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屯溪方言中以“着”代“了”,“着/了”相通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屯溪方言中的“着”同时兼有北京话中“着”、“了”两种用法。其一身二任的用法似来源于安庆官话。  相似文献   

2.
课文《伏尔加纤夫》中用了22个“着”字,怎样正确理解这些“着”字的读音和意义呢?课文中的22个“着”字,可以分为如下四类:第一类最多,也是“着”字最常见的用法,就是表示动态的助词,共有19个,如“迈着”“踏着”“载着”“望着”,表示这个意义的“着”读轻声“zhe”。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了“X+着”类介词作为研究对象,从动词向介词虚化的角度出发,得出“X+着”类介词中的“着”不表示动态意义这一结论,并指出了“X+着”类介词产生的过程。同时从三个角度对“X”与“X+着”类介词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对于“着、了、过”的性质,语法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着、了、过”是助词;一种意见认为“着、了、过”是构形成分,当为词尾。本详细分析了“着、了、过”的用法以及“着、了、过”的作用,认为“着、了、过”不具备成为词的条件,而是动词的词尾。  相似文献   

5.
“着”字句是表示静态位置的位置句中的一种,“着”字句根据内部隐含的语义的不同,可以分为着1句,着2句和着3句。本文着重讨论这三种“着”字句的内部差异:1.不同的“着”字句中的动词语义特征的差异;2.不同的“着”字句句式在空间位置系统中表现出来的语义特征的差异;3.不同的“着”字句中的语用功能的差异。最后,还将对与“着”字句有对当关系的“了”字句进行考察与比较。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对师德教育“真真切切”的重视中,某些“师德问题”反被“忽视”了,出现了多层面的“缺失”现象。在教育起点上,存在着受教者内在“信念性”和教育者施教“理念性”的缺失;在“真善美”关系上,存在着师德师智师艺结构“融通性”和功能“转化性”的缺失;在教育“影响力”上,存在着横向“聚合性”和纵向“连续性”的缺失;在修行实践上,存在着榜样“示范性”和自我“独立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着、了、过”当为动词词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着、了、过”的性质,语法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着、了、过”是助词;一种意见认为“着、了、过”是构形成分,当为词尾。本详细分析了“着、了、过”的用法以及“着、了、过”的作用,认为“着、了、过”不具备成为词的条件,而是动词的词尾。  相似文献   

8.
也谈“着”     
《语文建设》2001年第7期刊载了谢质彬先生的《什么情况之下不能用“着”》一文,其中谈到了“着”的几种错误用法,如连词后带“着”,介词后带“着”,表动作已完成的词语后带“着”以及在某些表非持续性动作的词后带“着”等。笔者读后很受启发,但同时也有另外一些看法,特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着”字的语义负担一直是比较重的。它的一些义项虽然在普通话中消失了,却还保留在官话区的其他方言之中,徐州方言就保留了“着”字的这样一些义项。本文对徐州方言中非轻声“着”字的音、义作了初步的描写,寻绎了“着”字的历史来源,并在最后一部分中考定了“着_s”的读音。  相似文献   

10.
以与普通话比较的方式,从特殊用法、语法化和语法意义、两者异同等三个方面描写分析了庆云方言里的助词“着”和“的着”,可以发现“的着”即“去着”,并与普通话“来着”相当。  相似文献   

11.
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关于时体标记“了”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完毕”义动词“了”、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关于时体标记“着”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附着、放置”义动词“着”和表持续的“着”、表进行的“着”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演变关系。汉语史的事实表明,“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1”以后进而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2”,但汉语中尚无充足的证据表明完成体标记“了2”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附着、放置”义的动词“著”同时虚化为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但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后两者之间存在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静波 《南平师专学报》2009,28(3):81-83,88
日语中的“ティル”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的体助词,与汉语中的体助词“在”“着”“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体意义的角度对“ティル”与汉语体助词“在”“着”“了”的对应关系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老鹰捉小鸡     
学校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们又玩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先用“石头剪子布”争得了“老母鸡”的身份,林乐然夺去了“老鹰”的角色,剩下的同学当然都是“小鸡”了。游戏便在一阵欢声笑语中开始了。只见,“老鹰”林乐然圆瞪着眼睛,张着嘴,扇着“翅膀”,像几百年没进过食似的,张牙舞爪地盯着小鸡,好像马上要扑上去饱餐一顿。我这个“老母鸡”当然不落后,眼睛同样瞪得大大的,长长地伸着双臂,挡住“老鹰”的去路。老鹰在我前面走来走去,想寻找机会抓住小鸡。我身体微微弓着,两脚分开,轻快地移动着,时刻防备着“老鹰”的袭击。突然,老鹰猛地跳起,蹿向…  相似文献   

