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 洱海是一泓高原碧水,它的美,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智红说:“写一篇洱海的散文吧,要快!”我说:“那我要去游泳了,去洱海的水波里找找感觉.” 认识智红是在三十多年前,在洱海边,在苍山饭店举行的一次笔会上.那时,他给我们读了一首诗,带着他走出来的那座大山的气息,很抒情,很唯美,大家说:“像情窦初开的少女!”  相似文献   

2.
洱海三明珠     
一在云南高原,要见到一个湖泊已经不易,要是见到湖中的岛屿,多少就有些奇迹的感觉。湖中岛屿是不同于海中岛屿的。海中岛屿常常是背向陆地,三面望去茫无际涯,一种很浩淼很无依的感情,就会由然而生,站在这样的岛屿上,常常给人孤独与隔绝  相似文献   

3.
大凡艺术家,都给人童心未泯的感觉,也许那是他对生活保持敏锐感觉的一种方式。北京京剧院作曲朱绍玉总是带着一张笑脸,一副待人诚恳的憨厚样,这是他的人品;实际上谈起音乐创作,他的感觉灵敏,反应极快,创作力旺盛。他语言犀利,出言快捷,而且常常正话反说,非常“到位”。他有时简单的像个儿童,  相似文献   

4.
在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听上去有些疲惫——当然,下午两点对一个习惯于夜生活,并以其摇滚背景而著称的小酒馆老板来说,的确太早了——完全可以理解。我们约好当晚9点在她的小酒馆里见面。“对你来说会不会太晚?”她很善意地问我。“没问题。”我告诉她,于是,采访的事就这么敲定了。晚上9点,我到了那儿。只有一个男人懒散地坐在吧台那柔弱的灯光下,一手捧着酒杯,一手夹着香烟,与酒保们闲聊着,声音压过那响亮的背景音乐。我一边等她,一边细细环视这个位于成都酒吧一条街的玉林西路上被称为“唐蕾的客厅”的70平方米的小酒馆。墙上、桌上到处张贴…  相似文献   

5.
开始讲一个故事就像是在餐馆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调情。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根骨头,用这根骨头逗引那条狗,而那条狗又使你接近那个女人??
  这就是阿莫司·奥兹的“开头”观。
  读奥兹的《故事开始了》。很享受的一种感觉。不是因为他对诸多小说开头所做的那些深邃而又充满新意的探求,而是,这样的一部关于小说的研究专著竟是出于一位作家之手。  相似文献   

6.
1978年1月的一个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早晨,有1000多人聚集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外,等候着售票处开门售票。其中有些人已在那里等了好几个小时,有些人带着睡袋和露营取暖炉头天晚上就来排队了。一位从布鲁克林来的妇女说:“我这辈子真是一直盼着能听一次他的演奏。”如此引人注目的人物是一位74岁的钢琴演奏家,一个备受推崇又颇有争议的人,甚至连他本人都曾这样说:“我都有点害怕我自己了。”当86岁高龄的弗拉基米尔·霍罗维茨于去年11月逝世时,世人都觉得这是个无法弥补的损失。历时200年的音乐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精湛技艺是19世纪的集中体现,而他的钢琴演奏雄踞20世纪乐坛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法语中领带叫克罗伐特(Cravate)是克罗特人(Croate,现称克罗地亚人Croatia)之误。这一误传,要追溯到路易十四时代。国王住进凡尔赛宫以后,连连举行豪华的舞会。参加舞会的不仅有贵族、贵妇人、军人、官吏和上层市民,还邀请了外国使臣。在一次舞会上,有几位克罗特人在座,他们的脖子上缠着细布条,这引起了国王的注意,他询问身旁的侍从:“那是什么?”侍从以为国王问的是那些人,应声回答说:“是克罗特人。”国王很欣赏他们脖子上缠的细布条,第二天便也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1998年的最后一大,人忽然有了一种岁末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哪里?是不是仅仅由“岁末”二字引起?如果日历上不标明今天是12月31日,这一天又与别的任何一天有什么区别?而且,“12月31日”或“岁末”,是否对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这种说也说不明白的感觉,我想,这恐怕就是我进入你的“精神生态”问题的一个入口处?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形成,绝不是一个直观的平面,其背后多少都存在着一些简单或复杂的原因。在今天的陕西关中地区,人们日常交流对话时偶尔会使用一个方言词语——“木囊(音)”。那么,究竟“木囊”表示什么意思呢?是否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一个人做事动作迟缓,慢慢吞吞,思维不够敏捷,比较浪费时间,关中乡间的土话会说:“这个人木囊(或音mù nang)得很!”“这人做事太木囊了!”  相似文献   

