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雁 《新闻世界》2011,(9):121-122
本文对当下热门的社交媒体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认为社交媒体的从传播模式到传播内容都与传统媒体有较大的不同,并揭示了社交媒体会加剧受众的媒介依赖,造成受众的碎片化生存。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从尼尔·波茨曼的媒介环境论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媒体对我国儿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试给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大媒介观 《理解媒介》是加拿大名传播学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代表作。麦氏认为,媒介不是专指狭义的广播、报纸、电视等从事大众传播工作的机构,而是在更广意义上实现人的延伸的各种技术与中介。这些媒介有很多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根本未被人意识到,如道路,服装,住宅,时钟,轮子,飞机,打字机,游戏,乃至武器。  相似文献   

5.
于媚 《新闻通讯》2009,(9):31-32
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们的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等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之深刻、广泛、复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现从三个方面,对媒介对受众社会行为的影响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王世娇 《新闻窗》2014,(2):34-35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着日益重大的影响,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逐渐成为了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物质力量,随着各种社交网络的成功立足,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条便捷、快速的信息通道。  相似文献   

7.
新媒介对受众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介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为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简而言之,可以归纳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上,新媒介的发展促使受众所处的媒介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以社交事件为中心构建社会情景本体模型,使其能够对社会情景进行动态的、丰富语义的描述。[方法/过程] 研究Web服务相关事件本体,确定基本体;分析以用户为中心、以交互社区为中心和以资源为中心的社会情景相关本体,确定扩展本体。通过本体集成的6个阶段对基本体和扩展本体进行集成,输出以社交事件为中心的社会情景本体(SIECSCO)。以微信平台中的用户社会情景为例,构建SIECSCO 实例,验证本体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 以社交事件为中心构建社会情景本体模型优于传统的社会情景本体模型结构,SIECSCO能够很好地对社会情景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9.
郭晓真 《传媒》2019,(1):54-57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赋权为媒介生态带来了显著变化,其突出特征之一便是社交型短视频的迅速走红。社交型短视频平台以其“生活化、实时化、社交化、互动化”等特点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传递情感、社交互动的方式。然而,社交型短视频平台所具有的娱乐化、碎片化的文化氛围也催生了媒介依赖度极高的传播生态环境。在这种受众过度依赖媒介的新型传播生态环境中,精英文化的话语权逐渐被瓦解,娱乐性和非理性信息增多,受众的批判意识逐渐消解,受众的媒介素养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随之而来的便是媒介、受众与社会三方系统的失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FR.利维斯对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影响入手分析,试图厘清这一学界鲜有关注的麦克卢汉的思想源流.文章认为麦克卢汉从实用主义的文学批评、经验主义的评断标准及去精英化的文化视角三个方面,完成了对利维斯及"细察派"思想的承继与扬弃.  相似文献   

11.
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们的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等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之深刻、广泛、复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现从三个方面,对媒介对受众社会行为的影响加以论述。从媒介的功能看其影响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的兴起,受众在新闻生产中的参与方式得到了拓展、参与形式也更为丰富,媒体也越来越重视利用社交媒体等工具和内容嵌入机构的新闻生产。本文研究社交媒体背景下,新闻生产中的受众参与的演变及其影响,进而为当下新闻生产中的变革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实现了各种传播介质的交互传播,各种媒介不仅在内容、渠道、形式、功能等层面深度融合,还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部感官,提供形象化、细致化、全面化的信息资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写了信息传播的历史,使媒介和受众迅速实现"身份对接",进而重构了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创造出全新的受众观。  相似文献   

14.
公共领域,简单地说,就是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市民可以自由表达与沟通意见,以形成民意与共识。它是介于私人领域和个体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呢发端于古希腊城邦广场,历经文艺沙龙、咖啡屋和书友会等近代公共领域,发展到资产阶级代表型公共领域的兴盛时期,最后在现代商业运作下日趋衰落。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史。随着人类在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不断进步,作为人类信息传播主要渠道的媒介也在不断变化。2005年"报纸即将消失"的观点在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第一次被提出,"报纸消亡论"自此成为媒介业热议的话题之一。2013年,《华盛顿邮报》易主亚马逊,使得"报纸消亡论"再一次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虚拟阅读空间从根本上改变和再造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互动方式,互动空间也由社会实践空间转向网络化的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所呈现的流动性、再生产性以及关联性等空间社会特性成为人们互动交往的重要场域。在这个新场域中,虚拟阅读空间重塑了社交互动,主要表现为:在媒介逻辑下构建了虚拟互动的新秩序,借助符号互动形成阅读社交的共同在场,个体通过自我呈现进行个体表达,并以虚拟共同体的形式重组了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导致的受众参与形式与内容也发生了转变。事实上,媒介融合不仅仅是技术、机构以及参与形式的融合,更代表了一种文化变迁。从受众参与的视角思考媒介融合或是一种媒介融合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介之后诞生的网络媒介,已成为现今社会大众传媒的中坚力量.如果说十年前人们还在讨论网络可能带来的种种变化,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变化已经惠及整个世界范围的网络用户.网络传播也已成为传统传播学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赋权推动着粉丝群体的变化与发展,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场域中资本的驱动。本文借助场域理论,从粉丝群体话语权背后的资本驱动开始,研究粉丝群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发展趋势与特性,以此来探究粉丝群体话语权增强机制。最后,结合粉丝群体的现状探讨产生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融合文化随着媒介融合逐渐形成发展,并极大地影响了受众的信息传递方式、认知方式和加重了受众的媒介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