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继勤  程饴萱 《科技通报》1991,7(4):202-206
本文研究了相变温度范围内Cu-Zn-Al合金的内耗性能。合金的分析成分为Cu69.24Zn26.62 Al 4.14 wt%,合金相变温度M_s、M_f、A_s和A_f分别为69、40、54和70℃。结果表明:内耗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马氏体-马氏体界面内耗、马氏体-热转变母相的界面内耗和马氏体(应力诱发的)-母相的界面内耗。Cu-Zn-Al合金的相变内耗值很高(Q~(-1)≈5×10~(-2))。模拟使用条件的激振试验还表明:这种高的相变内耗在使用过程中衰减缓慢。因此Cu-Zn-Al记忆合金还可作高阻尼材料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合金成分特别是Mg、Mn等主合金元素对5083合金性能的影响,在既确保材料的最终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又尽可能使合金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高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
Fe-Mn-Cr-Al系反铁磁定膨胀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新反铁磁定膨胀合金γ-Fe-Mu-Cr-Al的合金设计方法,研究了Mn、Al及Cr对γ-Fe-Mn合金的反铁磁转变与伴随的热膨胀和电阻率反常行为的影响.Mn升高反铁磁转变温度(T_N),降低磁化率(χ),使T_N点以下的自发体积磁致伸缩ωs(T)他大;Al的作用与Mn相反;Cr对T_N、χ-T与ρ-T关系的影响较小,但略增大ωs(T).在yFe-Mn(23~31wt%)基体中由Mn(r及用的优化组合,研制出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金γ-Fe-Mu-Cr-Al系反铁磁定膨胀合金,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导航仪.根据弱巡游电子反铁磁理论模型,初步讨论了这种反铁出合金的ωs(T)的物理起源。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合金成分特别是Mg、Mn等主合金元素对5083合金性能的影响,在既确保材料的最终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又尽可能使合金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高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5.
前言汽车悬架系统一般由弹性元件(弹簧)、阻尼元件(减振器)、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减振器作为阻尼元件是悬架的重要组成元件之一。汽车行驶必然会产生振动,减振器正式为迅速衰减振动而设计的。汽车减振器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对整车的平顺性、舒适性和动力性、安全性有很大的影  相似文献   

6.
高熵合金以高硬度、高强度、良好的耐温性与耐蚀性为主要性能特征。由于高熵合金在设计理念以及合金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上与传统合金的理论有很大差别,通过对高熵合金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可以扩展合金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向。在经过对元素间互溶性、原子半径差、电负性等条件的比较后,Cr、Fe、Mn、Cu四种元素做为高熵合金基本组成元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Ni,Co,Al元素作为主元组成了NiCoCrFeMnCu,AlCoCrFeMnCu,NiAlCrFeMnCu三组六元高熵合金。实验分别对这三组XYCrFeMnCu系列六元高熵合金进行了合金热锻造性能测试通过试验发现:三组高熵合金在热锻造试验中只有NiCoCrFeMnCu合金表现出了较好的变形性能与抵抗裂纹扩展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硬度计,研究了在6061合金中添加少量的 Mn,对6061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6061合金中添加微量的Mn,合金的微观组织中出现白色的鱼骨状和条块状的AlSiFeMn结晶相。在对含Mn量为0.7%的6061合金进行XRD分析时发现有Mn12Si7Al5相的衍射峰。对比6061合金的铸态硬度和时效硬度随Mn含量的变化趋势,发现添加微量的Mn对合金的铸态硬度的提高较明显,而对合金的时效硬度的提高所起的所用较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TEM电镜分析,本文研究了不同时效工艺对Al-4.20Cu-1.50Mg-0.60Mn合金冷轧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及相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研究合金较适宜的时效工艺为170℃/20h,合金主要的强化作用来源于S′过渡相的析出强化。  相似文献   

9.
高功率Ni/MH电池用AB5型负极储氢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开发具有优异高倍率特性的储氢电极合金是发展高功率型Ni/MH电池的技术关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商业价值。基于合金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的讨论,研究了AB5型储氢电极合金的微结构对其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非化学计量(B/A >5 )和高催化活性第二相的引入,B侧添加硼或钼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高倍率放电容量和低温放电容量。进一步结合A侧稀土成分优化,发展出一类具有优异倍率性能的MmNi3.55Co0.75Mn0.4Al0.3Bx(Mm为混合稀土)合金。该系列合金有望应用于高功率Ni/MH电池和低温( - 35 oC)Ni/MH电池。  相似文献   

