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其内涵非常深刻,同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尽管其中词句比较简短,但是其中具有重要人文内涵。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在阅读起来也会感觉到朗朗上口,作为教材,还具有容易背诵的特点。在中小学教育中学习《弟子规》,能够让学生从小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能够从小学会知礼仪,讲文化,对于提高其综合素质有着显著作用。本文主要就《弟子规》在中小学的教育作用以及如何落实其重要作用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使学生更好地受到优秀文化熏陶,提高自身品行素养。  相似文献   

2.
《弟子规》是清朝年间的一本为人弟子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教人学会做人做事的。幼儿心理还处在自我中心的他律阶段,需要外在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记载表作为幼儿践行《弟子规》的载体,同时也能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幼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约束和督促作用。设计记载表,用好记载表是践行《弟子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百鸟朝凤》展示的是和谐社会建构中追寻的和谐之音与和谐之情.作坊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单调、重复,注重基本功训练.品德、真诚和公平是作坊教育的三件宝,也是现代技术教育在传统师徒制面前遭遇的尴尬,是现代教育要回头看看的理由.父亲心态的建构传承浪漫而又酸苦的望子成龙的心愿,师傅、父亲和“我”的坚守,彰显了传承、保护和拯救和谐之音与和谐之情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邹玲 《教师》2013,(16):115-116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本文重点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我班孩子学习《弟子规》的点滴改变。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弟子规>是品德教育的佳作,语文又是基础而重要的工具学科.将<弟子规>融入语文教学中,让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融合,势必会擦出耀眼的火花.  相似文献   

6.
陈芳 《教师》2013,(27):13-14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阶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适宜的方式.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古汉语的熏陶,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老师要从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出发,  相似文献   

7.
郭向荣 《成才之路》2010,(22):20-21
面对当今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失撬现象,我们要找到一条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不得不向先贤学习,向经典看齐、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理念已为我们指明这条道路,这就是《弟子规》,这部著作所蕴涵的少儿教育思想为我们每一个家长改教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它的作用在于点明了如何培齐孩子美好的品质,如何才能教会孩子恪守规范防邪存诚,而这正是我们今天应时家庭教育失衡的良药,也是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各地掀起了学习诵读《弟子规》的浪潮,《弟子规》的热度现象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人们对其进行了探讨和质疑。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弟子规》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系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弟子规》蕴含诸多传统美德,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现状和大学生道德教育不足,就如何运用好《弟子规》的教育思想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知己之情,是历来中国文人士子普遍渴求的情结。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一些作品中,也流露出对知音之赏、知己之感的渴望。作者将内心的孤愤寄托于《聊斋志异》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1.
潘爱琴 《考试周刊》2014,(94):188-188
现在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出息。但怎样才能使孩子成才呢?培养孩子,其实是有其规则的,而《弟子规》里的一些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做人的规则。首先要做好人,扎好德行的根。德行的根在什么时候扎?"苟不教,性乃迁"。小不教,长大了,再要把他拉回来,会很困难,所以一定要从小教,从幼儿园开始教。《弟子规》是教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约束孩子行为、明确道理的规范读本;《弟子规》就是做人的标准,是让孩子成人成才的法宝。  相似文献   

12.
<弟子规> 是中华经典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深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弟子规>字句简单,内容通俗易懂,阅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背诵,成为较好的教材.品行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弟子规>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品行教育",让蕴含在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是提高学生品行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主要是约束儿童的行为,明确道理的规范读本。现在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有出息。但怎样才能使孩子成才呢?培养孩子,其实是有其规则的,而《弟子规》里的一些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做人的规则。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何为幼儿园环境?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环境不仅仅是对幼儿实施良好教育的背景,而且是一门特殊的潜在课程。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将环境同各种教育因素及幼儿需要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家庭教育的伦理规范,《弟子规》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和谐教育思想:"入则孝"的感恩父母观,"出则悌"的恭敬兄长观,"谨而信"的社会交往观以及"泛爱众"的普世仁和观等。实践是这些思想形成的总体基础,即以个人的本体性实践作为出发点,倡导在反躬自省中调适自我身心,在洒扫应对中体验家庭和睦,在人际交往中促进社会和谐。这种由内而外,由个体向他人、社会的教育思想扩展过程,其根本目的旨在建构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家庭。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不仅在幼教领域揭开了新的篇章,在家长中也引发了重视幼儿教育的热潮。“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话语在时下的幼儿教育圈子里、媒体中很时尚、耳熟能详。当我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我只能听任自己的本能来做个初步的选择。“知识”!我找到了一个解释;“能力”!这是我的第二个回答,接下来我的思维好象有点迟钝和模糊了,情绪、情感、态度、交往……一系列常用语开始不分前后的出现。这就是我对“起跑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弟子规》是一部儒家经典,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处世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好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践行〈弟子规〉,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将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正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这样,才能为幼儿终身的发展奠基。但是,纵观现在的很多幼儿园,虽然对礼仪教育很重视,却找不到有效的切入点和教育的载体,教育效果比较弱。《弟子规》提取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著作的纲领,是孩子进行伦理道德学习的最佳读物。巧用《弟子规》能够有效优化学前礼仪教育,促进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形成。一、利用《弟子规》,突出学前礼仪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源泉,也是我们应该代代相传的瑰宝。为了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书香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就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终生持续发展,永昌五中从2007年9月开始在七年级学生中开展了诵读儒家经典教材《弟子规》系列教育活动,将此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弟子规》三字成句,朗朗上口,寓教其中,简洁精练的语句中囊括了为人做事的众多道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幼儿教育中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作者结合自身经验,从营造诵读环境、打造特色活动、搭建家园平台三方面阐述了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活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