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是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向专家发放的74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警源、警兆、警情三类因素和现象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并对影响这一指标体系的因素和现象进行排序,确定了影响权重。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号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并把基于信号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分为两个维度:信号纵向挖掘和信号横向防控。其次在两个维度中分别尝试提出了分析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分析步骤。最后总结了信号分析应用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优点。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ignal analysis,then divides the early warning of network opinion on emergencies based on signal analysis into two dimensions:vertical signal mining and horizontal signal control.The paper tries to propose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each dimension separately,and describes the analytical approaches in detail.Finally,the advantages of applying signal analysis in early warning of network opinion on emergencies a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频发,这类事件大都和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防范不良网络舆情的扩散和演化,有必要建立快速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机制。通过对高校突发事件不同阶段网络舆情特点的分析,提取其共性特征并作为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指标体系,从而构建出一套适合高校舆情信息监控预警机制,实现高校舆情信息工作监控预警机制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董坚峰 《现代情报》2014,34(2):43-47,51
当前网络突发事件频发,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的相互作用增加了舆情分析和预警的难度,现有舆情预警系统无法满足需求。将Web挖掘技术引入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中,构建了包括舆情采集层、舆情挖掘层、舆情分析层、预警研判层的基于Web挖掘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系统模型,集成和整合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全过程的重要功能,实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采集、分析处理、危机预警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实时化。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影响愈加突出.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框架、思路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其总体框架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理论、监测与预警方法、应对策略、数据/知识库四部分组成;研究思路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理论、监测与预警方法、应对策略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最后借鉴军事领域中的战场态势分析和威胁估计的思想给出了具体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建华  朱敏  郝婷婷  林超英 《情报杂志》2024,(1):152-159+207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危机不断显现,舆情预警机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对突发台风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进行研究,可为政府争取防范时间,降低社会舆论危机。[研究方法]该文在理论分析、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定权后采用白化权函数和SAGAFCM算法来分级分类。[研究结论]Ⅰ~Ⅳ级风险指标实时值和Ⅰ’~Ⅳ’级风险指标实时值与舆情危机预警启动概率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后者对其概率影响更大;同时Ⅰ’级、Ⅱ’级、Ⅲ’级风险指标实时值的交互关系产生了预警临界曲面,为政府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是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监测子系统、汇集子系统、分析子系统、警报子系统、预控子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一般会通过变量特征体现,在建立网络舆情分级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可以构建警源、警兆、警情三类指标体系;为保障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顺利运行,还需建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近两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有关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文献,以挖掘共性和个性的方式,得出有关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规律和不足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以系列砍人事件为案例,在概念界定基础上,将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分解为正向影响与负向影响、强影响与弱影响、态度影响与行为影响等形态,指出网络舆情社会影响的发生是不同群体谋求报复最大化或损伤最小化等理性计算的结果,认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社会影响的呈现会带来族群裂痕、事件类化、行为同化等负面后果,提出应通过政府微型治理、媒体审慎报道、民众自我反思等方式消解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日益受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分别从传播学、公共管理以及信息科学的角度对网络舆情的传播特性、主题特征、内容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揭示,提炼出了网络舆情的大部分监测点。不过深入的分析也发现部分指标体系存在缺乏深度、难以评估,指标体系不完整,缺乏受众倾向等关键要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舆情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增添了政府的政治风险。因此,对于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宏观角度阐述了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的工作流程和组成要素,将其具体划分为3个子系统加以研究,希望对网络舆情预警工作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泛化现象.在界定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扩散速度快、破坏性强和舆情主体同质性强是其主要特征.指出舆情议题、舆情指向和舆情表达的泛化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的主要表现,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网民成见系统的作用,媒介报道的倾向性和涉事高校的舆情引导,并简要分析这种现象的辩证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谦  陈强 《现代情报》2012,32(2):143-146
在界定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概念的基础上,指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由信息汇集机制、事件研判机制、策略选取机制、资源动员机制、事件追踪机制和事后恢复机制构成。并深入剖析了各子机制的运行,从而使整个回应机制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管理需求,预测舆情风险级别,为监管部门进行舆情导控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过程]基于群体性突发事件舆情自身特点及其风险预警相关主体确立预警指标,综合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与灰色模糊评价法构建群体性突发事件舆情风险预警模型,然后以"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马旭 《情报科学》2022,(12):120-125
【目的/意义】高校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焦点问题,任何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问题往往会酿成重大舆情,引起社会关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演化和处置,保障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不被外界舆论打扰。【方法/过程】本文主要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和演化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因素以及演化动因,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且其共同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为了降低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高校及其管理者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完善。【创新/局限】目前本文只是从理论层面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对高校突发事件展开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6.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及预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闫利平  陶卫江  韩晓虎  靳兰 《现代情报》2011,31(4):46-48,52
互连网空前地延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网络已成为民众获取信息和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已成为政治思潮的交织地和社会问题的集散地,已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情成因及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政府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框架和预警模型,为政府及时发现舆情,防管并举,积极处置,避免事件恶化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鑫  宋宁 《大众科技》2013,(11):135-137
当前,各种微博、QQ、微信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发表舆论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爆发性、隐匿性、表层性以及广泛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有效控制和正确处理,对于实现高校校园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准确把握其特点,及时防范和管控,掌握和采取确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形成一套防、管、控机制,有效化解危机,同时做好网络舆情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满媛媛  刘佳宁 《情报科学》2020,38(12):170-177
【Purpose/significanc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 type network platform and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emergencies, the research 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f emergencies has more theoretical valu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than ever b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f emergencies as the object,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 ress and hot issues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rasping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further expand⁃ ing research in this field.【Method/process】We select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emergenc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CNKI database, use CiteSpace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re researchers and keywords in this field, and com⁃ pare the 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opinion,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 the content and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 and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Result/conclusion】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summary, this paper ex⁃ plor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mergency network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prospect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19.
魏宇航  田园 《情报科学》2021,39(12):53-59
【目的/意义】高校突发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会让高校的声誉等受到直接的影响,研究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 情传播过程,并总结出其影响因素,这对于高校舆情的治理及学生工作的开展而言意义非凡。【方法/过程】以微博 用户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选取的典型案例为研究话题,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原始文本数据进行编码分析, 研究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影响因素。【结果/结论】构建了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影响因素模型,并结合时间维度 通过案例对其模型进行了阐释,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创新/局限】本研究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所选 取的典型案例进行扎根理论研究,探索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过程影响因素模型,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具有一定创 新意义。但由于本研究仅针对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常规突发事件由于前兆不充分,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和潜在的次生衍生危害,而且破坏性严重,采用常规管理方式难以有效应对的突发事件。因其具有强烈的社会危害性,近年来备受学者们关注。互联网作为非常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平台,使信息传播更迅速,也使事件影响力剧增。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衡量和评价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明确舆情涨落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和内在作用机理,为政府舆情控制、引导、以及预案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