10.
柯星星 《科技风》2014,(13):109-109
采用不同厂家X80级22mm厚的钢板,使用相同的工艺参数与焊接材料,对比接头性能,分析不同合金设计的钢板的焊接性及添加元素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X80级管线钢由于Mn、Cr、Mo等合金元素的含量差异,对焊接接头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用具有高阻尼性能的Al-78%Zn合金与具有高强度、良好塑性和较高抗腐蚀能力的铝合金热轧复合,采用Al-78%Zn板与增强铝合金板不同的复合方式与不同的厚度比复合,在相同的加工工艺条件下,探讨Al-78%Zn与铝合金不同复合方式和不同的复合厚度比对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具有高阻尼、高强度、良好塑性与冷加工性能、轻质、抗腐蚀性能高的减振材料的最佳复合方式与最佳的复合厚度比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共沉淀还原扩散法制备了LaMg2Ni9系列的AB3型储氢合金,并测定LaMg2Ni9-xMnx(0.0≤x≤4.5)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认为LaMg2Ni6.0Mn3.0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阻尼是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之一,但没有明确的直接的测量方法;目前从构件层面来研究阻尼成为阻尼研究的新方法。为从构件方面来研究框架结构的阻尼,并模拟阻尼增强掺合料对混凝土的阻尼增强作用,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并在不同的地震波下,分析研究了阻尼增强掺合料在框架中减震耗能的积极作用,并研究讨论了柱构件和梁构件的阻尼性能对框架整体减震耗能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以及应变振幅、温度和频率对金属基复合材料阻尼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将颗粒阻尼和双层隔振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一种颗粒阻尼双层隔振系统。通过对比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得到的系统固有频率,验证了实验装置的正确性;实验测量不同外界激励的上层机组加速度信号,运用时域信号衰减法对比分析了系统阻尼随各主要参数非线性变化的特性,并拟合了阻尼比公式;对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仿真,验证了所拟合阻尼比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孙建英 《内江科技》2006,27(8):119-120
本文分析了开发减振合金的意义,介绍了减振合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减振合金的减振机制、主要类型及特点,讨论了减振合金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卢国平  吴韩英  刘万强 《科技风》2013,(13):140-141
以前,我们研究了金属镍与Ti45Zr35Ni17Cu3准晶合金球磨时,球磨时间和镍添加量对合金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具有电催化活性的金属球磨明显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Jurczyk等报道了与镍粉球磨改善了Laves相(Zr,T)i(V,Mn,C)r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Zr0.9Ti0.1(Ni0.57V0.1Mn0.28Co0.0)5与Co3Mo合金球磨,明显改善了电极的活化性能。Jaki指出,根据BrewerEngel理论LaNi5相对于氢分解反应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用Zr和Al少量取代LaNi5合金中的La和Ni可明显增强电极循环稳定性和高温性能。因此,选择了Ti45Zr35Ni17Cu3与30mass%La0.9Zr0.1Ni4.5Al0.5准晶混合球磨,进而研究了球磨时间()t对合金的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贮氢合金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贮氢合金已进入实用化阶段,尤其以氢化物为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最为成功,成为贮氢合金的主要应用领域。目前研究和开发的贮氢合金按化学成分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稀土系、钛系、镁系、锆系和钒基等系列合金。文章简要介绍了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改善贮氢电极合金性能的方法,并对改善性能的方向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魏伟  于国红 《大众科技》2007,(12):96-97
随着贮氢合金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贮氢合金已进入实用化阶段,尤其以氢化物为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最为成功,成为贮氢合金的主要应用领域.目前研究和开发的贮氢合金按化学成分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稀土系、钛系、镁系、锆系和钒基等系列合金.文章简要介绍了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改善贮氢电极合金性能的方法,并对改善性能的方向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正>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其中除Fe(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对钢材而言,强度和韧性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标准,含碳量2%~4.3%的铁碳合金称生铁。其硬而脆,耐压耐磨。根据生铁中碳存在的形态不同又可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白口铁中碳以Fe3C形态分布,断口呈银白色,质硬而脆,不能进行机械加工,是炼钢的原料,故又称炼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