掘又彰显出这部小说的无穷魅力。小说中,宏大战争的背景与一群小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之间展现出人性的矛盾与冲突,极富张力。而其中正视民族的苦难历史、直面创伤记忆以及在叙事中寻求创伤"救赎"更是赋予了这部小说发人深思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朱毅 《文教资料》2010,(19):30-31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道德内涵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直接引起了中西方道德范畴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即救赎观的不同。本文拟就明朝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与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桑尼尔·霍桑的《红字》所反映出来的道德观进行比较,来探究和揭示中西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救赎观的差异:一个主要是现世的救赎,一个主要是神性的救赎,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更合理的救赎观。  相似文献   

18.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美国作家史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在1994年上映之后大获成功,被赞誉为"无冕之王",成为难得的传世经典。这部作品之所以让人震撼和鼓舞,不仅是因为跌宕起伏的剧情,更是因为作品中塑造的各个传神人物语言、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折射出的希望与救赎理念激发了观者内心深处的积极因素,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9.
苏童《河岸》中的人物、船、河流都可视为原型,并可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加以剖析。一方面这些原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统摄在"放逐—救赎"的母题之下形成了一个原型系统;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原型本身都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这使得该原型系统超出了原型通常意义上的同一性,而更多表现出了一种多样性。就此原型系统本身而言,其中的各个原型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对于其中某一个原型的解读和定位必须依赖于其他相关的原型,并要置放于该系统的整体之中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20.
王娜娜 《文教资料》2014,(29):153-154
《肖申克的救赎》围绕“希望”这一主题,通过具体情节和人物展现出失望中蕴藏希望,希望中坚守希望和希望最终导向自由,“希望”也正是这部影片的价值和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