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斯奋在《白门柳》中所追问的历史意义向来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但是,对历史意义的追问与小说结构的关联却少有人注意。剖析《白门柳》的结构与意义的关联,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刘斯奋的艺术匠心和小说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2.
刘斯奋的《白门柳》是一部荣后“茅盾文学奖”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是明清时期文人政治体验与人生体验的集中展示和全方位总结;作家把住文人与政治的关系这根主线层层展开,通过对知识分子和青楼女子不同边际的形象描绘,真实地展示了他们共同的悲剧命运;作家艺术手法高超,语言表现有力,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复杂丰满程度和艺术表现上的细做真实程度令人击节。  相似文献   

3.
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以"功名富贵"为中心,采用了单点突出、定向发展的方法来刻画全书的主要人物。书中人物在对待功名富贵的向心或离心的变化中,受到一次次的检验,人物性格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有序的演进。这种人物的刻画方法与"功名富贵是全书的第一着眼处"的构思紧密相关;与"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结构形式互为关联;也是夸张、讽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2):155-158
作为近年来乔学界较有特色的学术成果,《乔伊斯长篇小说人物塑造》一书分别对乔伊斯的三部长篇小说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解读,对乔伊斯小说语言与人物塑造、叙事结构与人物塑造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体现了一种隽永的人文精神。从风格上,该书贯彻了乔伊斯的真诚本质,说理论证娓娓道来,读来宛如和大师促膝而谈;从结构上,该书依照乔伊斯著作出版顺序,以副标题形式依次品评,清晰而醒目;从情怀上,书中弥漫的那种人文关怀让人备受鼓舞和感动;从艺术价值上,该书体现了乔学研究的继承性、历史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6.
7.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就在于小说把对历史的宏观理解与对人物个人命运的把握结合起来,写出了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这一个"。小说在塑造李自成形象时,成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揭示了李自成的个人命运和起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深层原因。在刻画李自成形象时,小说既真实再现了历史生活,又能跳出历史,大胆地虚构。同时,小说中具有独特个性的其他人物也构成了李自成形象的重要对照或补充。  相似文献   

8.
郭雷  王旭 《文教资料》2010,(14):31-32
《理发》是林·拉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拉德纳成功塑造了,小说人物,使人物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令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用福斯特的小说扁平、圆形人物理论分析《理发》中人物塑造的形象性与艺术性。并从《理发》中独特的叙事观点挖掘拉德纳塑造人物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在代表作《羊脂球》一文中,莫泊桑主要借助成功的人物塑造达到揭示社会真相的目的。本文试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分析《羊脂球》的人物艺术形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角色和角色背后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学术界虽然对《白鲸》中小说人物所特有的深厚内涵与复杂的象征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遗憾的是,其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却始终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本文则正是通过以E.M.福斯特提出的著名人物分析方法为参照体系对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上的整体特点展开分析。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为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白鲸》中小说人物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老舍先生的力作《茶馆》的人物塑造特点,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主要与次要人物的处理上、角色的语言与行动上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2.
13.
《战国策》塑造人物的手法多样,刻画出生动逼真的各色人物,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先贤的辩才和智慧。其手法主要有精雕细刻的描绘;通过人物的独白和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对比方法;曲折的情节等。  相似文献   

14.
《战国策》塑造人物的手法多样,刻画出生动逼真的各色人物,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先贤的辩才和智慧。其手法主要有精雕细刻的描绘;通过人物的独白和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对比方法;曲折的情节等。  相似文献   

15.
杨剑龙的长篇小说《金牛河》是作者以一位老知青的眼光反映"文革"时期自己经历的那段山乡生活的乡土小说。它以抹不去的悲情记忆为动力源,塑造了牛汉国、姜阿翠这两个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描绘了山村水乡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体现了"淡中见浓"的美学格调。  相似文献   

16.
《醒世姻缘传》这部世情大作,历代史家、评论家都偏重于从正面对该书广泛地描写社会家庭,尖锐、深刻的讽刺特色和独特的结构进行总结,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较少涉及这部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缺陷。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缺陷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7.
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红岩》,是60年代我国文坛上出现的一部气势磅礴、悲壮感人的革命作品,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和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以谈狐说鬼为主要内容,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佛教的转世投胎、灵魂不灭、因果报应等思想对其题材来源、思想内容、情节结构以及作家创作心态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蒲松龄充分运用了佛教文化"诸行无常"、"诸法皆空"以及佛家因果轮回等观念来塑造人物,显示了佛教文化对其人物塑造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碧桃花》,全名《萨真人夜断碧桃花》,元代无名氏的杂剧,共四折,有《元曲选》本。第二折《幽会》,与《牡丹亭》的《幽媾》有相近之处。第三折《夜断》,与《牡丹亭·冥判》有相近之处。焦循在《剧说》中也有"玉茗之《还魂记》,亦本《碧桃花》《倩女离魂》而为之"的说法。本文主要从家世、游园、幽会、还魂这几方面的对比,来剖析《牡丹亭》对《碧桃花》女主角人物塑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通过对《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韦瑟罗尔奶奶和艾米丽的人物形象对比及两位女性人物的塑造手法的分析比较,以使读者对两部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意识流、象征手法、叙事视角和控制对话描写的手段下,两位女性人物的人物形象丰满,性格被凸显出来,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