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垚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3):135-139
认同是指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它既是一个社会群体借以证明自身合法性的依据,又是一个群体借以团结其成员的核心力量。族群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想象"。文县白马人是我国"藏彝走廊"中一支民俗独特的族群,他们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构成了白马人最重要的"集体记忆",一代一代深深地镌刻在族民们的脑海中。白马人在对祖先历史的追忆中,延续并强化着"想象的共同体"意识和"边界"意识。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与亚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教育与亚文化傅维利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是指由特定社会群体发明、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群体和群体内成员共同认同的特有的文化意识,是构成亚文化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以相同的年龄、身份、阶层、职业、党派,甚至兴...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文化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文化观念 ,是由企业领导者倡导 ,为全体职工认同的本企业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研究和探索企业文化的特征、功能 ,开发企业文化资源 ,对于社会的进步无不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群体是两个以上大学生在共同的兴趣、目的和利益基础上进行合作与联合而形成的一种聚集状态,具有组织的群体性、资源的共享性、规模的不确定性、结构的多层次性、能力的互补性、方向的多元性和功能的复杂性等特征。这种人群集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大学生群体意识指的是处在某一群体的大学生对该群体的自我认同,以共同的价值规的认定和实现为核心内容,伴之以归屑感等情感体验。其中当代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主体是以学校管理当局的决策层为导向,加之不同层次的正式和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互动作用的结果而形成的。对应于群体的不同状态,大学生群体意识可分为有组织意识和非组织意识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政治认同"确立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指出:政治认同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作为政治主体的政治心理活动,包含政治  相似文献   

6.
高昂的群体士气是搞好学校总务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总务工作群体的士气,就成为学校总务工作领导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管理心理学认为,士气是员工对群体感到认同与满意,愿意为达到群体的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是群体中成员的团队意识与集体态度.土气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群体内部团结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士气高昂的战斗群体,应具有七种特征:1、群体团结是来自内部的凝聚力,不是起因于外部压力.2、群体内部成员没有分裂成互相对立的小团体倾向.3、群体内部具有处理内部冲突与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4、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共同价值观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共同价值观是指大学共同体成员普遍认同并持有的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超功利性、超现实性、超边界性是大学共同价值观的主要特征。大学共同价值观对大学共同体及其成员具有导向、凝聚和规约的作用。大力加强大学共同价值观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精神通常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学校精神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学校成员广泛认同和信守的群体风尚、思想境界、意志品质、行动准则等共同本质及其表现出来的活力。学校精神既是整个时代精神在学校中的反映,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学校精神是学校哲学的"人性观",是学校办学方针、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因而构成学校文化的基石。它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  相似文献   

9.
<正>何谓学校文化?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教授对学校文化作过论述:"学校文化是指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因此,学校文化应该指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与行为规范准则等。  相似文献   

10.
从解释偏向视角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改变对外群体态度与行为的认知过程。研究以壮族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启动范式操作共同内群体认同,测量解释偏向(包含自动解释偏向、迭代解释偏向和延时解释偏向),考察共同内群体认同能否提高壮族大学生对外群体信息的积极解释偏向。结果发现:共同内群体组的自动积极解释偏向显著高于独立群体组,而共同内群体组与独立群体组在迭代积极解释偏向和延时积极解释偏向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完善了解释偏向阶段模型,也为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和积极族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了路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班集体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和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主体对象和组织力量。建设团结、友爱、凝聚力强的班集体,有利于营造班级成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促成学生徳、智、体、美等素质不断进步的高级班级群体。优秀的班集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会表现出班级成员的共性优良特征,这离不开全体班级成员集体意识的培养。本文分别从建立班级共同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和培养优良的班风这四个方面,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学校精神的特点 学校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由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群体意识和行为即为群体内聚力或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之内的全部力量.这种力量,从群体的角度讲,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从个体角度讲,是群体成员对其所在群体的向心力.群体凝聚力是维持群体存在、增强群体功能、实现群体目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图腾信仰与族群认同--以广西壮族族群蛙图腾信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族群是一个具有自身文化特征的群体,共同的文化特征体现了族群认同。不同族群的图腾信仰常常包含着该族群丰富的民族记忆和族群的身份认同,因为图腾信仰构成了族群整体性的纪念活动。文章以广西壮族族群中对蛙图腾的崇拜为例,结合文本分析和田野描述来说明图腾信仰和族群认同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论证图腾信仰强化了族群成员的认同功能,加强了族群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群体是指在意识、行动上相互发生联系或影响,为共同目标协同活动的一群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对群体的心理功能提出了“群体力学”概念,认为群体的行为并不等于群体各个成员个人行为的简单算术和,它包含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状态。“攻心为上”是我国古代已有的心理教育方法,它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班级群体心理教育。学生群体天天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他们大多数人身心特征又较为接近,如果老师能注重对学生的群体心理引导和塑造,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将班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群体是指在意识、行动上相互发生联系或影响,为共同目标协同活动的一群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对群体的心理功能提出了“群体力学”概念,认为群体的行为并不等于群体各个成员个人行为的简单算术和,它包含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状态。“攻心为上”是我国古代已有的心理教育方法,它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班群体心理教育。学生群体天天生存在同一环境中,他们大多数人身心特征又较为接近,如果老师能注重起学生的群体心理引导和塑造,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将班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学…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校园文化建设正在各校悄然进行。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和教育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学校成员所认同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 ,它是学校历史传统、工作作风、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由两种方式 :一种是自上而下式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的组织文化主要是指幼儿园组织的理性价值观。一般是指幼儿园在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包括幼儿园中人们共同具有的价值观点、思想认识;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共同体现的道德水准、精神风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等。换句话讲,就是指幼儿园的服务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竞争意识等汇聚而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它基于园所的优良传统和发展趋向,为园所全体成员所认同,渗透于园所一切活动之中,它构成了幼儿园生存的基础,是幼儿园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是幼儿园的灵魂。建设幼儿…  相似文献   

19.
学科教研文化是指学科教研组成员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本组教师所认同的行为作风、价值追求、行为准则、交流方式、行为习惯的综合。它是一种为学科组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共同追求的精神价值体系,是学科教研组成员共同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具体来说,是指学科教研组成员在日常的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中,是怎样思考和行动的。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而文化作为国家发展、地区进步的重要内容,是维系国家、民族文化群体的动力和源泉,因而文化认同应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甘南藏戏是甘南地区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凝聚着藏民族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情感,扮演着重要的精神纽带作用。文章拟通过分析甘南藏戏在叙事上的特征,归纳其在现代化传承中需要强化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属性,具体包括更新角色类型,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创新情节模式,突出叙事结构中的文化情感;替换词语程式,体现文化符号里的家国情怀,进而突出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