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0年是上海世博年,也是上海向3.0时代迈进的关键年份。建国后的上海,经历了三次蜕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面貌大改变。上海的档案高等教育就是借改革开放之东风,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然,相比于浩浩荡荡的改革开放大潮,它仅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相似文献   

3.
一个多世纪来,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再到1979年后的改革开放,上海经历了从前近代传统经济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再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经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19世纪中叶之前,上海还完全是一个传统社会。上海经济虽然依托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以及上海港的有利地位,在国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上海县城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在传统经济母体内,也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但是它们与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基本上还处于分离的状态。上…  相似文献   

4.
世博会是传播中国的契机,也是改善上海形象的良机。上海人正在悄然改变,而外界对上海人的印象却几乎原地踏步。当下中国,最著名、最持久的地域歧视,不是针对河南人、北京人、广东人或东北人,而是针对上海人  相似文献   

5.
饱受争议的磁悬浮列车终于从上海龙阳路车站飞驰而出。然而,当它平安抵达浦东机场时,有关磁悬浮技术的争论仍然未能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6.
一个怀抱理想与梦想的戏剧人,如何在上海这个现实大于理想的都市里,寻找自己的经典戏剧之梦?  相似文献   

7.
上海人一百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城市人口在1843年为20多万,1900年为100余万,1949年500多万,1999年1400多万。一个半世纪中,上海人口增长70倍。在20世纪中,上海人口增加10多倍,平均每年增加100多万,这个速度是全国人口增速的3倍。上海城市人口不等于上海人。讨论上海城市人口,可以上溯到开埠甚至更早,但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上海人,历史则没有那么久远。上海人概念的形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事。1900年,也就是20世纪开头的那一年,李鸿章在与李平书谈话时说:“君是上海人,当与洋人习,何不度德、不量力乃尔!”这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提到“上海人”的资料。那时,李平…  相似文献   

8.
即便是在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仍无法保证减贫事业的发展。要想在减贫事业上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提升所有人,而不是让发展成果仅仅落到一小部分人身上  相似文献   

9.
随着培育自贸区改革“良种”的经验逐渐成熟,自贸区扩容步入提速通道,谁会最终入选扩容名单,答案即将揭晓  相似文献   

10.
上海的豪华邮轮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国绅士在灯火辉煌的大厅演奏乐曲,精美的舷梯上男女主人公相遇,电影《泰坦尼克号》为邮轮做了最好的注解。如今上海也将修建邮轮码头来停靠浪漫以及财富。  相似文献   

11.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靠向银行举债,变成了所谓的“个人负翁”,提前过上了有房有车的幸福生活,只是,“负翁”们在套现了自己的将来后,真的能够像温莎公爵那样生活吗?  相似文献   

12.
雷飙 《航空档案》2005,(10):35-37
不针对第三方、不涉及他国利益,旨在增进彼此的友谊和互信,锻炼部队,进一步提高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能力的“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8月25日在山东潍坊圆满结束。“飞豹”以它特有的英姿参加了演练。人们很想知道“飞豹”是如何诞生的?  相似文献   

13.
吴静  黄瑚 《新闻大学》2012,(2):60-65
辛亥革命时期,上海革命派报纸不仅承担起鼓吹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任务,还以“稳定”和“建设”作为经济报道的主基调,通过报道经济新闻、发表经济评论,关注国家的“财政困难”和“借款危机”,鼓励国民“发展实业”和“振兴国货”,肩负起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言人的重要使命,努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营造正面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爸感叹说,世博会给了上海人为自己正名的机会。我爸有位老友,携老伴带孙子来看世博,下了火车死活要订宾馆不肯来我们家住。幸好我爸老当益壮,一手拖人一手拉行李把他们请了回来。一进门,他们就惊讶地说:“哎呀,现在上海人住得比当年好多了!”他们对上海小老百姓的住房印象还停留在2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5.
“还差一度就到冰点了,大家都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也找不到柴火。”10月21日,上海闵行区一家地产开发商的研发部经理对本刊说。  相似文献   

16.
在 经历了跨越千年的激情之后 ,人们对于新旧世纪的更替似乎更趋于理性 :商家没有藉世纪之交急吼吼地大减价、大促销 ,许多市民也不愿大老远地跑去石塘镇或括苍山“轧闹猛” ,而宁愿待在家中守岁 ,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或泡网吧 ,以各种方式感受新世纪的来临。所以 ,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新闻媒体 ,便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人们“眼睛”和“耳朵”的重任。于是 ,新旧世纪之交 ,上海各新闻媒体精心策划 ,奇招迭出 ,忙得不亦乐乎。数字“游戏”在中国人的眼中 ,数字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因此在世纪之交 ,这“2001”和“100”就成了最惹眼的…  相似文献   

17.
论者多以为,上海今天的发展,其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工业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等诸多中心地位的获得,实起步于近代上海的开埠;也有认为,上海建城七百一十多年来(尤其是一九四九年前的六百六十年),中国社会王朝更替,战乱相因,总体发展缓慢,而上海所在的江南则有异于一般地区,其兴也蓬勃,其发展变化之迅速与深刻,在全国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中国传统节日有着相异的庆贺方式。为了更加详细了解上海地区传统春节的庆祝方式,通直接采访和问卷调查,对上海人春节期间“烧头香”的仪式进行梳理,反映上海人民春节的美好祝祷,为了更好生活的美好祝愿,揭示这一民俗背后的市民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上海壹周》在上海城市文化构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关注上海的白领阶层,创建白领阶层的梦想家园。一方面通过其画报的版面、内容等显示出国际性、时尚感极强的白领文化;另一方面《上海壹周》以它特有的“城市怀旧”情节,缅怀历史,追溯海派文化遗踪,并以此构建未来上海。  相似文献   

20.
正为价值搭台,向品质致敬为期七天的201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8月19日落下帷幕。5 00余家出版单位、1 5万余种图书亮相书展,近千位中外作家、学者和各界名人汇聚上海书展,举办了近700场文化活动。书展评出了"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和"最有号召力的十家出版社"。今年的上海书展在追求品质上取得了突破,更注重阔读价值的引领和读书品质的提升。最有价值的文化和最贴近时代的思想,在书展中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