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是一篇情感真实、构思巧妙的作品。用“心”品读,你会被文中所蕴涵的浓郁的情感所打动,为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所折服。作者妙笔生花,为我们精心打造了一个艺术舞台,在这个背景深远的舞台上,不同人物演绎着不同的心曲。  相似文献   

2.
"人们为了表达情感而产生了艺术,艺术为了表现美、追求美而存在和发展。"本文作者-我国资深音乐教育家周大风先生从艺术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入手,用精辟的言语阐述了艺术教育的特点,为我们广大教师全面地理解艺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我们教师更好地实施艺术教育给予了启迪。 --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虽然诗词、书法和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作者抒发内心情感的载体。诗如其人,画如其人,书法亦如其人。列举了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诗书画代表作品,分析了作者通过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4.
教育热情与教育艺术的创造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何齐宗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在谈到雕塑艺术时,指出:“创造一件艺术品,作者首先要有一颗赤诚之心,对于所表现的对象,要有情人那样的爱,要有按捺不住的激情。”教育艺术的创造同样需要热烈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歌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融汇了歌唱,舞台表演,戏剧情节和人物角色等艺术的精华,演绎和诠释着不同历史时代,创作风格和现实生活的场景,点滴再现了生活中的原始内容。通过创作,把生活搬上舞台,传递着人类的思想情感,传达人物不同的情感内心世界,传承着歌剧的艺术文化价值.歌剧通过人声的演唱和舞台剧情人物角色的表演相结合,让音乐更具感染力,更有震撼力,让歌剧艺术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6.
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其完整内容包括“演“和“唱“两个要素,唱,是情感表现的基础;演,是情感的艺术升华.歌唱艺术作为舞台艺术,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不同的舞台形象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而舞台形象的塑造是靠演员的歌唱与表演完成的.好的表演有助于艺术创作,不好的表演将破坏歌唱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音乐是情感艺术,它不仅利用演唱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更是通过声音表现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它不仅是学生或教师的情感流露,更是师生间美好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秋韵》是刘文金先生创作的一部富有影响的二胡曲。乐曲通过对秋天丰富的内涵与生命、生存的轮回延续过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人文至上的思想情感。从充满"诗韵"气息的音乐形象和二胡乐曲风格中,可以看出《秋韵》中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质。这首二胡曲也显现了作者在秋日中,对美好生活充满的理想和期望,以及在复杂的心态中对"唯美"艺术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将款款的深情与精致的景物描写完美结合的佳作。文中所绘之景与作者胸中之情巧妙结合,体现了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艺术表现规律。从作者精心描摹的景物之中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实录】老师:散文具有"自我文学"的典型性。阅读写人散文,既要关注人物形象特点,也要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老王》,就由作者的情感态度入手,从细节处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和内心世界。请大家阅读全文,找出一句话,概括杨绛先生多年后回忆老王的情感缘由。生:文章末段中的"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师:杨绛先生基于一种愧怍的情感回忆  相似文献   

11.
歌唱艺术不仅是个人在舞台上展示歌唱技艺的表演艺术,同时也是通过演唱者自身的"乐器"对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是歌唱、诠释声乐作品的两大重要因素,二者互补、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2.
剧本作为戏剧艺术的文学部分,是剧作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观照的物质载体,它只有借助虚拟的戏剧舞台.才能充分显示其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才能充分唤起作者与观者间的情感共鸣。而作为远离戏剧舞台的语文课堂,如何在戏剧教学中真实地传达出剧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昵?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思维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舞台表演即通过表演的艺术形式把要表现的作品转化为舞台艺术,通过塑造出的形象和意境来表现人物感情、反映人民生活.它是表演艺术的精髓,一名合格的舞台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成功与否,不仅体现在表演者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表演的技能上,还体现在表演者在舞台上是否能体会到舞台表演在艺术上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所要体现的深刻的背景和整体内涵,是否能够运用恰当的形体、眼神、表情等表演方式,准确、完美地表现出来,呈现给观众,使其与观众就作品的灵魂、情感产生心灵的共鸣,进而达成心灵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4.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语言文字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就是  相似文献   

15.
作为艺术领域不同表现形态的音乐与文学,都以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作者的情感为目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就情感表达能力而言,音乐却远远高于文学.本文试从音乐与文学的不同载体和思维程序上,对此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尽管工作在一个纯粹的军队艺术团体,但时下流行的各式各样的"快餐文化",如同洪水决堤般冲击着几乎所有的艺术式样的作品,从银幕视频到大小舞台,浮躁涌起的泡沫淹没了艺术的真实,"快餐文化"成了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晚餐,各类作品莫不如此,绝大部分是一看一听,甚至一笑了之的"情感水货",很难有真正打动人的作品出现。很多"伪情感""无情感"甚至是无病呻吟,品格低下的东西泛滥成灾。然而一曲《也许我不来当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诗词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认同的,那些只有能够表现诗人生命涌动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我们要学会透过作者的人生经历去解读他的人生,去分析他的作品,去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到诗词中生命的升发,体会到诗词的魅力。本文以赏析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为例,力求使读者体会到词中所蕴含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高建群的《大平原》是一部家族史,是以作者自己的家族为原型的,小说中渭河平原上高氏家族的主要人物的原型都是作者的亲人。在这部平原史和家族史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陕西方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不同的章节对方言的使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在讲述这一家族的时代变迁和命运沉浮的部分,作者选择以承载特定情感的方言来书写;而在其余的部分,作者则极少甚至完全不使用方言书写,尤其在一些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追忆往事的章节中,这种倾向性尤为突出。这种倾向性可以看作是一种艺术的返乡,在思想情感的驱动下,作者将浓厚的乡土情感以"本色"化的语言书写,使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借助着方言元素来讲故事,作者于乡土化的表达方式中也完成了一场对精神家园的探寻。  相似文献   

19.
<正>1925年,朱自清先生发表了《背影》,这篇"白话美术文的典范"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最为温软的地方,被誉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它犹如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回忆性的文章在时间上大致可划分为过去和现在,但在《背影》中,作者设置的时间却是多层面的,不同的时间点又有一定的交汇。作者记述的故事不长,它所涵盖的时间跨度却远远超过了一般读者的理解,正因为这样,这篇散文所蕴含的情感意蕴也就显得不一般了。要读好《背影》,就要读好背影中的几个时间点。  相似文献   

20.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此文流露出的情感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其中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准确地展现了作者虽无法摆脱内心的愁闷,但仍要借月下荷塘的美景来暂时超脱现实的心理.文章认为,作者在游荷塘的步履中,向读者形象而生动地传达出一种艺术的"移情"与体验的"忘我"心理状态,悄然无声,意味无穷,"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