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失业救济中产生的与促进就业相矛盾的现象,我国必须建立和完善与失业救济有机结合的反失业互动机制,通过制定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统一的失业救济制度和标准.推动下岗职工下岗补助向失业保险并轨发展、逐步取消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实行失业救济与就业培训挂钩,实现就业救济形式的多样化,既保证失业者的基本利益,又促进失业者顺利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收集到的有关厦门市城镇调查失业登记的样本数据,应用生存模型中的非参数方法,分析了不同教育程度失业者在失业持续时间与再就业机会上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果:在劳动力再就业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是小学及中职(包括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失业者,其失业持续时间最短,再就业概率最大,其次是大学及以上失业者,最后是初中和高中失业者;小学与中职失业者之间、初中与高中失业者之间在失业持续时间与再就业机会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显著。经验分析的结论表明,转变就业观念,择业不挑肥拣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是促进再就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失业的现状及对策孟耀失业,并不是资本主义才会存在的现象。社会主义的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失业队伍已经出现并继续扩大。失业不仅影响失业者的生活,而且严重的失业会给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因素。我国日益壮...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实践,经济理论认识的深化,人们已就失业问题达成基本共识,失业不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存在着失业.笔者在认同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想就失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谈谈浅见.一失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劳动者丧失就业机会的一种社会现象.失业,究其原因,就是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大于的部分就构成失业者队伍.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形成条件和类型,在不同的国家因其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而有所不同;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也有所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失业与社会大生产相伴而生失业存在于社会化大主产的不同阶段及属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各种社会形态中.失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后果要远远超出经济本身,它不仅使失业者及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产遭受严重打击,而且危机整个人类自身的发展,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没有生存作为基础,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失业对失业者及其家庭来说,它使其陷入生活贫困,失业导致失业者及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下降,在生产受到威胁时,教育就退居次要地位,受教育机会的减少直接影响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低又成为失业的直接原因.失业——贫穷——失业,是失业者及家庭无法摆脱的怪圈.1995年6月召开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结构性失业已成为我国一种主要的失业形式。职业教育由于其特点和功能成为解决结构性失业最为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不利于结构性失业的解决,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结构性失业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德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项目及其实施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统一后,德国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直到近两年,其失业率才有所下降。为解决失业问题,德国十分重视对失业者开展再就业培训。文章对德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项目给以具体介绍,并分析出其实施的主要特点,目的是使我们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失业是一种人力资源的闲置或浪费。体制转轨时期我国的失业问题有其特殊性。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既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又有利于促进再就业的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业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突出的功能就是促进失业者再就业,保障失业者的就业权.文章提出了衡量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综合评价指标,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1999-2008年全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不断加强的结论,进而提出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由1973年的石油危机引起的经济萧条和就业机会的减少,使西欧各国七十年代后期出现大量青年人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已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各国均在寻求对付这一问题的良策。 所谓失业者,标准有二,(一)曾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收集到的有关厦门市城镇调查失业登记的样本数据,应用生存模型中的非参数法和COX半参数法,比较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失业者在失业持续时间和再就业机会上的差异。两种经验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二者的失业持续时间和再就业机会具有显著的差异。中等职业教育失业者的平均失业持续时间比普通高中少4.4个月,其再就业机会是普通高中的3.29倍。  相似文献   

11.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战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政府对“失业者”的定义是 :任何一个登记失业并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若没有按正规方式进行登记的 ,任何人都不被认为是失业者 ,因此也不在失业统计之内。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来 ,英国政府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 ,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 ,再就业培训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举措 ,以下就列举几种典型的再就业培训项目 ,这些做法和模式对于当前我国的再就业培训来说颇具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英国再就业培训的典型做法及模式   1 就业培训项目 (EmploymentTraining)1 988年 9月 ,英国政府为失业者提供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配置中存在的“就业陷阱”现象的分析,揭示了这种现象形成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要走出“就业陷阱”,必须以就业市场化为导向,建立公开失业机制,剥离、分流企业冗员,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同时,要对显性失业者给予适当的利益补偿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失业保险的费率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费率制度设计包括失业保险铁收缴费率和失业救济金铁支付费率两个方面。失业保险的费率制度应以失业保险资源的效率性为基础。我国的失业保险的收缴费率是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准的,完全忽视了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雇佣水平上的差异性,难以调动缴费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国的失业保险的支付费率以职工工龄长短作为失业救济金的发放依据,完全忽视了失业者在再就业潜力上的差异性,不利于激励失业者缩短职业搜寻时间,尽快实现再  相似文献   

14.
失业与敬业     
失业与敬业文/董玉梅珍贵的东西往往失去了,才会觉得其珍贵。作为个人生存发展基础的职业,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对于一个失业者来说,最悦耳的声音恐怕不是失业保险金的招领,而是再就业的招唤。饱受失业痛楚的失业者重新就业后,往往备加珍惜新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5.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费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职前职业教育培训、继续职业教育培训、失业人员培训等几方面论述了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来源情况,并总结了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经费来源的特点,意为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失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过多,经济发展落后。使隐蔽性失业变成公开性失业则主要在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失业者观念落后,社会职业中介机构不健全、职业培训能力不足及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是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实施再就业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既着眼于目前,又考虑长远,既治标又治本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障机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十分严峻,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社会救济、社会失业保险、失业津贴、商业失业保险四种保障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建立失业津贴基本制度保证大学生失业者基本生活,发展并完善就业指导与职业培训等就业援助服务的整合式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自1986年中国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以来,已先后为120万失业者发放了失业救济金,其中大部分人已重新就业。 中国已将待业保险正式确认为失业保险。劳动部透露的数字是。去年1至10月,全国领取失业救济金的失业者达70多万人,超过了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  相似文献   

19.
高端声音     
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这就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势在必行。而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样需要加强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传授农业技术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方面通过技术培训可以让进城务工农民更好地就业,得到合理的报酬。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可以让失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化解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瑞士十分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其中等职业教育以"学徒制"为主,同时强调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方面进行学徒培训,其职业技术培训通常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实战性和针对性较强.因此,考察和分析瑞士职业教育特点,对我国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