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网站的可访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 《情报探索》2007,(1):38-40
阐述网站可访问性的定义及其4个层次,即站点可访问性、服务可访问性、功能可访问性和内容可访问性,针对这4个层次列举了大量现实应用中的可访问性问题,提出提高网站可访问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雷东升  郭振英 《现代情报》2016,36(7):101-106
校外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在方便读者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异常访问行为,利用EZproxy代理服务器日志信息分析异常访问行为特征,设计并开发EZproxy日志分析系统,完成对电子资源访问日志的预处理、上传、统计和分析,从访问特征发掘读者的异常访问行为,对异常行为情况分类处理,基本避免了异常访问行为导致图书馆电子资源被数据库商临时封掉IP的现象出现,维护图书馆读者的合法权利,提高资源访问效率。  相似文献   

3.
于永忱 《科技风》2011,(13):7+12
潜在的网络攻击可来自任何能访问网络的源,这些源之间有很大差异,它依赖于一个组织的规模以及的网络系统访问的类型。这些攻击源包括内部系统、来自办公室的访问、通过广域网联到经营伙伴的访问、通过Internet的访问,以及通过modem池的访问等。因此只有分析清楚,当作风险分析时,才能识别所有攻击源。  相似文献   

4.
VB主要提供了的三种数据访问技术,包括DAO数据访问模式、远程数据对象RDO模式以及基于开放式数据源ODBC的ADO数据访问技术,本文对上几种数据访问技术进行加以分析比较,并指出了ADO技术的优势所在,着重介绍了在VB中使用ADO数据访问技术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述网站易访问性和各类弱势群体的关系,以及网站易访问性的重要性之后,提出了网站易访问性设计理念--通用设计理念,以及在网站设计中应当遵循的4个基本原则.最后,提供了网站设计中网站易访问性的设计模型和基本设计方法.从网站易访问性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模型等方面努力提升网站易访问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Visual Basic主要提供了的三种数据访问技术,包括DAO数据访问模式、远程数据对象RDO模式以及基于开放式数据源ODBC的ADO数据访问技术,本文将讨论以上几种数据访问技术,并加以分析比较,使读者在选择VB数据库访问接口时不再困惑,并结合一个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访问安全是数据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物流管理数据库的访问特点,在分析了物流管理数据库的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Web服务的物流数据库安全访问模型。首先将模型划分为视图层、业务逻辑层、对象/关系映射层和数据层,然后针对每层访问机制设计相应的安全策略,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物流数据库安全访问模型具有较好高安全性,较好的满足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效的访问调度技术是解决现代访问瓶颈的关键。传统的数字媒体访问调度方案采用单节点时间分割的方法,以单个节点为对象,无法达到全局最优的调度结果。提出一种基于全景分析预测的数字媒体访问调度技术,对所有节点的资源访问依据类型进行访问归类,在相同类中,对于不同的访问类型及进行不同加权,最后采用全景分析预测方法对整体进行调度,从而达到访问最优化。最后采用一组10节点的数字媒体进行访问调度实验测试,结果显示,采用全景预测分析方法,系统的资源访问得到极大的平滑均匀,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挖掘高校图书馆Web日志数据库的意义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eb日志是Web服务器上记录读者访问页面情况的文件.读者每访问一个页面,Web服务器的日志中就会增加一条记录.不同Web服务器产品的日志记录格式不同,但通常都有包括访问者的IP地址、访问时间、访问方式(GET/POST)、访问的页面、协议、错误代码以及传输的字节数等信息[1].  相似文献   

10.
传统流媒体资源交互方法采用传统的网络站点方式,采用单台计算机实现资源的访问与存储,由于系统网络速度的瓶颈因素,导致系统整体访问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分级结构的大压缩率流媒体资源高速访问技术,采用分段思想将同一时间对同一资源的访问群体分割问多个不同的段,然后根据站点的相似性,将访问特性相同的站点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对流媒体资源的大数据量进行有效的压缩控制,降低系统通讯载荷,从而实现高效的资源访问。采用100个随机分布的访问站点进行流媒体资源的访问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分级结构和压缩算法后,系统的访问效率大大提高,能够满足下一代流媒体资源大数据量的访问需求,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