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存在是一种秩序的存在,秩序感的形成对于个人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秩序感的培育要及时抓住幼儿秩序敏感期,为培养有秩序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人的一生当中,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后期的发展以及日常的生活质量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而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幼儿时期是最关键的时期。我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当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幼儿教育者在接下来的幼儿教育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大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并且使用各种方法来进行提高。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之后,总结出了几点有关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核心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善于使用评价、使用游戏教学、使用环境以及借助家庭的力量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医生、幼儿教育家。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平民区创办了她的第一个“儿童之家”,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培养儿童,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蒙台梭利特别强调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她认为成人的职责在于为儿童提供符合他们发展规律的环境,保证儿童有充分的自由,观察和了解儿童并在必要的时候给儿童以适当的引导,以帮助儿童实现自我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语言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着重对教育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并总结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班主任可采用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庄晓默 《母婴世界》2014,(5):128-129
名词解释 秩序敏感期是宝宝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宝宝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而宝宝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熟悉并适应自己的生活起居习惯,这就是秩序感。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可以从"具体教育,规范行为;以身作则,指导行为;反复训练,养成行为"这三方面入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庭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根据小班年龄阶段幼儿的就餐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并采取家园共育的方法,促进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王铮 《教师》2012,(22):117-118
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庭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根据小班年龄阶段幼儿的就餐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并采取家园共育的方法,促进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与目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所以,我们更要注重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行为训练,经过合理、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幼儿会  相似文献   

10.
1 在适宜的环境中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通过美化自然环境,优化社会环境,净化心理环境,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秩序是一种需要,也是影响一个人终身的一种习惯和品质。每位儿童对外界秩序都有一个敏感期,小班是幼儿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而小班又是孩子刚刚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转折期,他们或许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对刚入园的幼儿进行秩序感的培养是顺利开展活动的有效保证,良好的秩序有利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学习和交往,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并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2.
翟丽杰 《成才之路》2010,(19):94-94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现浅谈以下几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发言:我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好的习惯正如这位科学家这样一点一点养成的,而坏习惯的形成同样是这样简单而容易。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尊重幼儿需要,培养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超男 《成才之路》2014,(36):63-63
一、什么是秩序感秩序感是指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幼儿时期秩序感的培养对其以后的成长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牢牢把握幼儿时期这个年龄段,了解幼儿秩序感养成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相似文献   

15.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踏进校门,犹如一张白纸,这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因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行为知识很淡薄,再加上父母长辈的无限宠爱,使得这些孩子有诸多不良行为和习惯,他们自律性差,随意性强,无自立能力等,如果这些坏习惯一旦形成,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们应从一年级就加强"养成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儿歌教育,规范行为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  相似文献   

16.
白曾登 《学周刊C版》2014,(5):205-205
幼儿园阶段是人生最初的学习阶段。这个时候.幼儿要离开父母.走进幼儿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因为幼儿园的环境要与幼儿以前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什么都得开始一点一滴的学习。同时.幼儿阶段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但是因为自身的控制能力较低.要想让幼儿形成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才能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使幼儿既能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又不受那些不良的、不规范的行为习惯所影响。相反.如果在幼儿时期我们并不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在幼儿阶段养成的行为习惯会伴随终身,对人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教育阶段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历来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教师可从三个方向出发展开研究:游戏中训练,唤醒教育;与家长沟通,家园互动;环境中熏陶,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18.
情况分析在农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孩子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说粗话、在马路上嬉闹玩耍、甚至打架争吵等等,为什么农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是由于农村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导致。现如今的农村家庭,有一个或二个孩子的家庭占多数,孩子成了家中的希望,不少孩子生活在"众星捧月"般的家庭氛围里,独生子家庭中,又是  相似文献   

19.
刘永军 《中国教师》2009,(Z1):450-450
<正>学习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是一个人由  相似文献   

20.
范玉柱 《中国教师》2010,(Z1):390-390
<正>学习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是一个人由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提高他们的综合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