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反应,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给予强化,它使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目标。教师不能把情感仅仅作为达成认知的手段,而要把它视为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人的心理体验.情感教育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人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教育促其成长成熟的过程.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以及情绪,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自尊或者关注每个学生能否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统一协调地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情感教育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顺应”人的情感需要、“激活”个体生命潜在的情感需要、“生成”个体生命新的情感需要、“提供”个体生命的情感需要满足与否的条件.情感教育的任务是改变和影响人们的情感生活状态及其内容,变消极情感品质为积极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3.
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说,情感教育“不是探讨如何以情感作为教育手段去推动教学和教育活动,而是论述为什么和如何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而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事实上,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是教育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问题。只有情感才是真正属于个体的,它是内在的、独特的,是人类真实意向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情感的质量及其表达。一个人对某种价值认同、遵循乃至于形成人格,虽然要以一定的认知为条件,但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人情感变化、发展过程的,包括内在情感品质与外在情感能力的提升和增长。因此,思想品德课必须讲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所谓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活动不仅伴随着一种情感体验.而且情感体验反过来对人的活动也有一定的支配作用,若能引起愉快的情感体验,就会发生积极的摹仿和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就会引起人的行为停滞或改变的趋势。教学是需要情感来支持的。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发展背景为教育中凸显情感的重要性提供了现实依据。情感不仅构成教育高质量的重要内涵,而且是全球化时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基石,为人持续终生的自我学习和发展提供先天可能。教育的情感转向意味着重审教育的知识与伦理背景,并在人的发展的价值理念下,在整全人的意义上寻求一种旨在能够帮助人获得促进他自身发展的动力、条件和能力的教育,它深刻地表现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人的在场。为此,需要从人的认知深化、道德完善、精神丰富和潜能开发等角度出发,理解它们与情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情感在教育中的渗透与结合方式,通过对情感的培育推动凸出以情感转向为标识的完整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语教育重共性、重知识、重结果、重认知理性,把人和世界主客二分,导致人的情感被轻忽、精神被放逐、个性被扼杀、人格被异化,遭到异口同声的质疑与谴责。在批判工具价值、张扬人的个性、标举人精神的呼声中,情感款款走向语教育这个舞台的中央,要向世人展示她迷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人手。一个人对父母、对同伴、对周围的人有了深厚的感情,才能服务于社会,立足于社会。”目前.多数孩子是处于独立个体化、娇生惯养、辈份观念淡的生活氛围之中,多数孩子获得到的被关爱情感是处于饱和状态。但是。笔通过观察发现孩子情感空间尤其是关爱情感空间是缺失、不完整的表现在:孩子们总在向成人索要关爱而自身却少有付出.甚至是不懂得他们也有付出的义务与责任;孩子总是任性地要求,要求得不到满足就过激甩闹,不懂得适当控制情绪。究其原因,笔认为是在培养孩子关爱的情感的教育中被成人给忽略了:成人总把自己关爱的情感一厢情愿地、无怨无悔地付出。只求把孩子的情感空间塞满被爱;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求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观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们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课文是情感的载体,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无数的教育事实也告诉我们: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语言文字里蕴含的思想情感而产生的心理意识,再经过老师发自肺腑的真实情感去拨动、震撼情感之弦,学生就会动情,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行为,它包含了从教者的语言、肢体、情感、情绪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学语文课本的大量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情感。作者把对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情绪都渗透在字里行间,因而,把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尹建平 《中学理科》2006,(12):69-70
学习的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过程.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只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eP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情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需育情.  相似文献   

13.
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渗入作者或文中人物(有的是作者借文中人物的情感来抒情)的情感,并把它用生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抒情。一位同学以《感受乡村》为题,在文中写道:  相似文献   

14.
徐玲 《成才之路》2010,(22):68-6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学美术的人就应该是一个注重情感、感情丰富的人,而作为一位美术老师还应该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以激情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好恶倾向,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激励是指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种兴奋状态中。所谓情感激励,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人的情感,使之产生人们所希望的倾向,并形成持久、  相似文献   

16.
成莉  刘云艳 《教育导刊》2005,(10):45-47
一、情感教育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一种与认知、意志相并列的特殊心理过程.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教育概念,它指的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重视情感教育也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地发挥作用,以便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育,指的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使人的情感得以发展和升华。罗杰斯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它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为此,他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主张形成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为教学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其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的。从根本上讲,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进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情感态度。情感介入英语教学成为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我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利用情感因素,发掘教学潜力,优化教学效果,不啻为一条有效途径。教学时可以有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