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南联大主张自由探讨之风气,兼容并包,百花齐放,学术自由广阔;主张大师之谓,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精神;主张从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上实践通专兼顾、重心所寄通才教育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存亡危机。为保存中国教育的有生力量,拯救中华民族危亡,东部地区各个学校纷纷往内地迁移,而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组合成的西南联大就是高校中搬迁成功的典型代表之一。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与西南联大的教育思想、教学制度、学风和政治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西南联大的成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给当今高校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西南联大看一流大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流大学才能培养一流人才,西南联大堪称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流大学,“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为世界所瞩目。她对一流大学的建设,其经验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南联大成为一所人才辈出、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秉持并实践了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严格的教学制度,自由的学术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为西南联大成功实施通才教育提供了制度、思想、师资方面的保障。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在实施通才教育上,面临着理念认识不全面,师资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西南联大通才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通才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许多单一性的院校经过强强联合、合并成为综合性的大学。然而,实际的融合要比形式上合并困难得多。笔者认为抗日战争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提倡的“通才为本”、“兼容并包”、“大师为重”的办学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南联大,这所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中国大学奇迹,着实让今人慨叹。我们应该了解联大,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以期对我们现今高等教育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对于梅贻琦来说.虽然之前已经出任清华大学的校长,但是西南联大却是其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代表着其教育思想之大成的《大学一解》,就是在西南联大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兼容并包”及通才教育,中华传统化“和合”化是其基础,而且是学校培养众多一流人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人格的发展,对人的一生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西南联大的师生关系一直是史学家和教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题材。联大师生在南渡征途上患难与共,在日常生活中亦师亦友,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在家国危难之时维系大学精神,这种师生关系典范值得当今大学校园师生倾力传承。  相似文献   

10.
邱欣悦 《文教资料》2014,(17):70-71
1937年中日战争打响,在八年抗战时间里,中华土地上却建立了西南联合大学这么一所高水平大学,本文通过资源、制度和精神三方面对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之路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对我国高水平公立高等学校的启示和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与西南联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以哲学家、哲学史家名世,但冯友兰也是一位教育家。作为西南联大文学院长,冯友兰坚持民主办学的理念,以丰硕的学术成果,教书育人,培植西南联大的人文精神,服务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为西南联大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冯氏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冯学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西南联大成就辉煌的教育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大在战时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一大批科技、人文精英,诞生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其制度环境在于继承和发扬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优良传统;其教育条件是因为有三位著名的校长,有一代学者名流,有众多青年才俊。很大程度上,前者决定后者,因为一流大学首先是观念变革和制度文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学生自治作为西南联大学生的管理方式,既是联大民主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联大学生生活与学校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西南联大学生自治会是最能代表该校学生自治面貌的学生组织之一,其内部结构主要由权力机关、执行机关、监察机关构成。通过对联大学生自治会的分析可以看出,联大学生自治具有组织性、自发性、相对独立性、发展性和兼顾性的特点。同时,其自治在服务学生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协助学校发展建设、维系联大民主精神、改良当地社会风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选择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西南联大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创造的奇迹,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就在于它通过正确的文化选择,创造了一种为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所认同,以中国文化为本位、融合中西教育思想的教育范式。这种教育范式体现了先进性与适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大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大在战时极其艰苦的八年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文精英,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剖析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大学改革不无裨益: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大学生存的灵魂;加强师资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是大学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文化机构,文化功能是大学的内生性功能,是大学独特价值的体现。在科学霸权与极端工具理性的影响下,当代社会正经历着价值的匮乏和精神的荒漠。因而重塑先进的社会道德、伦理与价值观标准,促成人的精神解放,就成为大学的当代使命。永恒主义所倡导的以名著阅读为标志的经典教育,对诊治社会精神与道德疾患有着重要价值,这为大学践行文化使命提供了启示。西南大学名著运动反映了大学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具有深刻的时代性、社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西南联大师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尖端人才,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阅读并审理西南联大的育人之道,其人才特质主要可总结为以下三点:远大的人生目标和乐于担当的高度责任感;敢于吃苦的生活作风和优良学风;通才的典范。这对于厘清当今创新性人才内涵的本真追求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责任感是创新性人才必担的道义;吃苦精神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助推器;通才教育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西南联大诞生于抗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始终,又处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荣辱观.  相似文献   

19.
略论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积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今天,回顾、缅怀西南联大的办学历程,学习、借鉴西南联大成功办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