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的好恶而存亡,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只要有公开课,人们就会对它有话要说。过去,因为公开课存在"做秀"、"造假"现象,所以人们对公开课情绪化的责难多于理性的呵护。要让公开课重塑形象,成为课堂改革与创新的"先锋",需要通过理智而公正的讨论,需要在认识上给公开课合理定位,在操作上为公开课"出谋划策"。因此,封存公开课"做秀"的记忆,结束公开课"打假"的话题,开始公开课"建设"的讨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的好恶而存亡,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只要有公开课,人们就会对它有话要说。过去,因为公开课存在"做秀"、"造假"现象,所以人们对公开课情绪化的责难多于理性的呵护。要让公开课重塑形象,成为课堂改革与创新的"先锋",需要通过理智而公正的讨论,需要在认识上给公开课合理定位,在操作上为公开课"出谋划策"。因此,封存公开课"做秀"的记忆,结束公开课"打假"的话题,开始公开课"建设"的讨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的好恶而存亡,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只要有公开课,人们就会对它有话要说。过去,因为公开课存在“做秀”、“造假”现象,所以人们对公开课情绪化的责难多于理性的呵护。要让公开课重塑形象,成为课堂改革与创新的“先锋”,需要通过理智而公正的讨论,需要在认识上给公开课合理定位,在操作上为公开课“出谋划策”。因此,封存公开课“做秀”的记忆,结束公开课“打假”的话题,开始公开课“建设”的讨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的好恶而存亡,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只要有公开课,人们就会对它有话要说,过去,因为公开课存在“做秀”、“造假”现象,所以人们对公开课情绪化的责难多于理性的呵护。[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公开课做秀是教学及研究中的误区。不能因为公开课有人做秀就把公开课从教学研究中抛弃,"做真"的公开课依旧有价值,教学研究依然需要。要坚持"做真"的公开课,走出教学研究的误区,发挥它的本源价值。  相似文献   

6.
公开课做秀是教学及研究中的误区.不能因为公开课有人做秀就把公开课从教学研究中抛弃,"做真"的公开课依旧有价值,教学研究依然需要.要坚持"做真"的公开课,走出教学研究的误区,发挥它的本源价值.  相似文献   

7.
公开课做秀是教学及研究中的误区。不能因为公开课有人做秀就把公开课从教学研究中抛弃,“做真”的公开课依旧有价值,教学研究依然需要。要坚持“做真”的公开课,走出教学研究的误区,发挥它的本源价值。  相似文献   

8.
做秀的公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7中小学管理.2002.10研究课、竞赛课、精品课……凡此种种不同形式的公开课,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头头脑脑们的青睐。正是它,令一颗颗教坛“新星”脱颖而出,让一套套教学方法新鲜出炉……形势喜人哪,无怪乎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然而,搞得热火朝天、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公开课,真就像对其推崇备至的人们想像的那样,能促进教科研的繁荣与发展?其实,不少善做表面文章的公开课,早已变了味,走了调,与舞台上的明星做秀越来越像近亲。公开课做秀秘笈,小可也略知一二。(1)“秀”前的剧本(即教案)乃是重中之重。万不可只备课、备学生…  相似文献   

9.
本报自开展“教育‘做秀’讨论”以来,众多教师和家长来信来电发表意见。令人不解的是,到昨日为止,作为教育对象的在校中小学生却无一人站出来说话,使这场讨沦少了重要的一方。记者昨日采访一些学生发现,学生并不知道上公开课的目的,也不知道上公开课老师“做秀”的真正目  相似文献   

10.
<正>"常态"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正常的状态。那么"常态课"就字面的意思应该是教师在正常状态下所上的课。何谓正常状态下所上的课呢?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随堂课",未必要准备什么课件之类的东西,也没有那一番做秀的工具,是相对于"公开课"而言的。如今当公开课被摆花架子、不实用、不便于推广等词语包装之后,"常态课",便又重新走进人们喜爱的视野,就如一位素颜美人儿去掉多余的粉饰,俏生生地立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1.
很长时间以来,质疑优质课、示范课等各类公开课的文章不时见诸报刊,什么"做秀"、"表演",甚至"腐败",不一而足,公开课似乎成了众矢之的。难道公开课真的那么惹人嫌、  相似文献   

12.
邓代丽 《贵州教育》2007,(23):23-24
"无中心拓展"、"教师不作为"、"多媒体化",这是目前高中语文课,特别是语文公开课中出现的普遍现象,笔者称之为"做秀".当这种"做秀"被误认为"体现新课程理念",并形成一种新潮流时,笔者不禁深为忧虑,担心更多的教师盲目跟风,对语文教学的发展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笔者现就高中语文课中"无中心拓展"和"教师不作为"两种最严重,同时最具迷惑性的"做秀"现象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公开课教学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及一线教师持批判态度,其原由主要是公开课的虚假、表演与做秀,当然为此辩护者亦有之。笔者以为双方各有其道理,不能一概否定,关键是教师及评课人如何看待公开课,以什么理念去要求公开课以及评课人给公开课教学的教师以何种导向。笔者认为,求真是公开课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公开课教学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及一线教师持批判态度,其原由主要是公开课的虚假、表演与做秀,当然为此辩护者亦有之。笔者以为双方各有其道理,不能一概否定,关键是教师及评课人如何看待公开课,以什么理念去要求公开课以及评课人给公开课教学的教师以何种导向。笔者认为,求真是公开课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公开课作为广大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推广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形式,长期以来,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推崇。但在实践中公开课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关公开课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 本期话题就如何充分发挥公开课的功能、公开课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趋利避害等方面与大家一起讨论,以期能引起广大读者的思考,为公开课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6.
眼下的公开课已经变了味,有相当一部分的公开课成了老师表演、做秀的演艺场。  相似文献   

17.
眼下的公开课已经变了味,有相当一部分的公开课成了老师表演、做秀的演艺场……  相似文献   

18.
我们需要真实的公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课不可缺少,公开课存在许多问题,一些来自一线的教师和教研人员聚在一起,表达他们对公开课的看法与态度,但如何让公开课回归本真面目,仍需要继续探讨。所有身处教育中的人对公开课都不会陌生。近些年来,公开课成了被广泛议论的话题,这些议论有赞成的、也  相似文献   

19.
张克荣 《湖南教育》2005,(11):11-12
《爱情教育,一个不该遗忘的话题》(2005年第8期)刊出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如何让学生认识爱情、看待爱情,如何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成为中小学教师热烈讨论的话题。不少教师来信来电,觉得上一次讨论意犹未尽,要求继续参与讨论。本期我们特选发几篇专家、教师来稿,以期进一步深化讨论。如果您也有话要说,欢迎来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也寄来了文质兼美的佳作,参与这场讨论。  相似文献   

20.
谷海斌 《湖南教育》2005,(11):10-11
《爱情教育,一个不该遗忘的话题》(2005年第8期)刊出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如何让学生认识爱情、看待爱情,如何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成为中小学教师热烈讨论的话题。不少教师来信来电,觉得上一次讨论意犹未尽,要求继续参与讨论。本期我们特选发几篇专家、教师来稿,以期进一步深化讨论。如果您也有话要说,欢迎来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也寄来了文质兼美的佳作,参与这场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