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吴萍 《教学月刊》2013,(7):47-50
一、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明确地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并对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了阐述。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将"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作为基本定位;将  相似文献   

2.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英语课程的性质做了如下的界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作了如下具体描述:"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首次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观点,并具体指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人文性"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4.
英语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明确提出了外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理念,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强调了开设英语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新课标")正式颁布。英语新课标第一次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生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并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初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编写组在认真研究英语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十年来积累的课程改革实践经验,对《初中英语》教材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修订后的教材充分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英语课程的性质明确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注重其人文性。对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人文性谈几点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结合英语学科内容实际,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8.
相跃 《中国教师》2014,(19):60-62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掌握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头戏,也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认知过程。《标准》中将小学  相似文献   

9.
吴飞芬  钱峰 《江苏教育》2012,(31):27-28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它们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两者必须整合发展。因此,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功能上要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和愿望,开发学生的个性、潜  相似文献   

10.
王路 《天津教育》2011,(11):19-20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强调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学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形成优秀的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沈杰 《中国教师》2014,(18):63-64
<正>语言作为人际沟通的媒介和工具,交流是其基本属性。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记单词、掌握语法是过程,而沟通、交流是最终的目的和归宿。《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中明确了本门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从其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了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英语与学习母语一样,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英语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部分新增加的内容,因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大任务。本文主要从聚焦语言难点、挖掘文本内涵、拓展单元话题和关注教材局限等四个方面阐述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越来越多的小学英语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和品德教育,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情感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问题一:情感教育"昙花一现"。一些教师教学的关注点还是更多地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上。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教书、育人两者同等重要。然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的实施存在着某些误区。本文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小学英语课堂中人文教育的误区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继而修订的外研版新标准新版教材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性质。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语言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已成为当下英语教学的焦点。笔者试图挖掘新教材的人文性,恰当利用点读技术,对教材进行工具性与人文性整合,帮助学生切实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跨文化意识,形成良好的意志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这就指明了英语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性质,指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一、英语素养的内涵什么是英语素养?《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其意义是将英语扎根于多元文化的土壤里,创设一个自主、和谐、人文、进取的文化氛围,从而释放人  相似文献   

19.
钱丹 《学子》2014,(14)
正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任何言语的"义"都要通过最基本的两种外显形式(声显形式、形显形式)表现出来。从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来看,从过去的《英语教学大纲》到今天的《英语课程标准》,都提出了培养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这样阐述的:"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可见,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其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的现象比较普遍。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就是要通过渗透学习策略、培养跨文化意识及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凸显教材的人文内涵,回归语言本源来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