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李钧 《广西教育》2014,(36):41-42
今年的全国高考大纲卷,广西是唯一的省级使用单位,其中的文综地理试题,保持了近年高考突出能力考查、注重知识运用的风格,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在内容上有延续、有发展、有创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一、2014年试题分析(一)对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要求更高在整个文综卷的地理试题中,已经没有单纯的记忆题。  相似文献   

2.
综观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文综地理试题,知识点分布合理,无偏、繁、怪、难和超纲题目,整体难易适中,充分体现了地理新课改的主要精神,保持了地理高考的鲜明特点,稳中有变,变中创新,强调综合,强调能力,体现出“能力切入,能力考查”的高中新课改高考命题要求.  相似文献   

3.
2006年高考文综试题全国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有两套,是各套文综试题中最具代表性、方向性的试题。文综地理试题继续贯彻了稳定的考查思路——命题材料与情境新颖,能力考查为主,突出主干知识。毫无疑问,地理试题命制者的“追求”(尤其是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联系实际)对高三地理复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2006年高考文综试题中可以明确地理素养要求和相应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部分命题特点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部分较去年难度有所下降,试卷长度没有加大,给考生留出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全面考查了考生的学科素养。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发现,今年的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部分有以下特点。1·注重基础,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大部分地理试题以学科最基本的、核心的、可迁移性强的主干知识构题,不追求知识覆盖面。如借日偏食考查了经纬网和区时计算(1~3题)(地球运动部分多年来仅去年考卷没有涉及,今年又重返试卷,足见其重要地位);气候部分在地理知识联系中处于枢纽地位,试卷第1,2,…  相似文献   

5.
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出现了对文史常识的考查,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养。如2007年全国文综Ⅰ卷帝王谥号题;2008年全国Ⅰ、Ⅱ卷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题;2008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基本能力测试对“中国”别称的考查:2008年宁夏高考历史试题对十二生肖的考查;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B组对端午节习俗的考查:  相似文献   

6.
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试题与往年的命题思路基本类似,没有很大的变化,其试题结构、分值分布等都保持了相对稳定,其中选择题(11道)共44分,综合题56分。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其中人文地理占50%,自然地理占50%,难度适中,无论是主干知识、地理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层面均作了考查。一、地理试题特点1.立足基础,突出主干。今年高考的地理试题比较  相似文献   

7.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以下简称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在近年来较为成功考查学生思维能力、选拔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学生和正确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又作了几个方面的探索,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2006年高考文综卷全国共有6套,其中全国卷有2套(全国文综卷Ⅰ、全国文综卷Ⅱ),地方卷有4套(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四川卷),另外还有3套政治卷(上海卷、广东卷、江苏卷)也需要关注。笔者认为,这几套高考试卷(主要是政治部分)对2007年的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备考有两点重要启示。一、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2006年高考文综卷在突出考查考生能力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把巩固基础知识放在突出位置。对于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不但要识记其内涵,还要对其深刻理解,要联系、对比与其相似…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颁布后,高考全国卷与地方卷均从评价理念和评价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改革。文章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角度,以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地理试题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教师应树立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重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式,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0.
纵观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地理试题同2005年相比,呈现出三个新的特点:一、全面回归课本,直接考查教材中的基本图表和基础知识2006年文综试卷地理部分由7图1表、六大考查板块组成。其中7图1表及六大考查板块所涵盖的知识点,或直接来自于教材,或是对教材中的图表、文字材料进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卷)的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于考查考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上,具有重视情境材料创设,突出地理思维能力考查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全国高考文综中的地理试题,成了考生答题的“瓶颈”和拉开文综总分的“分水岭”。地理考题最明显的变化是总分值由100分增加到104分,选择题由原来的11道增加到12道。另外,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科主干知识,特别侧重自然地理部分,有79分的考题涉及自然地理,分值占全卷的77.5%。总体来讲,今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有如下一些特点。1.强调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卷IA卷第1、8题,可以直接从题干的文字材料和…  相似文献   

13.
仔细研读近五年来全国高考文综试卷的客观题(选择题)部分,我们不难发现,近7年的全国高考文综试卷的客观题中,前三年都有以美学知识为背景材料,用以考查考生对哲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单项选择题。2006年的全国文综卷似乎淡化了这一考查方式。但2007年全国文综卷Ⅱ又突出了这类试题的考查,且考查方式和角度与前几年的全国文综卷的考查方式和角度十分相似!此外,这类试题在不少地  相似文献   

14.
对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地理试题命题特点进行探讨,基于主题背景、考查角度、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等方面构建基本分析框架,解读试卷在核心价值引领、学科本质凸显、关键能力考查等方面的命题特色,从发展、尺度视角探讨备考方向。  相似文献   

15.
2007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各地高考试题先后揭开了神秘面纱。本文就今年全国文综卷一的历史试题作简要评析,并提出备战2008年高考的建议,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一)历史试题分析1.注重基础,彰显能力第一,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灵活掌握、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考"图"谋     
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地理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科主干知识及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张试卷看,自然地理占分值较高(60分),失分相对较多;人文地理答题较活,完全得分较难.从考生答题来看,考生失分原因之一是在解题过程中判读图表的能力较低,即获取和解读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较差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从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来看,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2008年历史高考,已呈现出向新高考过渡的特点。文综的历史科目命题逐渐形成了立足书本、考查能力、时事切入、不避热点的趋势,因此,深入解读2008年试卷,有利于今后的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全国高考文综中的地理试题,成了考生答题的"瓶颈"和拉开文综总分的"分水岭".地理考题最明显的变化是总分值由100分增加到104分,选择题由原来的11道增加到12道.另外,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科主干知识,特别侧重自然地理部分,有79分的考题涉及自然地理,分值占全卷的77.5%.总体来讲,今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地理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科主干知识及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张试卷看,自然地理占分值较高(60分),失分相对较多;人文地理答题较活,完全得分较难。从考生答题来看,考生失分原因之一是在解题过程中判读图表的能力较低,即获取和解读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较差造成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一的政治试题保持了应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又有微调,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总体指导思想。不过,试卷难度明显高于2006年。2007年全国文综卷一政治试题的主要特点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2007年全国文综卷一政治试题继续贯彻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的高考命题原则,在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又突出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