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勤 《知识窗》2008,(5):14-14
凡要在英国停留超过一年的人,都要在一个NHS全民医疗系统里注册,然后就可享受免费的医疗福利。我们在第一年刚来英国的时候,那次NHS注册还算顺利,只需要找到我们居住地隶属于的那个诊所,然后去办理注册手续就可以。由于老公是全职学生,我们就在他学校里的诊所注册了。  相似文献   

2.
这是在一本旧杂志上看到的笑话——一个年轻人失足跌落山崖,在半山腰他抓住了一根树枝。年轻人拼命叫喊:“上面有人吗?快救救我呀!”过了一会儿,一个苍老的声音飘过来:“我是上帝,现在你放开手,我拉你上来。”年轻人停了一阵,又抬头对着崖顶喊:“上面还有别的人吗?”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竞走比赛给了北京一位小学六年级女生发明的灵感,她制造出一双会报警的运动鞋。这双竞走运动训练鞋只需一个继电器、一个蜂鸣器和两根电线,安装十分简单。电线的一端在每只鞋上有3个触点,只有当6个触点均离开地面的时候才会使警示铃发出响声,以提醒竞走运动员防止双脚腾空,减少犯规。谈到发明这双报警运动鞋的灵感,她说:“在悉尼奥运会上,竞走队员大姐姐被裁判罚了3次,错过了得金牌的机会,令人十分惋惜。于是就想到,在犯规时能提示运动员就好了。”有了这个想法,她马上就开始了行动。从有这个想法到研制成…  相似文献   

4.
想一想,如果一个人的每一只手脚上都长满了几十根重达三四公斤,长度约十几厘米的“鹿角”,那该是怎样痛苦的感觉。这绝对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发生在一个名叫唐光喜的重庆人身上的事实。刚开始,唐光喜手上长了很多瘊子,并且总是在不断地长出,但不痛不痒,十年来他并没有当回事。在家人的不断劝说下,他终于在1991年到医院去检查了一下,医生认为这是寻常疣,给他用了一些药。但是,病情并未好转,而是出现了更为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他看病的这一年,手上的“瘊子”突然爆发式增长,短短一年时间,手脚上就长出了两对巨大的“鹿角”。唐光喜不知所措,眼…  相似文献   

5.
新型黑板擦     
如图所示,在黑板擦内部安装一节存储电能较大的微型电池作为电源;再安装一只带有叶片的直流电动机;在黑板擦的外部安装一个开关,使电源、电动机、开关形成一个电路。接着,取一根软管,一端罩在叶片外围,另一端通向一只小布袋(小布袋的孔眼要非常小,只透气不透粉,即不能让粉笔灰尘通过)。小布袋又套在一个有许多透气小孔的盒子里,该小布袋及小盒子便于拆卸。黑板擦的最外圈是一排紧密排布的毛刷,它既能透气.又能遮挡一定的粉尘;里面有一较大面积的区域是用于擦拭黑板的软棉擦;在毛刷与软棉擦之间有较大面积的空间。在擦拭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充满…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的疗法里,有一种叫拔火罐。其中一种是在患者身体的某些部位(一般是背部)用碎瓷片刺出一些小伤口,然后拿一只玻璃杯,投进纸片或者棉花球,点燃之后,稍待几秒钟,再把玻璃杯扣到被刺部位。由于杯内气压小于外部气压,所以玻璃杯就紧紧吸附在那上面了。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一部分血液缓缓地被吸出来。拔过火罐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身上会留下一个个瘀斑,怪吓人的。在  相似文献   

7.
鸟儿排排站     
<正>如果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电线上的麻雀常常像排队似的一只挨一只地站在一起,就像一串被线绳穿起来的小毛球,还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既热闹又可爱。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小鸟喜欢"排排站",有时甚至数十只鸟同时成排站在一根树枝上,把树枝压得不堪重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喜欢这样做呢?难道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排排坐,等着分果果?  相似文献   

8.
正新发现的一个人类物种或许曾和我们的祖先住在同一个山洞里,甚至同榻而眠。睡在同一个山洞的兄弟黑夜中,山洞里火光摇曳,一群人在这里吃着刚烤熟的鹿、豪猪和水獭。火光照亮的人群中有个健壮的男性从火堆里取出一根大骨棒,把它从中间敲断,吮吸中间的骨髓。然后他小心翼翼地用红色的粘土涂抹在断骨上,并把它埋在洞里。他像进行仪式般涂骨、埋骨,因为他所吮吸的这根骨头属于另外一个人类物种。这种人类物种不只  相似文献   

9.
<正>听爸爸说,他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河道里常结起厚厚的冰层,小孩子们可以在冰面上玩小冰船,坐在冰船里,用力撑动小冰船,小冰船如飞滑行。今天,我们也动手做艘小冰船,过把瘾吧!准备材料:颜料、橡皮泥1块、干净干燥的小盒子1个、竹签1根、彩色卡纸、烧杯1个、玻璃水槽1个、凉水。  相似文献   

