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吸收营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女娲造人》这篇课文属神活,内容浅显易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充分活动,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进一步理解女娲的形象,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适当延伸拓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神话的特点,认识到想象的魅力,增强创新意识。采用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创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设计一【思路综述】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注重情感的熏陶。同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本方案采用聊天式的探究方式,与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追寻人类起源”结合起来,重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了解生命起源,激起他们对亲情的关注,对母爱的珍视。【教学简说】同学们,你们看了课文《女娲造人》后,是否更想知道自己的祖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是否有一种想探究人类生命的起源的想法?今天老师准备和你们一起聊一聊关于我们人类的生命起源的问题。请你们把自己课前所搜集整理的资料,比如神话传说或…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 1.下边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女娲(wa) 寂寞(j1) 莽莽榛榛(zh6n) B.澄澈(d台ng)幽光(y6u)神通广大(sh台n) C.灵敏(№)绵延(mi6n)泥点溅花(帕n) D.掺合(chan)搅成(ju蓟捏成人儿(ni邑) 2.下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 子)的原野上。 B.澄澈(清亮)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 C.她本人已经疲惫不堪(能忍受)了。 D.她想出了一个绝(绝对)妙的创造人类的 方法。 3.下边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篷勃 起来才好。 B.她就顺手从池…  相似文献   

4.
《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它是袁珂根据《风俗通》中的两篇短文,展开丰富的想象改写而成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情节较易复述。与后面的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相辅相成,互相呼应,共同探讨人类的起源。所以,要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作为神话,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而新课程教育理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确定"人"在当代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本案例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落实了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5.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钱理群先生曾经这样说过:“通过书籍,我们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克服了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在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里,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与古代最出色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与现代第一流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进行  相似文献   

6.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中外有许多神话传说。西方有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的传说,我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那么,女娲究竟是如何造人的呢?传说,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她就在天地间到处游历。  相似文献   

7.
8.
邓薇 《江苏教育》2022,(67):37-39
当神话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以神话故事的形态出现在教学中,应该如何看待它的新身份,如何定位它的教学价值呢?如何让神话故事这一特殊文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绽放出生命力?现以统编教材《女娲造人》一课的教学为例,从文本体式、对话、文化传承等方面,探寻神话故事文本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用问题敲开想象的大门”为项目主题,从项目描述、项目实施、项目评价、项目反思四个方面,分析并呈现《女娲造人》项目化作文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提炼出“问题想象法”,继而进行写作实践,用实践案例诠释了“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为单篇课文实施项目化作文教学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0.
《女娲造人》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的一篇神话,作者袁珂,改编自古籍《风俗通》。  相似文献   

11.
读写一体化教学需要语篇介质、建构方法及相关教学策略。以《女娲造人》教学为例,从经验性思辨阅读、篇际性思辨阅读、指瑕性思辨阅读这三个方面,可探寻基于思辨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文章改编自《风俗通》中的记载,经过袁珂的改写,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想象奇特,魅力十足。基于新《课标》的根本理念,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自读课文的特点,本课利用旁批贯穿课堂,引入问题支架指导学生思考,并借助多形式朗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日子,我校备课组内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几位老师分别执教《女娲造人》,意在探讨与交流。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大家的教学设计可谓巧妙灵活,异彩纷呈,都能紧扣神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想象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文本,分析女娲的形象特点。或比较阅读,或联系拓展,或体验想象,让学生充分体会神话作品非凡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5.
正1缘由前些天,笔者接到一所学校(生源状况很不理想)的邀请,到他们学校去上一节展示课——《导数的综合应用》.答应过后,心里甚是忐忑.因为笔者所教的学生基础较好,自学能力、运算能力较强,故而在课堂上能够自如地开展探究活动;而要面对全市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群体,在课堂上既要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又要能够完成相关的教学要求,摆在面前的矛盾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让学生在生成中得到启示和拓展,让课堂成为一种动态、多维度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学》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心理学主要是分析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探讨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这段文字提醒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必须把遵循学生心理根植于每个教学环节,这样教学方法方能高效实施,学生才能学之得法。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比较法”,是教师遵循学生心理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他们活跃思维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所谓“善于比较”,从效果上看就是利用辨析法提升学生鉴别力,培养学生质疑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牵引学生情感力,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日子,备课组内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几位教师共同执教<女娲造人>,教学设计可谓巧妙灵活.异彩纷呈.几位教师均能紧扣神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想象,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文本,分析女娲的形象特点.或比较阅读,或联系拓展,或体验想象,让学生充分体会神话作品非凡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年第6期(第37页)刊发了山东省临沂实验中学王有鹏老师的《公开课何罪之有》一文,笔者就该文对公开课的解读颇有感触,由此引发一些思考,成此小文。本文沿袭王老师对公开课的专指定义。——笔者注组织公开课展评活动,是全国各级教育机构实施师培师训的常见形式。笔者曾经给公开课这类课型下了一个不知恰当  相似文献   

20.
王节 《现代语文》2010,(12):60-62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能力为重,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