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年时代,父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在我的书房外面,贴着他用毛笔写的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父亲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不是什么名人,但是,在我眼里,他是一位天才的教育家,他在为别人设计房子的时候,也为他的儿子设计了一条以书为径的人生路。  相似文献   

2.
把根留住     
严冬封锁了四面环山的小村庄,岩石、枯树、落叶还有那条蜿蜒崎岖的小径都冻僵了似的纹丝不动,看上去没有一丝活气。一位身体瘦弱的老教师从小径上走来,背着一个冻坏了双脚的小女孩,那是她的学生。她走得很艰难,但是很稳,每走一步都仿佛要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这情...  相似文献   

3.
著名报人王芸生,1901年9月出生于天津。他出身贫微,未进过正式学校,却成为大知识分子,先后任过重庆《大公报》总主笔、上海《大公报》总编辑。他的渊博知识来自“勤”和“苦”。王芸生喜欢“书山有路勤为径,  相似文献   

4.
世人谈及读书治学的勤奋和刻苦,常用到这样一联精辟的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那么,“书山”、“学海”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书山”、“学海”源于“学山”、“学海”,最早见于汉代大学者  相似文献   

5.
李军 《陕西教育》2009,(10):64-64
书山有路,既是“勤为径”也是“趣为径”;学海无涯,既是“苦作舟”,也是“乐作舟”的最佳学习境界!可见“乐”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能否营造一个快乐和谐而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是检验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一杆标尺。所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环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诗家有语“书山有路勤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人们每提及此,往往只注重了学习过程中“勤”与“苦”的重要性,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径”与“舟”的必要性。殊不知,在提倡“乐学”教育的今天,盲目的“勤”和“苦”并不一定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要放开思路,敢于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学生的学习,从古至今,人们都普遍认为离不开“勤”和“苦”,以致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成了训导学生学习的座右铭。殊不知,这只是抓住了事物的表面现象,未能涉及问题的实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愈是要求学生勤学、苦学,学生就愈是懒学、厌学。毛病在哪呢?勤奋和刻苦学习的原动力是什么呢?实践证明是“兴趣”,而“勤”和“苦”只是兴趣激励下的外部学习表现。因此,笔者认为学业有成趣为径,尤其是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教学,其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作用都无法估量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8.
游走在边城     
每个爱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书山。那些或陡峭或蜿蜒的山间小径,密密布满着我们深深浅浅的足迹。我们常常会为足迹的重叠而欣喜,因为探寻与分享,是读书最大的愉悦。我想象着当年的沈从文,架着圆框眼镜,身着灰衫从我身旁略带羞涩的走过。他是去赶上那趟开往省城的小船么?当他沿江北上,双脚第一次站在北京皇城的土地上时,会不会回望江南,这用木头制成在崖壁之上的悠悠吊脚楼?他带走了自己的风华与回忆,却留下了翠翠的山歌回响,徒留我在时光的迷雾中徘徊不去,暗自神伤。  相似文献   

9.
我们中华民族是以“勤劳”、“勤俭”、“勤奋”著称于世界的。农民深信“人勤地不懒”。知识分子强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千百年来“勤学苦练”、“勤能补拙”、“勤俭持家”、“勤俭建国”这些成语,更成为了个人、家庭和国家度过困难,重新崛起的坚定信  相似文献   

1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常常被人们用来勉励学生勤学、苦学,争取获得好成绩。于是,被题海困住的学生在减负声中题目越做越多,书包越来越重,睡眠时间越来越少,体质越来越差……很多人也因此发出质疑:为什么学生只能苦学,而不能让他们轻松地学、快乐地学呢?  相似文献   

1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古训。历史证明:苦读确实使一大批人成才。但是,在今天,在这个信息应接不暇的时代,只是提倡一味地苦读,鼓励愚勤,却不一定能成才。纵观古今中外的学者名人——爱因斯坦、达尔文、居里夫人、陈景润,他们都是抱着“学即苦”的态度来治学的吗?不!他们都是以极大的热忱专注  相似文献   

12.
课改拾贝     
刘晓丽 《学周刊C版》2010,(8):167-168
“青春是美丽的,但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绽放出璀璨的火花;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踏踏实实的步子,走到辉煌的成年。”这是我的格言,正是自己的这条格言一直鼓舞着自己,一路走来,使自己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勤奋、谦逊、严谨求实。  相似文献   

13.
冰夫 《文教资料》2006,(14):215
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绽放出美丽的火花;可以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可以用坚实的步伐走到辉煌的成年,这就是王三圣老师的人生格言。正是在这条格言的指引下,他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勤奋、谦逊、严谨、求实……王三圣老师于1989年走上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4.
冀瑞龙有着两条特殊的腿和两只特殊的脚,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为他带来终生残疾。肌肉萎缩,使他的两条腿一粗一细,一长一短;两脚一大一小,一薄一厚。然而,就是这双脚,在莽莽群山间悬挂着的羊肠小道上,踏出一条特殊的路,留下一串串特殊的脚印。  相似文献   

15.
脚印考古     
本文是我以“脚印”为话题写作的一篇下水范文。该话题也是黄冈市2004年高三期中调考试题。话题如下有朝一日,我们要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果实;花市灯如昼,长街万头攒动,我们去分开密密的人腿捡拾脚印,一如当年拾起挤掉的鞋子。是的,人生处处都会留下脚印,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不灭。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可以实写,也可以虚构;可以写过去现在,也可以写未来。  相似文献   

16.
“草蛇灰线”这个词语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它里面含有两个比喻。“草蛇”说的是一条蛇从草丛中蹿过去,虽然不会留下脚印,但是由于蛇有体重,还是会留下一些恍惚隐约的但仍然存在的痕迹。“灰线”说的是拿一条缝衣服的细线,在炉灰里拖一下,由于细线特别轻,也会留下一些恍惚隐约的但仍然存在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学习,是一个人要终生面临的重要任务。都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的容量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学生仅靠“勤”、“苦”来追赶,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们还需要拥有高效学习的能力,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飞速前进、捞取“宝藏”。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学法指导的方法、途径很多,运用童谣来进行指导是其中之一。笔者经过实践发现,这是一种既受学生欢迎又行之有效的指导方式。童谣的介入为学法指导注入了快乐的能量。  相似文献   

18.
智力转盘     
拖拉机的脚迹一辆拖拉机从平整的土地上开过,留下两行很好看的“脚印”,你能从这脚印中,判断出拖拉机是往哪个方向开的吗?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中,印第安人去打仗时经常行走的小径被简明地称为“征途”(warpath),如1755年出版的一幅地图所述:“独木舟可抵达征途的路口。”尤其是一条从俄亥俄田野延伸至北卡罗来纳西部的小径被称为“战士的征途”。  相似文献   

2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到达科学的顶峰”,对待学习须“以苦为乐”,在学习的过程中“勤能补拙”。这是长期以来每所学校、每个家庭、每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发出的同一个声音。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强调“勤”和“苦”才能达到目标,似乎学习就没有“快乐”可言,更不用说“享受”了。其实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实践锻炼。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学生学习的特点,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兴奋点”,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获得积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