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正在蛋白质分子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会发现氨基酸、氨基、羧基等因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面对此类计算问题,他们往往无从下手。这里我总结几个规律,以帮助大家解决此类问题。一、氨基酸数与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关系n个氨基酸综合成一条肽链时,形成(n-1)肽键,由于每形成一个肽键都要脱去1分子水,所以脱水数也为(n-1),即: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1,那么当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它们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原子物理学中,研究原子组态时,计算多电子原子的总角动量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大多数教材为了说明 L-S 耦合与 JJ 耦合的适用条件,均先引入了六种相互作用;G_1(S_1S_2)、G_2(l_1l_2)、G_3(l_1S_1)、G_4(l_2S_2)、G_5(l_1S_2)和 G_6(l_2S_1),并根据这些相互作用的强弱作为判断两种耦合的标准,以计算出原子的总角动量。但是,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学中 ,应创设激发学生创新的发生机制 ,才能培养出思维敏捷 ,勇于开拓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初中化学计算的教学中 ,如何通过有关天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达到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十几年的化学教学中 ,总结出天平问题计算的几种类型 ,现例解如下 :一、通过物体与砝码位置颠倒的计算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左码右物 (反称 ) ,求物质质量。例 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 4.0克物质 (1克以下使用游码 ) ,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被称量物质的位置放颠倒了。则该物质的质量应是 (   )。A .3 .9克 B…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大部分地区使用人教版教材教学,惠州市试行鲁教版教学。本文就这两种版本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探究设计和实施过程做对比研究。一、人教版《化学(必修1)》中的探究活动与过程1.[实验1-5]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____g。(2)根据计算结果,称量NaCl固体。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来整理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的信息,感受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学会解决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学数学教学中常出现求解函数af+b((c-f~2)~(1/2))(c>0的常数)的最值问题.本文将利用Schwarz不等式给出一种形如F=af+b((c-f~2)~(1/2))的最值的简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两三位数除多位数教学中“不够商1”问题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通过判断“某数被一个数除不够商1”进行计算,另一种是通过判断“某数个百(或某数个十)被一个数除不够商一个百(或一个十)”进行计算。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发现这两种方法教学效果差异较大。用第一种方法教学时,学生计算和叙述算理基本没有出现问题;而用第二种方法教学时,学生大都出现了叙述算理错误的现象。例如,让学生叙述2835÷27的算理,当被除数的十位  相似文献   

8.
化归是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联系、运动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观察和认识待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某种转化过程 ,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 ,使生疏的问题熟悉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达到顺利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计算教学中数、量或式的转化(一 )数的转化。计算中问题的解决通常是通过数的转化来实现的。常用方法有 :1 数和数的转化。如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 ,把它变成整数 ,再按学生熟知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又如 :教学整数、小数、分数四则…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里讲授近似计算,是要教给学生有关近似数的初步知识与计算技能,不是研究近似计算的理论与计算精密误差,因此我们认为教学的要求,主要在使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有关概念;掌握数字计算的法则。教学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一、近似数的概念。1.近似数的产生(计量、测量、计算)以及怎样判定一个数是近似数还是准确数。2.近似数的三种截取方法(去尾法、收尾法、四舍五入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表示近似数的精确度的方法,能合理表达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1)25+65 240+65 75-45 170-65 (2)1.25元+2.31元 0.73元+2.17元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第四册第52 页的例题、第53页"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 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 (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2.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和验 算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学合作交 流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 减三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概括出不退位 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操作、推理、归纳能力,空间观念以及置疑、释疑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重点、难点、关键点剖析: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3.教学关键:理解长方形的面积(所含平方厘米数)与长方形的长(所含厘米数)和宽(所含厘米数)有什么关系。教学过程:一、认知冲突,激发探…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一位数除两位数 (第1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用两种读法读除法算式。 2.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位上”的道理。 3.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4.会用竖式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过程一、运用知识迁移、引出新课。 1.迁移练习。 (1)口答:6是由几个一组成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估算及其意义估算,就是大致推算,是个体未经过精确计算而只借助自身知识对问题提出粗略答案的一种简单估计形式。有效的估算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学生选择、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估算教学日益成为小学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估算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估算教学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认识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记住其计算方法。2.记住繁分数的意义。3.知道工程问题的结构,解答时把工作量看作“1”。(二)理解1.举例说明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否使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17.
<正>1教学分析1.1教学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运算,能灵活运用数列的性质进行计算。(2)能熟练运用通性通法处理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相关的问题;能通过构造法将递推关系转化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问题,提高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知识和方法体系的认知与理解。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物理电学的教学中,应用基本的电学规律进行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是电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而在这一重点的内容中,如何分析和处理有短路现象的电路,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的教学发表一些浅见。一、几种出现短路现象的典型电路由于初中电学,按新大纲的要求,有关电路的计算规定只允许出现两个用电器以下的简单电路,因而,可能出现短路现象的电路,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出现用电器(或电源)跟无阻导线  相似文献   

19.
《百分数的三种计算问题》是高小算术第四册第二单元《百分数》的教学重点。我过去教学这节教材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联系旧知识,讲解新知识。百分数的三种计算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分别与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相同。我在教每一种百分法的计算问题以前,首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再过渡到新知识的讲解。例如,讲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先复习了这样两道文字题:15的2倍是多少?15的1/2是多少?明确求15的2倍、求15的1/2都用乘法。然后把1/2改成50%,问15的50%是多少?这样,学生就清楚地认识到求一个数的50%与求一个数的1/2的意义和方法都是相同的。从而初步建立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的概念。这样联系旧  相似文献   

20.
在经典力学的教学中,有一种忽视牛顿第一定律概念教学的倾向,这可能有以下原因:(1)从应付学生入学考试出发,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的计算问题压倒了牛顿运动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概念教学。这种侧重于计算而忽视概念教学的倾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计算也易于陷入死套公式而导致错误。基础物理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计算错误的根源大多数是概念错误;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根源主要不是数学工具的运用,而是物理概念的掌握。(2)有人从理论系统上认为牛顿第一定律不过是第二定律的特例,所以侧重于第二定律而忽视第一定律的教学,这种认识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