14.
以小原国芳的师道论为基础,论述了“师道”与“师术”的关系,阐释了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着重“术”而轻“道”,重“外铄”而轻“内化”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道”入手,从“内”着眼。  相似文献   

15.
安徽贵池方言里的“着”同普通话的“着”一样,既可以做实词,也可以做虚词。文章重点讨论“着”做虚词的三种用法:一是做结果补语;二是做动态助词;三是做事态语气词。动态助词“着”既表完成或实现意义,相当于普通话表示完成或实现意义的“了1[l 0]”;也表持续义,相当于普通话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意义的“着[t 0 ]”;事态语气词“着”则相当于普通话的“了2[] 0]”。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语用的层面分析“着”表示的“即时状态”。认为“着”表示的“即时状态”具有描绘性 ,是与说话人的参照点同现的。这与“着”表示的语法意义所说的“持续状态”和“静态状态”是不同层面的概念。文中细致分析了处于事件之中和事件之末的“着”所表示的即时状态。文中分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V着”充当谓语 (或谓语中心 )的主谓句 (包括作宾语和定语的小句 ) ,V一般为“动作”动词。说明这些句子都可能提供具体的时间和语用背景 ,使“着”表示的状态具有“即时”的性质 ,并说明“着”唤起的具象与描绘性的关系。文章分 :引言、“着”表示的即时状态处于持续事件之中、“着”表示的状态处于事件之末和结语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小孩哭着来找妈妈。“怎么了,孩子?”“爸爸不小心,砖头砸着他自己的手指头了。”“你哭什么?”“因为我刚才笑了……”——英国笑话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里的句尾“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了”,有用作词尾的,也有用作句尾的。用作词尾的“了”,是动词“实现体”的标记,用作句尾的“了”,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至于“着”,就只有用作词尾,而无用作句尾的。用作词尾的“着”,是动词“进行(或持续)体”的标记。然而,在早期白话文中,以及现代某些方言口语中,不乏“着”作句尾的语言实例。  相似文献   

19.
引言 本文拟讨论广西桂林市南郊二塘乡北芬小村北芬话“着”字的用法。北芬小村距桂林市城区15公里,该村居民约500人,所操方言属官话方言之“桂柳话”,地方上称“桂林话”,实与桂林市城区官话略有差别。本文所论乃北芬话之“着”,非桂林话之“着”。 北芬话“着”字读zuo,阳平,与“桌”同音。其基本用法有三:(一)“着_1”为时态助词,表示行为动作完成或状态的产生,只出现于否定形式。(二)“着_2”为句末语助词,表示暂且的语气。(三)“着_3”为助动词,跟在别的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有了结果。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一、着_1 “着_1”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行为动作完成或状态的产生、变化。“着_1”只出现于否定形式,用“没(有)”否定行为动作实现或否定状态的产生、变化。 (一)“着_1”附在动词后。 1.“着_1”表示过去或现在行为动作实现、完成。比如:  相似文献   

20.
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在不少学校,“重点班”仍然变着花样存在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的郭先生最近几天心绪稍稍安定了下来,他终于托到了关系,说服校方让自己的孩子“挤”进了学校的“重点班”。虽说并不赞成学校分“重点班”,但是他觉得只要“重点班”还存在,做家长的就应该让孩子上。随着新《义务教育法》的正式实施,在义务教育阶段划分“重点班”已经变成一种违法行为。然而,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尽管都否认学校还设“重点班”,但有些学校的“重点班”仍然变着花样存在着。“重点班”宁可“隐姓埋名”也要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