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变成师生共同推敲的课堂教学.生成便开始了。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生成和预设的关系,把课堂教学看成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语文课堂教学,把学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有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有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4.
袁劲松 《考试周刊》2009,(40):88-89
所谓“学程导航式”是一种在新课标引领下,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式。“学程导航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点“人”,特别是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和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去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教学观.走出“预设”的禁锢,让课堂焕发活力。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具有“不确定性”、生成性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基本功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更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产生不满足感。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本文试对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谈些体会。一、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误区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情境设计已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常有“留白”现象,在这些看似“无”中,却渗透着极其丰富的“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深度解读教材,抓住与文本有密切联系的“空白”,挖掘课文中的言而未尽之处,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植根于文本,徜徉于书外,让补白在其间灵动生成,以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想象...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提问作为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手段,更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它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动曲折、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中,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节课的核心目标、核心知识进行设问.问题本身要具层次性、开放性,问题之间要有逻辑性和整体性,产生有序的“问题场”.让学生在“问题场”里产生思维撞击,迸发思维火花,形成若隐若现的“思维流”.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促进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那么“怎样问,问什么”,使学生“自学得之”?浅谈几点看法:一、提问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关键.探究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创新不是凭空而来,它是在学生不断地探究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在这智慧火花的照射下,学生才可能进行更具价值的探究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进行思维的训练,不断在思维碰撞的探究中萌发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开拓出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课堂生成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生成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进而产生新的思维产品的过程,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是我们教学中所需要追求的。一、课堂的生成特性在生成性的课堂中,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生成”的课堂是无法预期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意外”会被教师当作宝藏去发掘,尽量开采出…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文本解读一定要有深度,但课堂上教师必须把握好“有深度”的“度”,使课堂上的文本解读“适度”地深入.只有符合学生解读视域的解读才是真正的“有深度”的文本解读.“依靠问题引领,把思维引向深入”“简化教学形式,让语文回归本真”“把准引导力度,让智慧及时开启”与“转换问题视角,使解读视域变得开阔”,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四种行之有效的将文本解读推向“适度”深入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佚名 《课外阅读》2010,(12):1-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一个个问题在支撑整个课堂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追求高效,应该从教学目标、提问时机、学生实际等方面入手有效提问,更好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高潮迭起,让阅读教学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5.
思维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学生思维,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进发思维火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那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诱导启发学生思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提问时机、学生实际等方面入手有效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让数学教学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提问时机、学生实际等方面入手有效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让数学教学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日常的品德课堂中,因为教师种种不当的处理和应对方式,让学生“失声”和课堂“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在理解或分析过程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或出现的疏漏、偏差甚至是错误,并有意识地利用和挖掘这些即时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探求问题的真谛,进而推进教学、拓展教学。因此,密切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重视“课中备课”,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在交互式的教学中,思维的“盲点”,并非是课堂教学的障碍与难堪,反而是课堂教学的一颗“星火”,点亮师生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智慧的火花、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容易被忽视,容易被机械训练、题海战术取代,由此,文章提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发展学生的能力方面开展课堂活动,使学生主动的学、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课堂教学达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