10.
实验机器人     
我喜欢做实验,但有些实验有危险,所以,我想发明实验机器人。~天,我们上了科学课,老师要我们做让电灯亮起来的实验,实验机器人来给我们做演示,它拿一节干电池,一根电线和一个小灯泡,先把电线两头的皮弄掉,再把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靠着电池的另一端,最后把电线的一端靠着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哈哈!小灯泡亮了。我的实验成功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盲人儿童坐在地下通道入口处,面前放着一顶帽子,帽子旁边有一块纸板,上面写着:我是盲人,请帮帮我吧!然而人流如织,行色匆匆的人们只顾脚下的台阶,他的帽子里只有几枚硬币。一个男人路过,从口袋里掏出几枚硬币放进帽子里。就在起身离去时,他又蹲下来取过纸板,在上面写了几个字,重新放回去。慢慢地,不断有路人停下脚步,解囊相助。  相似文献   

12.
成康 《科学生活》2008,(10):63-63
杰克今年已经70岁了,但看上去要年轻得多。几天前,他到医院去检查身体,医生给他开了一个药方:每天吃30克纤维素。负责"买汰烧"的杰克太太感到非常棘手,她用几乎是绝望的声音问医生:"怎样才能吃到这么多纤维素?"像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一样,杰克每天大约只摄入14克纤维素,远远低于健康的成年人应该摄入的21~38克的数量。医生在给他做常规身体检查时,发现他的肠里有囊肿,这种症状可能会引起炎症和不正常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很难找到这样的医生:拥有中医学士、硕士学位和西医博士学位,同时有博士后经历,却在南京繁华大街的办公楼里自己开一家诊所,他只用自己发明的浮针疗法给患者治病,其他方法统统不用。更奇特的是:这个医生在看病的同时,还不断写书,写论文,不断带学生,不断讲学。这个人就是符仲华。在外行人看来,符博士治病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用一次性浮针在病痛周围的皮下进行横向来回牵拉和局部疏松组织的扫散动作,再配合再灌注活动,  相似文献   

14.
程菲 《百科知识》2007,(4S):15-15
电压本身不会致死,电能流动所需的电位差才会致命。因此,就算本身电压高达3500伏,只要是单一电线,没有电位差,停靠在上面的鸟儿就是安全的,但如果鸟儿伸展翅膀,并触碰到另外一根电线,便会立刻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15.
在临近高中毕业的一天,自然课老师约克先生把我们20个高年级学生召集在一起开一个神秘的会议。约克先生带着一个很有特色的蝶形领结和一副角质架眼镜。他发给我们每个人一个白色的小盒子,微笑着说:“这里面,有一个镶嵌着小珍珠的手镯或是领带的别针。孩子们,这个珍珠代表着你们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外科学家通过对蜻蜓的研究,发现它在许多方面有独特之处,是其他昆虫无法比拟的。如澳大利亚生物学家梅多里,将蜻蜓训练成了可靠的“保密邮递员”。他将一种特别轻的不怕水和火的情报纸,上面印有2-3个密码贴在每只蜻蜓的羽翼上,如果有重要情况急需送出,就将多只蜻蜓挨个编号,贴上密码。它们能  相似文献   

17.
徐东 《今日科苑》2006,(9):49-49
俄罗斯的某个动物园最近开设了一个特殊的心理诊所,坐诊的“医生”是一只猕猴。凡是来诊所里就诊的人均可以无所顾忌地暴露痛苦、哭泣甚至大喊大叫,或絮絮叨叨地倾诉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珍妮纺纱机   最早期的纺纱工具十分简单,只包括一个纺锤和一根卷线棒.使纺锤像陀螺那样旋转,就可以把松散的纤维捻紧成纱,然后缠绕在卷线棒上.这种原始的工具经印度人改良后制成了纺车,以机械替代手工旋转纺锤,但还是只能纺出一根纱.……  相似文献   

19.
马蜂怎样认出捅马蜂窝的人两个12岁的男孩子托斯顿和英戈,在草地上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类似田鼠洞的洞穴,还看到许多马蜂在那里忙忙碌碌,飞进飞出。托斯顿把脑袋伸到离洞口只有半米远的地方,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的脑子里产生了——他要去捅一捅这个马蜂窝。他拿起一根粗粗的草茎,在洞里乱捅起来。这时,地洞里响起了一阵愤怒的嗡嗡声,一群马蜂从洞里飞了出来。20只,40只,60只,越来越多,托斯顿狂喊了一声,他被蛰了一下,接着又是一下,一下接着一下……他的双手在空中狂舞,想逃开,却一跤跌翻在地,在地上打起滚来。要不是一个汽车…  相似文献   

20.
洗衣机有时由于溢水、漏水或者发生故障等原因,使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击人事故。如果我们给洗衣机加装一只音乐漏电报警器,那么一旦发生外壳带电现象,它立即会发出音乐声报警。具体做法。找一张音乐贺卡,取出里面的钮扣电池,从贺卡里接电池负极的小铜片上接出一根导线接在自来水龙头管上,再从贺卡里接电池正极的小铜片接出一根导线接到一只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上,在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上再接—R68k电阻后与洗衣机外壳螺丝相连(见图)。这样,贺卡、二极管和电阴就构成了报警器(应设法装在一只小盒内,可将贺卡剪小些)。这个报警器平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