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71岁的我在儿女们的鼓励下,走进了老年大学。当年入学时,我体弱多病,是个名副其实的"药罐子"。如今12年过去了,已逾耄耋之年的我,却被人戏称为"老小伙"!在老年大学,我先后选学  相似文献   

2.
我的新生活     
潘占凤 《老年教育》2006,(10):45-45
2002年6月,济南已相当炎热,我的心却降到了冰点。相濡已沫的老伴去世了,我几乎天天以泪洗面。一位退休后上了老年大学的老同学来看望我时,她说:“你这样消沉无济于事,对身体也不好,不如去上老年大学吧!”于是,我走进山东老年大学卫生保健班和合唱班。  相似文献   

3.
张晓静 《老年教育》2006,(12):45-45
几年前,从乡镇搬到县城生活,退休后的伤感与陌生环境中的落寞,让我恫怅迷茫。一个偶然的机会,去拜访一位老朋友,闲谈间提起了老年大学,她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到老年大学来吧,大家一起跳舞唱歌,学知识觅友情,让你整天乐呵呵!带着无限期待与向往,我走进山东利津县老年大学。  相似文献   

4.
年近古稀,我走进重庆市老年大学摄影班。在老年大学的四年,我品尝过多少苦、辣、酸的味道,更有那沁人心脾的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老年大学,再也沉不住气了,今年春天,我也报名上了新疆老年大学形体班。[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走进新的世纪,我们不但要探讨怎样当父母的问题,而且也要探讨怎样让孩子当儿女的问题。这是两个真实的故事。孩子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对自己父母不同的态度,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今天应该让孩子怎样当儿女?  相似文献   

7.
我爱柔力球     
老友报名参加了吉林省老年大学柔力球班,顺便也给我报了名。我一脸的疑问:"这柔力球是个啥?"她说:"我也不知道。"就这样,我俩稀里糊涂地走进了老年大学。  相似文献   

8.
《敬畏生命》一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内容是不太好理解的,父母对儿女的付出、热爱生命、珍爱生命这类话题,他们是不会有深刻认识的。怎样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并珍爱生命呢?我有了“算账”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学生熟读课后,我请每位同学拿出本子与老师一道计算“父母养育一个儿女直到他(她)大学毕业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信     
孙盛起 《现代语文》2004,(12):16-16
父亲那找人代笔、令儿子不屑卒读的信,应怎样地令儿子震惊、惭愧、自责、自悟呵!是的,父母之爱是无声无息的大海,儿女之爱是一路欢歌的小溪;儿女走得再远,也走不出父母爱的视线,儿女反哺之爱再丰厚,也难抵父母养育之爱于万一。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家是一棵树,父母是树干,儿女是树叶,枝繁叶茂了,家便充满了生机。  相似文献   

11.
华作敏  刘家素 《天津教育》2013,(13):116-116
目前,许多老年大学都开设了英语班,天津市在2003年就有18所老年大学开设了60个英语班,2000余名学员参加了英语学习。天津市西青区老年大学从2002年开始,设立英语班,已经历了11年时间,许多从未接触过英语的中老年学员走进了英语课堂,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的说来,英语在老年大学中还处于冷门学科,英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学习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在  相似文献   

12.
校园感怀     
1996年,我生了一场大病,痛苦极了。稍能活动,便在家里练习作画,这是我暗淡生活中仅有的亮点和寄托。后来,我在朋友的鼓励下,走进北京东城区老年大学人物绘画班。因为久病卧床缺乏锻炼,每次放学回家便累得倒在床上。老伴心疼地说:“如果身体吃不消,就别去了。”他怎知我对老年大学的一片深情呢?虽然入学尚短,我与她却已难舍难分。  相似文献   

13.
日本:常回家看看礼物表孝心 “常回家看看”,这是父母对儿女的希望,也是远离父母的儿女们孝敬父母的重要表现。日本每年有三大节日,即五一黄金周、夏天的盂兰盆节和元旦,一般放假都在一周以上。长假开始时,赶着回家的人挤满了新干线,高速路更是堵得一塌糊涂,这种现象在日本被称为“民族大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父母或许已经忘了对儿女曾经的付出,但儿女们却用心记着那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5.
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总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职务提升了,买彩票中奖了,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至于那些烦心事,总是在心里捂着不向父母透露——父母为儿女操劳了大半辈子,如今儿女独立在外生活,怎能让父母再为自己操心?  相似文献   

16.
正9月19日,由山东省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杂志社主办,莱芜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书画艺术》编辑部承办的《老年教育》"学刊、用刊"系列活动之"书画大讲堂走进莱芜市老年大学"在山东莱芜举行。本次活动特邀请莱钢老年大学共同参与。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老年教育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郭锋,莱芜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迟晓东,莱芜市老年大学校长、活动中心主任李乃兴,莱钢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张建民,老年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魏春玲出席活动,莱芜市老年大学与莱钢老年大学近200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17.
陈建芬是胜利油田滨南社区老年管理中心基层老年站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是老年大学舞蹈和声乐班的兼职教师。她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年迈的公婆和自己的母亲,连续多年被评为敬老养老好儿女。  相似文献   

18.
“今天怎样当儿女”这似乎是一个小问题,却又与社会中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大问题。在家庭里的每个人,不管其年龄大小.是小孩还是成人,都在扮演着这样一个社会角色:不是在当儿子,便是在当女儿。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出色担当好这一角色而成为称职的儿女。可不是吗?最近.从网上看到这么一条新闻:一个十四岁的儿子,自己学习成绩“红灯”高挂却走进法院,去炒父母的“鱿鱼”,要求“改换家庭”。又据7月8日《新民晚报》载:“93岁的上海纺织大学教授状告自己的儿子忘恩负义:将自己的亲娘扫地出门。”由此可见,担当好儿女的角色.首先应从小树立起家庭的责任感。没有责任心的儿女不仅危害家庭,更是殃祸社会。今天,当我们正在开办各类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亲职教育”的同时,是否还应考虑问题的另一面.对孩子也要进行“子职教育”。父母应成为称职的父母.子女呢?似乎也应该成为称职的子女。只有这样,家庭中亲子互动过程,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那么子职教育.谁来进行.我想家庭和学校都是责无旁贷的。今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笔谈.全市中小学有近500个学生拿起了自己的笔踊跃参与。参加笔谈的有:光明中学、育才中学、力进中学、宜山中学、育诚高级中学、西康路三小、鲁迅中学、向明中学、进才中学、安亭中学、洋泾中学、上南中学、吴迅中学、古华中学等近80所学校。他们联系自己的体验感受,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想这种参与.本身也体现了作为子女的一种责任。我们希望通过笔谈,让小字辈更好地承担起当儿女的责任,让长字辈别忘了在给孩子母爱父爱的同时,加强对孩子责任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独生子女容易走向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要让孩子自己付出爱,给孩子爱父母、爱他人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爱他们,否则就会导致‘无情’。奉劝父母们要学会享受儿女,而不是伺候儿女,孩子的‘无能’是父母过度保护带来的。‘无责任感’是因为父母老是帮孩子承担责任,聪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自作自受’。”——教育专家卢勤  相似文献   

20.
美国父母与中国父母的育子观迥然而异。美国父母不一定要供他们的儿女上大学。如果他们供得起,那当然好,他们可以把儿女送到最好的大学里去;但如果供不起,也无须感到内疚。倘若儿女真想读书,他们自己会有办法的。儿女结婚后,做父母的没有给儿女照看孩子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