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王佩 《职教论坛》2014,(9):52-54
实现土地和人口的城镇化,需要社区教育引领失地农民融入社会。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社区存在着组织建设落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偏低以及服务内容狭窄等问题,为此要加强社区建设,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发展社区教育,为失地农民融入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失地农民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以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融入社区教育的必要性为逻辑起点,对其融入的价值意蕴进行剖析。从构建具有社区特色的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课程体系、打造“社区+企业+高校”立体式创业生态圈创业导师团、校社联动共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宣传社区创新创业创造典型人物、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积极性等角度探索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融入社区教育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空心化趋势日渐呈现,新型职业农民的缺失必然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社区教育在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能力和现代市民化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常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于各地社区教育实践和笔者的课题调研,文章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结了学分制、自助式、信息化、整合化等四种典型社区教育模式,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治理理论和杭州市社区建设背景,从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发展的实践问题出发,选取杭州市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典型样本,对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各自不同,但在载体设计上都把握社区治理的核心要素,精心设计社区教育的内容、过程、形式与社区治理的核心要素进行有效对接,进而彰显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功能。本研究在提炼社区教育治理融入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验证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逻辑机理基础上,提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定位和机制转向,通过多元素多途径建构社区公共学习空间,提升社区成员的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归属感和社区共同体建设,进而促进社区治理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钱荷娣 《职教论坛》2020,(5):122-129
以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为主要研究视角,使用Nvivo12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并以内容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将CNKI所收录的关于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相关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源,系统梳理出我国关于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将其分为政府顶层设计、社区组织引导和社会联合参与三个方面,根据这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类整理、文本编码和内容分析,分析社区教育如何融入社区治理,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区教育因其“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特点而备受关注。社区教育在当前社会进步、经济转型、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全方位、多角度的社区教育能够为构建河北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富民强省目标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城镇社区教育必须把握农民行为特征,以改善生活条件为基本准则,给老百姓带来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地位的改变.充分发挥农村自然形成的"权威人物"和农民交际群体的扩散功能,创造学习的集体氛围,使农民在从众心理支配下,主动学习.按照帮助→教育→推广→服务的模式,从见效快的知识和技术入手,逐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浅谈农民行为特征与小城镇社区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小城镇社区教育必须把握农民行为特征,以改善生活条件为基本准则,给老百姓带来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地位的改变.充分发挥农村自然形成的“权威人物”和农民交际群体的扩散功能,创造学习的集体氛围,使农民在从众心理支配下,主动学习.按照帮助→教育→推广→服务的模式,从见效快的知识和技术入手,逐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社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户籍制度、就业困难、社会交往、身份认同等诸多困境。而社区教育,因其收费低、全员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色,成为最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形式。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社区教育在消除制度壁垒、经济阻碍、社会隔阂与心理自我排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培育公民:社区教育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伟 《成人教育》2011,31(12):8-10
教育具有维护社会安定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双重作用,构建以培育公民为核心的社区教育可作为缓解社会冲突、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之一。它既有利于建设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公民社会,也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培育公民为核心的社区教育具有三个主要任务:一、鼓民力:提升民众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二、开民智:培养民众的民主精神;三、新民德:培养民众对自我、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创建学习化社会是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体制创新,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任务。社区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形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桥梁,社区教育通过创新适应时代的需要,对我国建立学习化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与社区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体现以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具有"发展定位的人本性、发展目标的公平性、发展向度上的协调性、发展特征的动力性"四个特征。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区教育必须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价值取向,并具有"教育主体的整体性、教育目标的现实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资源的充裕性"四个特征。推动社区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采取四个方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以农民工和城郊失地农民为主体的城市新市民数量增长迅速,需要采取系统的现代市民教育措施,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技能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使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越来越庞大,其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对城市的管理和秩序的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制约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现代化的进程。要解决这一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种重要且必然的途径。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社区教育又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和形式,必不可少。所以,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在社区教育体系下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全民普及环境教育的要求,环境教育必须融入面向全民的社区教育之中。针对环境教育融入社区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提出明确社区教育各参与主体的环境教育职责,提升社区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师资力量,构建社区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教育的积极性等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公民社会就是"公民"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公民社会在成长和发展中应具有相应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体系。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是融为一体的。公民社会的本质不仅可以从制度层面体现出来,而且有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蕴涵。公民社会的文化价值状态反映着公民文化的内涵。公民文化是社会民主制度建构的基础。公民文化的培育既是公民个体的自觉实践,也是一项根本的社会使命。公民文化的培育能够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是公民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公民文化与公民教育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公民教育主要包括公民意识教育、公民伦理教育和公民责权教育。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传统的反映和文化合理性的表达。理性精神、伦理精神和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8.
社区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是一个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和充满活力、创造力的社会。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奠基性定位,具有功能上的全面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作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推广和普及至关重要。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的逐步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必将朝着规范化、普遍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就学习型社会视野下如何开展社区教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面对未来社会与文化转型的挑战,大学必须以培养健全的公民精神为目标,大力弘扬人文精神,通过把普通教育、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