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潮汕侨批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潮汕经济和人民生活起了重大的调节作用。潮汕侨批独特的形成原因,顽强发展的动力.与潮汕文化息息相关。折射出湖汕人的文化底蕴。本文从涉猎到一些批信的内容,分析"回头批"折射潮汕人强烈的家族观念;精密细致的分款程序。反映宗族性的经济调谐;寄予者与收受者奇妙的心理对应;一脉相承的文化心理积淀四方面.探索潮汕人的传统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地方文化丰富了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内容。潮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潮汕地区的缩影,为本土高职院校心理育人提供了新资源,带来了新方向。文章主要从潮汕文化融入本土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阐述,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心理育人实践,提升心理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3.
儒雅,在潮汕文化中具有普遍性品格。因为不管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中都有它的存在痕迹。就其社会风尚的传承和自然环境的薰染。也足以说明这一点。为此,本文再从潮汕人的衣、食、住方面加以考察,这个特点的存在就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多元融合的潮州民系发育了潮人族群文化,形成了潮人独特的文化心理,这些文化心理大量投射在潮汕地区地名上,是地名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探析潮汕地名中体现的潮人文化心理,有助于破解潮州民系文化密码,丰富潮州地名文化研究.潮汕地区地名主要蕴含崇宗追远、尚雅弃俗、敬神乐群、感恩扬善、革旧立新等潮人族群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丁度浩 《文教资料》2009,(20):71-73
本文纵观潮汕历史,从儒家文化和海洋文化两个层面入手,分析了潮人文化特性的形成、发展,以及其时潮汕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钱伟 《文教资料》2010,(21):91-93
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支独特的地域文化。潮汕人以"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闻名于世。本文从潮汕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入手,分析了"东方犹太人"的文化性格的表现形式和形成根源。  相似文献   

7.
与用要素、制度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古典经济学和新经济史学不同,在潮汕地区特殊的宗族制度历史传统中发掘潮汕人特有的文化信念和内化规范:宗族观念导致了个人交往层面的特殊"关系网络",造成"分割"的社会结构,增加了市场经济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导致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入的困难,使这一具有商业传统的地区陷入小商小贩"过密化"的陷阱,这是人文地理条件优越的潮汕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一旦离开潮汕地区,潮汕人的商业精神和宗族伦理观念就变成他们的优势,这是潮汕地区之外潮汕商业精英辈出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地域文化是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潮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儒家文化和海洋文化从正反两个方面,既成为潮文化促进地区经济进步的因素,也成为潮文化制约当地现代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具体化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宗族势力的消极面,从不同角度制约了潮汕经济的与时俱进。因此,应从非正式制度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两方面,来促进正式制度变迁,加快潮汕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石敢当是我国带有民族性的民俗事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一个侧面。该文通过对潮汕地区现存石敢当的调查,发现潮汕地区作为石敢当信仰的典型区域,其种类多样,尺寸及置立时间亦与文献记载有别,而且从石敢当的规格、凿制、仪式等角度考察都有其特殊性。同时,它与符箓信仰、风水观念及泰山信仰之间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泰国华人作家群中百分之八十是中国广东潮汕籍作家。泰国华人作家与潮汕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因涉及到泰国潮汕读者的因素,于是,泰国华人作家尤其是泰华潮汕籍作家们把潮汕文化作为他们的主要创作题材,以潮汕地区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意蕴在作品中便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1.
墟市不仅是潮汕地区商业贸易的中心地,也是各方宗族势力互相较量的关键场所,同时还是民间宗教信仰、公众活动的重要空间。从数量、规模、开市频率和租税等方面看,近代以来潮汕地区的墟市可以称得上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浓厚的宗族色彩、鲜明的侨资元素、缓慢的转型过程和多功能的社会公共空间等特点。这表明墟市在潮汕地方社会变迁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潮汕善堂,是卓具潮汕本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慈善机构。它存恤孤苦、救灾赈灾,修桥补路、服务公益,收尸埋骨、恤死善后,祀神祈福、慰祭孤魂,在潮汕地区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社会功能。但从管理的现代视角看,大多数善堂在人员管理、资金来源、服务内容、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不足,制约着其慈善影响力的发挥。要促进潮汕善堂与现代慈善接轨,需要从善堂自身建设和政府引导支持两方面下功夫,以更好弘扬这一民间慈善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潮汕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别,这给潮汕人学习普通话带来很大的困难。从历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情况看,在语音方面,潮汕地区的应试者存在不少问题,反映出较明显的潮汕方言色彩。文章通过对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和儿化等几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纠正潮汕方音的方法,以帮助潮汕人克服根深蒂固的方音,达到发好普通话标准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一隅,远离中原。潮汕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地理环境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富饶的土地吸纳了大量的北方移民,人多地少的矛盾又让潮汕人选择了走向海洋。故此,潮汕文化深深植根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土壤,又融入了海洋的血液,形成今天极具地方特色的潮汕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新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和现代生活结合面形成的一种文化,一般存在于家庭文化、电视文化、体育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社团文化、歌舞文化、花卉文化之中。潮汕新民俗文化,是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面而产生的一种新文化。这种文化在潮汕的社会生活中已显示其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应予足够重视。本文主要从功能文化学角度分析其产生的根源、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影响潮汕地区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潮汕方言及潮汕文化因素,阐明了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进行潮汕方言与英语语音比较,潮汕文化与英美国家文化比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潮汕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风情万种的民间生育习俗,包括生育崇拜、祈子习俗、分娩习俗、生育礼俗、禁忌习俗等方面。潮汕民间生育习俗是潮汕传统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潮汕民间对生育的高度重视,具有明显的传承性与地方特色,体现了潮汕人浓重的重男轻女生育观,具有一定的落后愚昧成分与消极影响,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与积极意义。随着社会进步,潮汕民间生育习俗与其他民俗一样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潮汕民间生育习俗的传统守成与现代变革,构建健康文明的现代潮汕民间生育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舞蹈是我国的文化传承,也是文化精神、民族审美的心理传承。舞蹈来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舞蹈可说是与众不同的一种文化象征。在特殊的文化象征下,它主要是以人体作为表演的中介动态艺术,它有着语言文字的功能,传承着民族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9.
潮汕童谣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童谣历史悠久,它保留着大量古汉语词汇和音韵,对古汉语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反映的靠海吃海、出洋过番、敬神事鬼等充满海洋气息的民俗风情,彰显着潮汕独特的地域色彩,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潮汕方言一直保留着"无轻唇音"的特色,准确发出带有"f"声母的字音过去一直是潮汕人学普通话的一大难点.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及推普工作的不断深入,潮汕地区中学生和成年人在"f、h"的发音上已呈现明显差异.经调查,中学生的"f、h"发音情况良好,准确率和成年人相比已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