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倡导融合、走向全纳的背景下,比较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反思融合走向下我国特殊教育课程的发展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一、国际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走向以融合为导向,为每一位残疾学生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创造条  相似文献   

2.
盛永进在《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撰文认为,特殊教育领域存在着补偿性、发展性和功能性等不同的课程范式,而当代特殊教育课程范式的价值取向是逐渐从某种单一范式向以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强调三者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种走向融合的课程范式虽然还在不断的形成发展中,但  相似文献   

3.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已经颁布实施.但是国内关于特殊教育学校课程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开展对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发展的比较研究,着力揭示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发展不同阶段的共同特征及普遍趋势,对于深化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纳教育以教育覆盖所有适龄学生为共识,以全民教育和提供公平教育的权利为目的,以促进国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为宗旨。从全纳教育的视角来探讨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快速发展为特殊教育提供了多元的方式和应用场景,同时也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因此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以CNKI期刊文献为来源,以全纳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从特殊教育学生无障碍学习环境构建、学习感知特征、特殊教育师生信息化素养、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及特殊教育信息化应用等方面梳理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及其变化,努力发现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15日至27日,我随中国江苏特殊教育代表团赴加拿大、美国考察特殊教育.在加拿大、美国期间,我们分别访问了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的麦吉尔(MCGILL)大学教育系、安大略省多伦多市的约克(YORK)大学教育系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系、纽约市立大学HUNTER学院,就加拿大、美国的特殊教育体制、政策和高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小学特殊教育的课题设置进行了了解,并就加强今后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6.
推进依法治教是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分析美、英、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特点,可以为我国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提供参考。我国的特殊教育政策法规需要提高法律效力,并逐渐完善法律体系。为保证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执行力,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对其进行修订,并加强执法监管。为了推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我国应该加快特殊教育立法进程,推进特殊教育普法宣传,建立特殊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特殊教育法制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7.
全纳教育理念追求教育公平、机会平等,尊重个体差异,主张普通学校应接纳所有儿童,认为社会应构建全纳学校、全纳社区,进而构建全纳性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教育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更新.在全纳教育背景下,对特殊教育资源进行界定,得出全纳教育理念及特殊教育资源对教师、教育的启示.特殊教育资源应从本国具体历史条件出发,突出对特殊教育运转和发展的信息、价值、功能作用,并应将之用于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8.
纵观特殊教育的历史,特殊教育的发生发展除了和礼会的经济发展相关,还总是和残疾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紧密相关。而随着社会明的进步,一定程度反映出社会统治和人民对残疾人态度的法律对于特殊教育的发展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特殊教育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轨迹是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课程逐步走向学生、走向学生学习与发展需要的过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实践模式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结构。无不在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从隔离到全纳——对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模式变革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模式的历史回顾 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隔离的寄宿制教育到回归主流,到正在蓬勃发展的全纳性教育的几个阶段。 (一)隔离教育。美国立国之初,由于受欧洲白人移民宗教信仰的影响,有着“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然而,这种平等事实上只局限于白人,黑奴与其他族裔移民备受歧视,以至于在公众场所、交通工具及学校内黑白分开;华人不得在路上挑担子或拥有物业;加州更一度立法不准华人子女人读普通学校等等。平等的理想与隔离的现实不断挑起社会矛盾。 美国教育残疾儿童及青少年的努力开始于19…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经初步发展时期、转化时期、调整时期三个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特殊教育课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课程政策由单一欠缺到逐步涉及,课程目标由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课程内容由略显单调到日益丰富,课程实施由偏重宗教到立足本土。对当今我国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启示:一是完善现代特殊教育课程相关政策;二是增强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科学性;三是建立完备的特殊教育课程实施机制;四是推动优质特教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特殊教育领域存在着补偿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功能性课程等不同的课程范式,其背后都有其课程观的理论支撑,也都有其实践的指导价值.由于学生特殊需要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或排斥某一课程取向,或完全否定它的意义.因此,当代特殊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逐渐从单一的补偿性、发展性或功能性,向以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强调三者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从第五届国际特殊教育大会看全纳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第五届国际特殊教育大会的主题 第五届国际特殊教育大会于2000年7月24-28日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4.
全纳教育注重教育的公平性,让所有适龄儿童得到应有教育。教育公平性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公平性。文章对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特殊教育经费、特殊学校、特教教师、特殊教育社区等资源进行探讨,发现特教资源存在分布不公平现状,进而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特殊群体也和正常人一样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有了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我国的特殊教育取得了飞快发展,使特殊群体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生活生存技能,改变了生活状况。特殊教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特殊教育课程,其直接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内容,然而我国现行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课程目标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当代特殊教育课程模式已经逐渐由平行分立逐步转向融合参与。平行分立课程模式的特征在于类型专属、分离评价,及存在着消极、僵化的弊端,也不能适应融合改革的发展;融合参与课程模式基于通用设计的理念,为所有残疾儿童参与具有挑战性的普通课程学习提供了灵活的变式,进而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了条件,已成为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7.
特殊教育是指使用—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本文对基础教育层次的特殊需要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国内外的比较,并专门针对特殊教育中的生物学课程构建的基本框架、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和课程实施的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人质疑特殊教育实施新课改,认为特殊学校不适宜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用于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更应参与、探索课程的改革。任何普通教育的教育观念,模式,都适用于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完全可以普为特用。  相似文献   

19.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作为推进融合教育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正在快速发展。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176所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进行了调查,了解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资源保障和职能运行现状。结果表明: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已配备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仍有不足;硬件设施设备资源较丰富,教育康复及课程教学资源仍有缺口;经费制度逐步建立,运行制度尚待完善;已具备多重职能,运行效率仍待提高;不同地区、不同主任任职情况、不同成立时长、不同学生数量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职能运行存在差异。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钟经华  韩萍 《课外阅读》2011,(10):46-47
使普通教师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要求。对普通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培训重点是基本理念。通过培训全体普通教师,可以使他们理解正确的残疾人观。并他们教育和影响下一代全体国民理解、尊重、接纳残疾人,促进社会和谐。使全体普通教师了解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教学手段和方法。养成平等博爱的师爱胸怀,尊重差异,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