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一应用题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教材中编排的归一应用题是简单归一问题,它的结构特征是题分两半,前半部分给出由总量求出“单一量”的条件,后半部分再以这个“单一量”为标准提出解答的问题。问题有两种:一种是由前半题所得的“单一量”用乘法求新的总量。这种归一称为“直进归一”或“正归一”;另一种是用除法求出指定的总量中包含多少个“前半题求出的单一量”。这种归一称为“返回归一”或“反归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材,把直进归一作为基本题,而把反归一作为它的变式,不提“直进…  相似文献   

2.
归一应用题是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其变化规律是相同的。归一应用题实际上是数量间比例关系的问题。它也是在除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答此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一量”,因而获得“归一”的名称。下面是我在教学归...  相似文献   

3.
一、归一问题是用一般解题方法解答的应用题。在应用题中,归一问题所给出的条件和问题,一般涉及相关联的两种量,解题的第一步是用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一对数值,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用“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多少份、求一份是多少”的知识求商,得出暂时稳定不变的第三种量,如某一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某一物体单位体积的重量等;第二步再按同类的数量关系求出应用题的问题。由于上述特点,特别先要求出平均每份是多少,得出稳定不变的第三种量,所以,传统习惯认做典型应用题,命名为“归一”。1963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只把归一作为“用一般解题方法解答的应用题”。这样处理,  相似文献   

4.
归一问题的特点是先求出一个单位的量即单一量,再求几个单一量或包含几个单一量。其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联的量组成。无论是正归一或反归一,都是先从已知的一组相关联的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量,然后再求出几个单位的量,或  相似文献   

5.
我省今年参加外国文学考试的中学语文教师实考人数为128人,及格人数17人,约占实考人数的13.3%。通过考试,检验了教师队伍,为正确估价目前我省教师队伍素质、制订长远培训规划,提供了一个方面的依据。考试由国家教委统一命题。外国文学试题共五部分。前三题是有关常识性基础知识的“填空”、“选择”、和“类归”题。分数为56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后两题“名词解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应用题部分的例3和例4是简单归一应用题。归一问题实际上是数量间成正比例关系的问题。学生掌握了“归一”方法,既可以巩固前面所学常见的数量关系,为以后学习比例、函数打下初步基础,又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和记忆 “速度、时间,路程”三量间的相依关系。 (二)理解 1.相遇问题事理及“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相遇”等词语的含义。 2.“速度和”、“单一量”等概念在题中具体含义。 3.相遇问题,归一问题及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8.
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试题,它的基本结构由“题干”和“题肢”即选项两部分组成。选择题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积极思考,纵横联系,分析比较,求同析异,迅速作出判断。选择题的类型分不完整表达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第2小节的教学内容是“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共有6例,包括归一、归总、计划与实际比较和相遇问题。各类应用题各有特点,解答也就有不同的规律和方法。归一问题要先求单一量;归总问题要先求总量;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则要从两者的比较中找到解题的方法;相遇问题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速度和”。例1-例4要求先分步列式,再列综合算式解答。相遇问题可以通过两步计算解答,但求路程则要掌握两种解答方法。一、做好铺垫,促进转化教学中要找准新知识的起点,做好铺垫,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由最近发展区向现有…  相似文献   

10.
根据知识内在联系,分段安排练习,可让学生自己发现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第一段,“求单一量练习”。习题:①学校花132元买椅12把,平均每把多少元?②一辆汽车4小时行160公里,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公里?③一台织布机四月份(30天)共织布2850米,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学生口答后问:第一题要我们求什么?第二题呢?……然后指出:这些题都是要我们求每一份的数量,就是求“单一量”。边问边讲,边出示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第九届(2000年“杜邦杯”)中学生应用数学竞赛于2000年9月举行决赛.竞赛题都是有实际应用背景的问题,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以下两题任选一题1.某企业从一月份起生产一种产品,其市场价P为每吨1万元.它的生产成本由两部分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比较两个数或两个量的知识。一种是两个同类量的大小相差关系,另一种是两个同类量的相互包含即“倍”的关系。同时编排了相应的三类相差关系应用题和“倍”的关系的应用题。由整数到小数到分数,由数到量,由同类量的比较到不同类量的比较(比和比例),从第  相似文献   

13.
另解法。小学应用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找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当学生用某一种方法解答后,就可用另一种解法进行验算。互逆法。把未知条件当作已知条件,或把已知条件当成未知条件,改编成一道与原题成互逆关系的应用题进行计算,以检验其结果是否符合题意。等量法。抓住题中等量关系检验。如归一问题(包括双归一)应用题,可以抓住关键句“照这样计算”进行前后单一量是否相等的检验。这样即可检验列式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又能加深对“照这样计算”的理解。代入法。把计算结果代入原式,检验原解是否正确,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列…  相似文献   

14.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无论命题的叙述长短与否,它一定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并且每一个命题都一定能用“如果……那么……”的形式来叙述.“如果”后面的内容是“题设”,“那么”后面的内容是“结论”.下面分四种情况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化归思想是数学方法论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在数学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化归的角度,研究数学分析中的化归思想的内涵及其实际的应用。一、化归思想、方法及原则“化归”实质就是“由本知到已知,由难到易,由复杂到简单的转化。”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化归的方法,这从方法论的角度说也就是所谓的“化归原则”。应用化归原则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为:例如,前数学家莱布尼兹,首先开始利用有理分式的分解来计算积分,困难较大。后来他在代数中证明了任何真有理分式都可以分解为形如与的分式之和,而这两种分式的积分是很…  相似文献   

16.
第六届“浦东金桥杯”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于97年9月27日在上海举行,试题共五题,前三题每题20分,后两题每题30分,满分120分。试题和简解介绍如下: 1.某一仪器外壳造型为:上部分是底边长为a、高为a/2的正四棱锥;下部分是边长为a、高为a/2的正四棱柱切去如下的四个相等的四面体所留下的一个台体:四面体的顶点为正  相似文献   

17.
语文全卷共24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占36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占114分。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分别为: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8题共28分;2.古代诗文阅读(含“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7题共32分;3.现代文阅读8题共30分;4.写作1题60分。各类题型的占分比例为:单项选择题24%;古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共76%。数学变化较大。一、提高要求的部分:1.将三角的奇偶性从三角中提到了函数中;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和“利用导数判定函数单调性”从“了解水平”改为“掌握水平”和“理解水平”。二、降低要求的部分:1.多面体…  相似文献   

18.
《招生考试通讯》2013,(3):I0008-I0012
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试卷结构全卷分为第1卷和第11卷两部分。第1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个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栾淑珍,慕淑清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在第二册中出现的加减法应用题,主要是比较两数多少的应用题。这一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概念的综合运用。判断哪个量多和分析多的量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实质是“同样多”、“比多”、“比少”概念的综合运用;把...  相似文献   

20.
填空题是高考中基本题型之一,《2008年数学考试说明》关于考试题型作了明确说明“必做题部分由填空和解答题两种题型组成,其中填空题14小题,约70分.”(上海卷12题48分);它具有题小、量大、灵活多样、结构简单、知识覆盖面宽、概念性强、运算量不大、不需要解题过程、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在取材上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