10.
虞文 《世界文化》2006,(5):51-52
今年年初,我有幸去韩国参加了一个冬令营活动。在韩国的半个月时间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韩国人衣、食、住、行的别样风情。衣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也就是说人长得好,要靠打扮来衬托;人长得不好,更要靠打扮来修饰。在韩国,这条定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素以化妆品闻名的韩国,所拥有的化妆品品牌还真不少,而韩国的女性几乎人人都化妆,浓妆淡抹的脸上给人一种修饰过的精致感觉,很耐看。韩式服装比中国服装更强调突出人的线条美,所以在大街上穿裙子的人很多。一方面让人觉得很有女人味,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女性的美…  相似文献   

11.
陈美林 《寻根》2012,(5):17-21
危兆盖先生在《寻根要有度》《寻根》,2012年第1期)文中指出有些人总要“寻找到一个有名头的人物来认作老祖宗”,而有些人就“利用这种心理浑水摸鱼,专门在弄不清楚的事上出成果,往自己脸上贴金”,“这种毛病,过去有,现在也有,甚至也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但于今为烈”。此言极是,笔者深表赞同,手边正好有一例,不妨一说。  相似文献   

12.
一位台湾年轻艺术家在北京城铁的望京西站门口上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听说他要去 798工厂大为兴奋:“你是画画的吧?”……“那你肯定很有钱了?”……“我知道,现在画画的能挣很多钱!”  相似文献   

13.
张颖 《世界文化》2003,(2):27-28
“好几次,我都快死了。无法呼吸,感觉自己进入到一条布满白光的隧道。”伊丽莎白·泰勒说,“听上去似乎难以置信。我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感觉很惊险。所以,当我每天早晨能够呼吸着醒来,看见不同的颜色,闻到不同的气味,尝试不同的味道时,我非常感激生命。我在另一种不同的层面上欣赏生活中的一切。” 伊丽莎白·泰勒是好莱坞头号幸存者。  相似文献   

14.
漫步西班牙街头,几乎每条街上都可见到林立的酒馆,三五步便是一家。早上一睁开眼,西班牙人就上酒馆去“报到”,喝咖啡、吃吐司……早餐都是在家附近或公司附近的酒馆中进行的。西班牙人爱聊善谈是很有名的。这种功夫,和他们每天在酒馆中闲聊大有关系。一般西班牙人、尤其是男人,一天上酒馆喝上四五回算是很普遍、很正常的:早上去喝杯咖啡,中午去喝杯啤酒,晚上下班还要去喝一杯,这已成为许多西班牙男人的习惯。西班牙的酒馆,客人来来去去,大部分都是站着吃喝,很少有人坐下来,有些酒馆则连椅子都不设置。在西班牙的一些大城市里…  相似文献   

15.
培养记忆力     
“有些人天赋记忆力强,有些人则弱,”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我认识一个实业家,他不信任自己的记忆力,连一天要拨好几次的号码,每次打电话时他都要查看一下。他的口袋里总是鼓鼓地装着备忘录啦,约会时间表啦,隔五分钟就得掏出来看看。要是碰巧没有带铅笔和便条纸来记下他要注意的事项,那他简直是一筹莫展了。我可以举出成千上万个这样的人。其实这些人的记忆力  相似文献   

16.
如果给一个美国人讲《西游记》。一开篇就是“三打白骨精”,那么他最初的感觉一定是不知所云——几年间相继接触到《幽灵的威胁》和《克隆人进攻》的中国人,其感觉基本上与此类似。虽然打着“前传”的幌子,但从时间上讲,却已经是“星战”系列的第四、第五部影片。影片中的  相似文献   

17.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我看了很长时间,大概3个星期吧,每天只能在临睡之前慢慢读上几十页,因为总有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觉,害怕惊扰和打乱了书中人时间旅行的步伐,那个“脱离时间的男人”、他的妻子——有被丈夫形容为“一碗牛奶中的一滴红血”般的双颊,以及他们之间“思念的协议”。  相似文献   

18.
法国人未婚先别法国人的传统婚俗极为有趣,男女双方都要在婚礼前举行告别活动。结婚前,新郎要举行告别晚会,也叫埋藏单身汉生活晚会。这里的“埋藏”不是说说而已,有些地方还真要埋起来,而且要“送葬”。在法国的卢阿里地区,这样的晚会很有戏剧性,人们真的做了棺材一样的东西,像办丧事一样,请亲友来“吊丧”、“奏哀乐”,并举行安魂仪式。祈祷完毕,新郎走在前面,众人抬着“棺材”将它埋在后花园中,或扔到江河里。和新郎一样,新娘婚前也要举行告别晚会,但不是“送葬”,而是辞行,也叫辞行宴会。在辞行宴会上,女伴们送上鲜花…  相似文献   

19.
前一段时间我去了趟日本,一路匆匆忙忙地参观了几个地方,虽然没有太深刻的感受,可是日本那清新雅致的格调总是浮现在我的心头。 日本的环境很适宜居住,气温不是很寒冷,下雪的时候也没有感到刺骨的寒意,更多的是让人有清爽的秋天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美学家认为,一幅绘画给人的感觉如何不很重要,能够使人联想并产生愉悦才是重要的。我认为,美术作品给人的感觉如何以及联想如何,都很重要:有时,二者不可分离甚或是互为因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