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一○八四年(宋神宗元丰七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成书的年代。今年,适逢《通鉴》成书的九百周年。司马光费时十九年,以二百九十四卷的巨大篇幅,再现了从三家分晋到五代末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历史画卷。在传播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教育、培植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自从《通鉴》问世以来,它一直被人们视为“此天地间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茅盾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文学批评,并且将其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茅盾建国后的文学批评具有某种特殊性。他是在一个相当独特和复杂的环境中从事文学批评。一方面,他是政府文化部门和文艺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卓有成就的大作家和大批评家,在文学界和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的文学批评为人们所看重,具有权  相似文献   

3.
(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8嘉 八年 四月癸巳:“其后京西转运使吴充楚建中、 知济州田 继上言,请遵先帝遗诏,山陵 务从俭约,皇堂、上宫除明器之外,金玉 珍宝一切屏去。建中,须城人也。” 按《宋史》卷331有《楚建中传》,称“楚建中字正叔,洛阳人。……昭陵建,命裁定调度,省数十万计。历夔路、淮南、京西转运使,进度支副使。……”仁宗卒于嘉 八年三月,昭陵即仁宗之陵寝,显然,《长编》、《宋史》所说的楚建中实为一人。但一说楚建中为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一说是洛阳(今属河南)人,两地相距甚远,二说必有一误…  相似文献   

4.
李焘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五年,死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15—1184),正值祖国山河、赵宋政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他是个爱国主义者,“甫冠,愤金仇未复,著《反正议》十四篇,皆救时大务。乾道三年(1167)召对,首举艺祖治身、治家、治吏典故,以为恢复之法”(《宋史卷388李焘传》)。他是真正对国家兴亡,匹夫且有其责  相似文献   

5.
明代王宗沐的《续资治通鉴》是元明时期第一部以《通鉴》原典体例来续著宋元史的续通鉴类史书。与其它续通鉴类史书的“明道”主旨不同,它更强调史学的“资治”功能,这反映了史家对现实政务的强烈关注,体现出续通鉴类史书对《通鉴》原典的重视以及“资治”原旨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拙著《<九歌>五论》已先后在本刊发表过两论,即《太阳与长虹的赞歌》(读《九歌·东君》与《云中君》)和《爱情之神的恋歌》(读《九歌·湘君》、《湘夫人》、《少司命》与《山鬼》);现将其余三论一并发表于此。请学者、专家和同行们有以教之!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2004年标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十"开宝二年十二月癸未"条云:"(宋太祖)幸中书省,视宰臣赵普疾."[1](p.236)此处标点有误,应该标为"幸中书,省视宰臣赵普疾".  相似文献   

8.
四、挚虞的辞赋编辑理论与实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动乱的年代。兵连祸结、动乱频仍的社会局面,对于知识分子的精神压制和政治迫害,使得佛教乘机而起,玄学勃然而兴。经学的樊篱被打破了,人的自我意识空前觉醒,文学的自觉意识也随之萌动与发展。具体到《楚辞》的编辑与研究,也出现了某些异于前代的特点。这里重点谈挚虞的《文章流别集》和《文章流别论》,对其他学者及著作也有所涉及。魏晋时期,曹丕、皇甫谧、挚虞、郭璞等人都对《楚辞》进行过评论探讨。曹丕首先冲破儒家诗教,倡"诗赋欲丽"之说,以"丽"论辞赋,注重《楚辞》的文学因素,显示出文学意识的初步觉醒。皇甫谧论辞赋,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撰《史记》,首创通史纪传体,百代而下不能易其法。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继《左传》之后,集宋代以前编年体史书体例之大成,创通史编年体,是当时史学上一个伟大的创举。《史记》和《通鉴》在历史编纂学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和卓越的贡献。因此,它们的作者被誉为史界“两司马”。本文专谈《通鉴》的编纂体例。  相似文献   

10.
《续资治通鉴》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的经史学者毕沅及其与府下幕宾所修。该书史料丰富,内容全面,考异详备,体现毕沅治史态度的严谨客观,以及史学思想上的开拓性和时代感。《续鉴》是诸续《通鉴》书中的佼佼者,在乾嘉时期私人系统性史著的稀缺之际,尤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资治通鉴》在叙事、写人方面具有鲜明的文学特征:运用多种叙述手法,以情节演绎历史;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为主,结合运用限知视角叙事;“遥体人情,悬想事势”,叙事中融入合理的想象、虚构成分;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塑造出初具性格的历史人物形象。《资治通鉴》的这些文学表现手法是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艺术源泉。  相似文献   

13.
《续资治通鉴》被史学界公认为诸家续联通鉴》著作中最好的一种,无论从其体例改进、史料价值而言,还是就其史学思想而言,《续通鉴》都称得上是后来居上的通鉴学力作。  相似文献   

14.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后带有总结性质的各家思想精华的总汇,是吕不韦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如何进行统治苦心经营的治国纲领,是在新的政权形式下建构新型意识形态的理论准备,是一部值得注意和深入研究的重要的思想文化典籍.  相似文献   

15.
五虎上将 总导演设计的“三国图”,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剧组的全体演职员共同施工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处于艺术创作领导地位的是他的同行——5位执行导演。 其中唯一的女导演蔡晓晴看上去要比她的实际年龄大一些。由于多年来一直执导电视剧,天南海北,日晒雨淋,她的肤色谈不上白净,而且有些皱纹。这可能与她从不化妆有关。虽然她接触的演员  相似文献   

16.
戴老的这个问题提得如此突然,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三国》里的所有人物一时涌入脑际,我迅速地排了一下队,小心翼翼地回答:“要我说,‘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应该是曹操!可是……” “当然是曹操!”戴临风肯定地说,“他是作为三国的最中心人物出现的。既是矛盾的一方,又是矛盾的主体,魏蜀吴三国鼎立,有很多时候是魏和蜀吴两方并立,‘三国’里的几个大战役,例如官渡之战,亦壁之战和彝陵之战都是同曹魏有关。从人物的刻画和对历史事件的推动来说也是这样,曹操是第一男主角,也是第一主角。”  相似文献   

17.
18.
(三)《周书》作者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 《周书》作者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中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兴亡由于人事的进步历史观。 作为《周书》的主要修撰者,令狐德棻与岑文本都亲身经历过隋王朝的兴盛与衰亡,对隋末农民大起义的体会尤为深刻。严峻的社会现实,使他们认识到人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周书》的记述中,反映出作者重人事,轻天命的进步史观。《周书》虽然也记述了一些灾异、祥瑞,但绝少把这些现象与天命直接联系在一起,相反,《周书》作者尽  相似文献   

19.
20.
《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是南宋孝宗年间修成的一部编年体的著名历史著作,它的作者是李焘。李焘(公元一一一五年至一一八四年),字仁甫,一字子真,自号巽岩,学者称巽岩先生。眉州丹稜(今四川省洪雅县境)人。中南宋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年)黄公度榜进士。历官内外,悉心任事,不畏豪强,颇有政声。累官礼部侍郎,进敷文阁学士兼侍讲,同修国史。《长编》于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年)最后写成进呈。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年)病死。他的著作除《长编》外,还有文集五十卷、奏议三十卷、易学五卷、春秋学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