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形式,将柔性管理思想应用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之中,就是力图从学生的人性解放、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等出发,通过非强制性举措,在班级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自为的教育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秀班集体形成。推行班级柔性管理可采取班级自治、情感激励和文化引领等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柔性管理起源于企业管理的经验成果,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策略,将柔性管理理念应用于高职班级管理之中,就是力图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需求等出发,通过非强制性举措,在班级中形成一种主动性、自发性的教育力,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及学生发展成长。本文分析了柔性管理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班级柔性管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班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层次性,明确每个学生和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班级的建设发展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班级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也都是被管理者。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管理着自己的班级,也被班主任管理着。班级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班主任必须依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行使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角度上讲,管理应该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缺少了科学、艺术成分的班级管理也就失去了其育人的功能.变成了一种没有人性的管理。在班主任实际工作中,许多班主任与其说是管理班级,不如说是在“看管”学生:看管学生早读.看管学生做早操.看管学生午睡。看管学生完成各项班级事务,看管学生不违反校规校纪……看管的方法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多带有强制性。目的只是为“管”而“管”,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体系和富有创造性的管理艺术。这种管理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和集体成长的规律,学生往往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管”而无“理”,非管理也。因此,班主任应注意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追求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综合的教育管理技能技巧,按照教育管理规律和美的规律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的管理才能深入人心,“管”而有“理”。  相似文献   

5.
1.班级管理创新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育人的基础。每一个班级都有多个任课教师,他们的脾气性格、工作态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这就要求班主任慎重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关系,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在学科教学中多方面渗透理想信念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要发挥各学科的联动作用,体现既教书又育人的思想,把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体现到学科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班主任在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中.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在选拔班干部时,要正确、恰当地运用“用人”艺术,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这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为此.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用人”要做到“四新”。  相似文献   

7.
吕天顺 《学周刊C版》2022,(23):174-176
伴随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刚性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以往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往往都采用“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手段,通过强制性、约束性、惩戒性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落实班级管理目标。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近年来高中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一味对学生进行刚性管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高中班主任只有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增加柔性因素,才能更好地实现渗透性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学班级管理是促进中学生健康发展及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已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班级管理,是对班主任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考验。本文从规范班级管理信息化制度,建立学生电子学档,创设班级文化信息交流平台,建设校外管理微课程等四个方面阐述,以期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班级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果增伟 《天津教育》2014,(17):75-75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集体管理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强制性影响和非强制性影响之分。强制性影响主要是通过纪律、规定、要求等,使学生有所畏惧,不得不服从;非强制性影响是指教师以自身渊博的知识、杰出的才能、丰富的情感、高尚的人格等,使学生产生敬佩感和对教师的模仿心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的可靠保障。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学生的教育者。所以。班主任的素质特别是其管理的思想和水平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果.影响学校的教育要求与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基础的理论文化知识,更能够提高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能力,成为一个真正的新时代人才,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初中教学阶段,由于学生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班级的管理工作是令很多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传统的班级里面,教师总是用绝对的威严去管理学生,强制性地要求学生们做某事不做某事,这样的管理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助力班级的管理,这是今天教师所可以考虑的点。  相似文献   

12.
姚斯亮 《考试周刊》2011,(85):233-234
创建学习型班级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愈来愈受到重视。但高校班级的现状不利于学习型班级建设.如班级管理主要以常规纪律管理为主,学生班级意识淡漠,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纳入班级管理中.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建设学习型班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班级。  相似文献   

13.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和班级管理水平,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不少班主任在尝试对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班级内部量化管理”就是利用强化原理,把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的内容量化为一定的分值,对全班学生进行考核记分的一种管理方法。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14.
李大利 《新课程研究》2009,(10):104-104
班主任作为新时期的师表楷模,肩负着组织、教育、引导学生,并且与学生一起管理班级的职责。同时.还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做到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出发.努力具备规范、创新的新型工作特点,以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因此,如何改进班主任的工作.去适应新时期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试对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小学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和主体部分。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有效组织协调班级一切资源,构建并实施激励机制等班级制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需求,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机,规范其行为,积极进行激励管理。在实施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激励,要把握激励对象的特征、时间、  相似文献   

16.
我校地处城郊,学生生源差,学生互相合作、竞争意识不强,班级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主要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在校常规要求》《班级常规管理》等硬性的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弊端很多。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模式,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了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将会有利于温馨班集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教学的一个单位.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就是对班级学生进行学习、思想道德、能力、纪律等多方面的集体管理。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服务于各学科的任课教师,服务于学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要通过有效的管理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张云鹤 《教师》2013,(4):40-40
班级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又妙趣横生、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巧施策略、讲究艺术。1.好的班集体要有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将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使班级具有:亲切、和睦和互助的关系;勤奋进取、文明礼貌的氛嗣;遵守班集体行为规范和维护班集体荣誉的精神状态。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组织学生通过竞选产生班委会成员,要求班长负责召开一周一次班委会、班会,并亲自给予指导。在班干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班主任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规范自己的行为;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在每周周一共同制定一周努力的目标;班主任平时还要求学生们互相监督,努力建立轻松、民主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陈洁 《考试周刊》2012,(8):189-190
一、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急需改变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然而,当重视并突出班级的组织特性.遵循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按照科层组织的实践模式落实班级教育时.班主任的角色就很容易被窄化为“管理者”,通过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建立班级规范体系,充分依靠学生实施班级管理、组织班级活动,以求履行班主任职责也就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的管理,学校常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硬性制度要求学生。我认为利用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进行班级管理,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机制,有利于班级建设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一、小组合作模式的意义与目的在班级管理中,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