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前的课程观念,认为教材(实际上过去的“教材”概念往往是指规定的文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师讲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课程认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课程论视域下,依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形态理论来分析课程、教材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通常所谓的课程其实就是“理想的课程”,引导着教材的编制;教材则是“正式的课程”,承载着“理想的课程”的价值所系;教学则可以视为是一个“领悟的课程”“实施的课程”和“体验的课程”的过程综合体,依据“正式的课程”,指向“理想的课程”。因此,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包括教材)和教学之间,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须臾无法分离或分割。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主要媒介。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一批例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材料。如果视教材为“圣经”,一味死搬教材,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呈现方式把知识内容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就背离了新课程的方向,削弱了教材的功能,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养创设路径。所谓“走进教材”,就是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体会教材编…  相似文献   

4.
李姗姗 《教书育人》2013,(21):84-8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学能力关系着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者,课程意识"预设"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发生并内在规训着课程意义与价值的实现。因此,课程意识成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与优化的重要途径。一课程意识的教育诉求长期以来,囿于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鲜有完整的课程意识,多以教材意识或教学大纲意识为主,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对分离的个体,前者是教材、教育目标的文本性表达,主  相似文献   

5.
庞海峰 《新课程研究》2009,(11):133-134
长期以来,“教材”被误以为是数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致使互动的、生成的、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被解释为教师“教教材”与学生“学教材”。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观,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除了教材以外,还存在以下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教材”被误以为是数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致使互动的、生成的、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被解释为教师“教教材”与学生“学教材”。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资源观,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除了教材以外,还存在以下一些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7.
广义的教材应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使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包括教科书、各种辅助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等 ,狭义的教材特指教科书 ,本文所说的教材是指后者。在新课程理念下 ,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师、学生和与课程相关的所有资源。实施课程标准的教材可以有多本 ,即真正实现“一纲多本”。教师也是教材的开发者 ,教师可以因地制宜 ,根据学校资源、学生实际、教师个性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 ,以求达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体现教学的人性化 ,促…  相似文献   

8.
将绘本教学融入小学英语教育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促进课程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绘本与主教材融合的必要性,基于教学实践探讨了两者有效融合的原则,并通过课例阐明如何运用绘本开展基于教材的衔接式教学,深挖文本资源,以全方位育人为目标,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但目前从国内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来看,双语教学教材已成为在这门课程中顺利进行双语教学亟待突破的"瓶颈"。本课题组探讨了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教材模式与存在的问题,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教材编写中涉及的教材特色、编写内容、体例结构、教材体系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胆的探索,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教材建设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范汝广 《化学教学》2009,(10):41-43
1教学分析 1.1从本节标题看课程定位 本节的标题,在过去的教材中曾使用“化学平衡”.现在有的教材使用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上海教材使用的是“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从标题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教材编者对本节的定位。标题的变化,反映的是课程理念的变化,这就是:帮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自从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奠定了课堂教学理论基础后.课堂教学至今仍是世界各国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但是传统的课程论往往把课程理解为单一静止的课本.课程即课本.以致不少教师的眼光只盯着课本。课堂教学时,便以一本孤立的教材为中心,不敢越“教学用书”一步。这样的教学。由于受“教学用书”的束缚,教材的囿限,必然以“本”为本。处处被动,一切围着教材转,把教参上的内容讲完便了事。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 ,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再创造。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我国实行“一纲多本”,这为各地因地制宜地选用教材提供了可能 ,但这并没有降低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来说 ,首先还是要钻研教材 ,继而深化教材 ,最终实现超越教材。1 钻研教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但任何改革都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矛盾运动 ,改革永远包含着合理的继承。作为一线教师 ,首先应深入钻研教材 ,在实践中挖掘教材的优势 ,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指导性作用 ,用足、用好教材资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发现教材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形势,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下过于注重依赖课本进行知识传授的倾向,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扩大课程“资源空间”势在必行。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扩大“资源内需”,有意建立一个以基础知识为出发平台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一、打破传统教学习惯上对课程资源的狭小界定,扩大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长期以来,在实施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自我约束性”太强,惯于照本宣科,以本为本,对教材知识单一依赖,竟然“不敢越雷池一步”,不善涉猎课堂以外的课程资源,从而影响了对教材知识的创造性讲授与解构,把教材资源置于“孤立”的…  相似文献   

14.
张月 《云南教育》2005,(23):2-4
教材框架以专题为序,不求面面俱到,依据基础教育课程理念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着眼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能力。学习本教材,要求着重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并能够利用新理念、新观点反思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设计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教学行为,切实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努力使语文教学质量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总是会不断地切磋教学技艺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美术课堂的“同课异构”就是一个很好的教研方式。新课程理念反对“圣经”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同课异构”不仅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善于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实际,并且能利用和开发各种教材以外的文本性课程资源、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新的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就是以培养人为主旨,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要求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更新教育方法.经过对新教材、新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笔者认为新教材最主要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课程改革特别重视这一教育思想 ,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切实贯彻落实这一思想观点。发展是指个体生理和心理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 ,学生的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 ,学生是加速发展的人。一、教材中的“名言”、“插图”和“小栏目”三大内容 ,集中体现了当前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为使学生按照教育目的要求得到健康发展 ,当前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实践都努力在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特别是 ,在当前的新课程教材改革中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对初中思想政治教材进行的修改 ,使修订后…  相似文献   

18.
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二次开发” 的基本涵义,不仅包括教师对既有教材的灵活运用,还包括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的 整合和教师自主开发教材资源。从本质上说,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有五种过 程:课程情景化的过程,“课程重构”过程,多元主体的“对话”过程,课程教学 一体化的过程,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从传统的课程“消费者”转变为积 极的课程开发者。通过“二次开发”教材,教师也拥有课程开发的话语权。与专 家、学者开发教材所不同的是,这种开发存在于教师的日常职业生活,是教师专业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实施中学历史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基本、最常用的凭借工具。自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来,实行“一标多本”既实现了历史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的重大变革,也使中学历史教科书成为历史课程专家、教材专家尤其是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明华  周靖 《历史教学问题》2004,(5):106-111,63
众所周知 ,学科自身的结构与流程是一个必然经由的过程 ,即课程→教材→教学。教材是课程的实施文本 ,教学是课程的实践环节。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 ,各学科新教材的问世 ,并在本市部分学校试验 ,新教材的学科教学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物化学科现代教育的目标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然而 ,探索一种新的课改思路 ,即教学→课程→教材→教学 ,一言以蔽之 ,通过高一历史新教材的教学 ,在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基础上开发符合二附中学生特质 (认知结构和个性特征 )的学校课程 ,编撰相关教材 ,制作教学课件 ,实现历史课程的校本化是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